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本,提高网络编程课的教学质量

2018-02-21崔新伟吴晓丹郭慧王晓菊

科技视界 2018年32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教学质量

崔新伟 吴晓丹 郭慧 王晓菊

【摘 要】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网络编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以学生为本,分析学生普遍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和课程知识的特点,研究教学方法,做到鼓励为主、重点突出、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因材施教,不断提高网络编程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网络编程;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2-008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2.040

【Abstract】From the student'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network programming course. Student-oriented, analysis of students'general cognitive law,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curriculum knowledge, research on teaching methods, to encourage the main focus, prominent, gradual, patient guidance,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twork programming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Student oriented; Network programming; Teaching quality

网络编程课程,是大部分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或必选课,它主要介绍基于C#语言的Active Server Pages.NET(简称为ASP.NET)技术在动态网页开发中的应用。ASP.NET是当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Web应用程序开发的主流技术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基于ASP.NET的动态网页开发和Web数据库开发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专业方向不一,计算机相关知识基础不一,理解、掌握能力参差不齐,大班上课,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势必导致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课程进度。因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成为教师们重点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1 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综合性较强,对先修课程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本课程的先修课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网页制作、数据库系统等。因此,对于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本课程的学习较困难。课程内容较多,学生抓不住重点。部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2)课程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以为上课听懂就行了,平时自己练习较少,学习时间投入不足,没有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掌握不牢固,自以为会但实际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的学生不是不想学会,只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3)部分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期末考核老师都会划范围,平时上课得过且过,也不想真正学会这些知识,简单的认为等到最后背一背就行了,还总想着学习有捷径,不想踏踏实实坐下来学习。

2 实践中总结的措施

从“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出发,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1 树立学生的信心,鼓励为主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ASP.NET概述、C#程序基础、服务器控件、系统对象与状态管理、ADO.NET技术、数据源控件与数据绑定控件等。课程内容繁杂,学生对网络编程语言不容易真正入门,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是个过程,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过程的。比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习过ASP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应该将ASP.NET和ASP中类似的部分对比讲解,有区别的部分重点讲解,这样学生要新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就减少了,印象也更加深刻。在讲解C#语法内容时,更要结合学生以前学过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从上课的第一天开始,就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肯定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网络编程知识。

2.2 精炼知识,突出主线

大多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不强,没有抓住知识的主线和重点。有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还是收效甚微。这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法都有关系。课程不能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那样学时不够,学生也會觉得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多总结,根据大纲要求捋出一条主线,分步骤、分层次的将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教师教的知识是有条理的,学生学到的才可能是有条理的知识,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例如:在验证控件讲解中,验证控件主要有几种形式,分别是必填验证、比较验证、范围验证、正则表达式验证等。在应用中,如果确定是用验证控件编程,那接下来就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法。这种规律性的经验,是需要教师总结并传授给学生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对于具体的属性设置与编程,可以让学生联想英语的学习。例如:英语学习中有些动词后面接to do,有些动词后面接doing等形式。如果不按照语法写语句,那别人就可能听不懂你要表达的意思。网络编程也是类似的道理,都有固定的语法格式,不符合语法格式,计算机运行时就看不懂,导致运行出错。

2.3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部分学生没有建立起程序设计的思想,缺乏分析问题的思路。教师在设计教案和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化难为简,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每次课给学生出两、三道练习题目,让学生自己练习,所花时间并不多,但让学生参与进学习中,也给学生有消化、理解的时间和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讲解For语句结构和Foreach语句结构时,可以用对比法进行讲解。两种方法实现输出数组a中的所有元素,代码如下。

for (int i = 0; i <= n; i++)

Console.WriteLine(a[i]);

foreach (int item in a)

Console.WriteLine(item);

然后再让学生独立练习一个类似的例子,这样一环扣一环,课程内容紧凑,学生从理解到应用比较及时,趁热打铁,学习效果显著,知识掌握的也更扎实。

2.4 启发式教学,重在引导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思考。虽然学生已经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但网络编程中类与对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难。

例如:在ADO.NET编程讲解中,可以给出用户登录的例题。首先使用固定的登录账号和密码实现用户验证,并登录到网站主页。此处教师提出思考,大家平时上网的登录账号和密码都是一样的吗。学生自然想到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在注册时记录进了数据库。那么,在用户登录时怎么将数据库中的账号和密码读出来,与用户在网页中输入的进行对比呢。从而,引出读取数据库所用到的一般步骤:

(1)首先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

(2)然后建立Command对象,执行查询语句命令。

(3)利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建立DataReader对象,从数据库获取数据。

(4)DataReader对象返回的数据可以看作一个记录集,在记录集中移动记录指针就可以依次显示所有的记录了。

然后是具体代码的实现,可以在原有固定登录账号和密码的验证程序基础之上进行修改,这样教师一步一步的分析引导,使学生自己探索出解题方法,也解决了课程内容抽象不好理解的问题。

2.5 教师的耐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网络编程课程的重要性,但因为基础差,学习效果不好。教师在开始上课前,可以走进学生中,学生有问题方便解答。下课后,教师多留下几分钟,对当堂课的知识,学生有不明白的能够及时解决,提高听课效率。

上机课学生在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来自代码、有的来自计算机系统、有的来自数据库系统,所以教師不仅要教会学生调试程序,还要耐心讲解解题思路,以及所应用到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真正理解透彻,用自己的耐心感染学生,使学生知道程序调试是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代码调试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给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料,如课件、习题和源代码等供学生课下下载自学,保证学生课余时间,也能想学就有资料,方便学生学习交流。

3 结束语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渗透、应用到网络编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分析学生心理,遵循学生普遍认知规律,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会为他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水到渠成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屹,王琦,蒋若江.Web应用开发技术(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吴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编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0.

[3]刘汉兴,刘才兴,邝颖杰,田绪红.“网络编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