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8-02-22吴斌周全杨莹星
吴斌,周全,杨莹星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放射科,萍乡 337000)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占比较大,居总发病率的第三3。结肠癌的发病位置多以乙状结肠、直肠交界、直肠位置为主,多发于中年男性群体。该疾病发生原因与低纤维素饮食、高脂肪饮食均存在着密切关系[1]。同时,造成结肠癌的重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结肠炎症、吸烟酗酒。再加上结肠癌的发病初期缺乏典型症状,直到病情完全发作时已是中晚期阶段,多以消化不良、腹泻、腹胀、黏液便等多种症状为主,其症状显著性与特异性均呈低水平状态[2]。因此,临床上需要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早期确诊结肠癌。近年来,我国的诊断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64排螺旋CT已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3]。本次研究,主要对本院30例结肠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分期诊断,旨在探究该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结肠癌患者视作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予以纤维肠镜检查、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80岁,平均(53.48±6.58)岁;根据肉眼识别将其分型为肿块型7例,浸润型8例,溃疡型15例;按照组织学分型为腺癌25例,黏液癌5例。
1.2 方法 30例患者均予以64排螺旋CT进行分期诊断,设备选择机器东芝Aquilion-CXL64排128层CT,指导患者做好肠道准备后,取仰卧位,进行扫描前40min空腹饮温开水1000-1500ml,不能饮水者清洁肠道后采用灌肠议充气1500-2000ml。扫描方法为平扫、增强扫描,其扫描范围控制在膈顶到盆底肛门的水平位置,持续容积扫描,将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200mA,准直器设置为64×0.6mm,螺距为 1.3mm,进床速度为 24mm·s-1。待平扫结束后,在患者肘前静脉位置留置针管,并注射对比剂。对比剂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碘佛醇(恒瑞公司生产),其注射速度为 2.5.-4.0ml·s-1,分别在25s、60s及 150s三个时间段分别对其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进行扫描。
1.3 分期扫描的诊断标准 严格按照结肠癌CTTNM分期的标准予以分期:当CT扫描无显著异常为T0期;仅仅可以见到黏膜下层或者黏膜层的肠壁肿物为T1期;肠壁增厚,且患者的壁外脂肪间隙比较清晰,无浸润性改变,其浆膜面也十分光滑清晰为T2期;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其腹壁、盆腔无浸润性改变无T3期;肿瘤存在转移现象或已经转移,以肝脏转移、腹膜后的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转移为主,肠壁呈现不规则增厚,且外周脂肪的密度显著增高,其浆膜面极度不光滑为T4期。可视区无淋巴结为N0期;局部淋巴结的直径刚好为8mm或超过8mm,淋巴结的个数刚好为3个或小于3个为N1期;局部淋巴结的直径刚好为8mm或超过8mm,淋巴结的个数刚好为4个或超过3个为N2期;可视区能够看见大量的转移淋巴结,且沿着血供分布为N3期。无远处转移为M0期;可见肝脏、盆腔及其他远处转移为M1期。
1.4 图像处理与分析 将所得图像在Work Station 4.2图像工作站中进行数据扫描处理,予以二维重建、三维重建,采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观察管腔内的病变情况,最后由2名资深的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完成阅片,并提出一致性意见。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a<0.05。
2 结果
2.1 CT-T和病理分期对比 30例结肠癌患者中经CT-T分期诊断,其确诊度为86.67%(26/30),与病理分期结果相比,其检验值为χ2=14.281,P=0.000。T1-2期的准确度为66.67%,有1例高估为T3期;T3期的准确度为83.33%,有2例高估为T4期;T4期的准确度为90.48%,有1例低估为T3期。见表1。
表1 CT-T和病理分期对比
2.2 CT-N和病理分期对比 30例结肠癌患者中经CT-N分期诊断,其确诊度为93.33%(28/30),与病理分期结果相比,其检验值为χ2=6.900,P=0.008。N0期的准确度为80.00%,有1例高估为N1期;N1期的准确度为57.14%,有1例高估为N2-3期;N2-3期准确率为75.00%,2例低估为N1期(见表2)。
表2 CT-N和病理分期对比
2.3 CT-M和病理分期对比 30例结肠癌患者中经CT-M分期诊断,其确诊度为93.33%(28/30),M0期的准确度为100.00%(6/6);M1期的准确度为91.67%(22/24),有2例被误诊为肝囊肿,经手术随访后确诊为肝脏转移。(详见表3)。
3 讨论
结肠癌属于结肠黏膜上皮的恶性病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该疾病多发于中年男性患者,具有起病隐匿、早期无典型症状、病情发展缓慢、死亡率高等诸多特点。多数结肠癌发病时已到了中晚期阶段,对自身生命健康的威胁很大[4]。临床上多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方式治疗该疾病,需要精确的术前评估对手术指征判断、手术方案制定、手术风险预判及预后情况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对结肠癌患者选择正确的诊断方法及分期诊断是施行有效治疗的关键,不仅可有效临床确诊率,还会显著提高日后的临床治疗效果[5]。
表3 CT-M和病理分期对比
图1 结肠癌T4期CT表现
图2 结肠癌N3期CT表现
图3 结肠癌M0期CT表现
图4 结肠癌M1期CT表现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其生活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巨大,导致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之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6]。因此,人们对医院诊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诊疗技术,投入了64排螺旋CT,便于分期诊断结肠癌患者的病情,并依据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治疗计划顺利进行[7]。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外Hounsfield、Comark便已研制出医学史上第一台CT诊断机器,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8]。CT经过5代改进,其探测器数量、扫描方式及整体结构等多个方面获取了一定的进步,性能改进尤为成功。近年来,CT技术不断得以完善,由传统二维采样进步为三维采样,从而产生了多层螺旋CT,对医学确诊疾病和后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9]。尤其是64排螺旋CT与传统CT比较,优势凸显,应用价值极高。64排螺旋CT是目前临床诊断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新型诊断技术,是当今世界存在的最薄层厚,可获取高质量图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以往的研究资料中发现,64排螺旋CT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期诊断,有着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其诊断效果接近仿真肠镜的检测效果,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肠腔内部、周围间隙的情况。本次研究中对30例结肠癌患者予以分期检测,经CT-T分期诊断,确诊度为86.67%,T1-2期的准确度为66.67%,T3期的准确度为83.33%,T4期的准确度为90.48%。经CT-N分期诊断,确诊度为93.33%,N0期的准确度为80.00%;N1期的准确度为57.14%。经CT-M分期诊断,确诊度为93.33%(28/30),M0期的准确度为100.00%;M1期的准确度为91.67%。可见,64排螺旋CT对结肠癌的各期均有很高的确诊度,能够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从而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64排螺旋CT诊断结肠癌的优势在于,在诊断技术的扫描速度更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获取大范围的薄层图像,可减少一定的辐射量,便于临床诊断医师直接阅片[10]。该诊断技术后期对图像资料的处理较强,可避免过多损耗X线球管。64排螺旋CT扫描对患者进行低张空气灌肠平扫或饮水后充盈结肠扫描、增强扫描,不宜遗漏病灶,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造影剂利用率高且耗损量少。此外,该诊断技术可根据需要随意重建,既不存在重建次数限制,也不存在层间隔大小限制,三维重建效果突出,且图像治疗很高。相关资料证实,64排螺旋CT适用于结肠癌分期诊断中,其诊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诊断出患者肠腔内部的情况,还能充分显示其周围间隙的具有情况,可清晰地显示出病灶的位置、大小及形态等多方面的信息(见图 1、2、3、4、5),是一种临床诊断价值极高的诊断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分期诊断中,对结肠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64排螺旋CT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