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8-02-21郭芙蓉
郭芙蓉
(沙洋县财政局 湖北 沙洋)
一、沙洋县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1)强化基础建设,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专门预算绩效管理机构(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预算绩效管理科),明确职责、充实人员,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二是强化制度保障。研究出台《沙洋县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三是强化责任保障。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通过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强化督查考核,促进相关责任单位重视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四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本级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库,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预算绩效管理第三方服务机构。同时,通过总结近年来开展绩效评价的经验,研究设计指标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指标体系库。
(2)强化编审管理,落实目标机制。一是优化拓展绩效目标编审范围。实行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共同部署,同一时间同步上报,推进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编审融合。从2016年县级部门预算编审工作开始,所有财政支出项目均纳入绩效目标编报范围,初步实现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编报全覆盖。今年,在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全覆盖的基础上,将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编报范围扩大到所有一级预算单位,进一步实现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全覆盖。二是优化规范绩效目标编审流程。研究制定《沙洋县县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审核标准(试行)》,明确和细化绩效目标的编审内容和要求,突出审核重点,优化审核程序,确保批复质量,提升了绩效目标编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强化绩效监控,建立跟踪机制。探索建立绩效运行监控机制,从2016年起尝试开展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工作,将所有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资金作为绩效监控的对象,重点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要求项目单位按要求填报《项目支出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情况表》,适时掌握财政支出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施情况,加强督办指导。
(4)强化评价拓展,健全应用机制。一是拓展绩效评价广度。近年来,沙洋县绩效评价范围逐年扩大。不仅在开展绩效自评单位数量上,还是项目资金总额上,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评价内容不局限于部门预算资金,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也纳入了绩效评价的范围。二是挖掘绩效评价深度。探索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评价活动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在绩效自评的基础上,选择部分重点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并首次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三是加大绩评价结果应用力度。将绩效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书以通报的形式反馈给各单位进行整改,抄送相关部门,并分别在县政府网站和市财政局内网进行信息对外公开。此外,将绩效评价、工作考核与资金激励相挂钩,每年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优良单位给予资金激励。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绩效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长期以来形成了 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 的思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对预算绩效的忽视,导致各单位(包括财政部门本身)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够,将资金监管的关注点主要放在预算执行进度和资金使用合法合规上,弱化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要求。有的部门尚未认识到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存在畏难情绪和厌烦情绪,抱怨财政部门自找麻烦,增加部门工作量,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工作不主动,消极应付。
(2)绩效技术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县一级预算绩效管理专业队伍力量薄弱,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难以适应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县级财政人员配备不足,再加上县一级缺少具有较强公信力和业务能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专业人才,面对预算绩效管理这项综合性的工作,仍有不小的难度。
(3)指标体系设计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个性评价指标的设计仍处于各地区各部门自行探索、自我完善的阶段。由于县级财政和预算单位水平有限,个性评价指标设计较为简单、粗放,定性指标偏多占比偏重、定量指标偏少占比偏低,或是设计依据、测量方法、评分标准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再加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目标的脱节,弱化了对项目效益的量化考核,进一步影响绩效评价的客观性,难以反映项目的真实绩效。
(4)评价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绩效目标编报不够科学,项目长期目标与年度目标脱节,绩效指标量化不够,指标值的选取缺乏科学依据。绩效评价报告缺少基础数据汇总表、调查问卷汇总分析、实地调研记录等佐证依据,评价指标不科学,绩效分析脱离了指标体系,缺乏数据分析和事实支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来源于经验判断和工作总结等,使得报告的质量大打折扣,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
(5)评价结果应用有待进一步延伸。一是现阶段的绩效目标编报水平、绩效运行监控力度和绩效评价质量不高,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应用。二是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实质性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就目前来说,沙洋县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才刚刚起步,主要是结果反馈和对外公开,对提出的问题是否真正整改落实,以后年度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尚未建立跟踪机制,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质量的高低对未来预算安排的影响还未能有效结合。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1.着力强化绩效管理责任意识
十九大报告提出 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大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理念传播给政府部门、项目单位以及社会公众,营造 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 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宣传,加深各部门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强化单位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明确和压实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积极推动政府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同时,认真落实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决定》,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严格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各单位从 力争资金 到 用好资金 、重项目 到 重效益 转变,推动各部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自觉性。
2.着力提升绩效管理人员素质
一是要配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预算绩效管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求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必须挑选对本部门业务知识、绩效知识兼备的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充实预算绩效管理队伍。二是要培养预算绩效管理队伍。聘请专家指导具体工作,通过在 干中学 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专业队伍的培养和引导,同时,要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准入和标准,逐步加大第三方参与的比重,保障预算绩效管理专业力量。
3.着力促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
一是要进一步促进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编制融合。在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一文件、同一会议布置,同一时间同步上报的基础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预算绩效管理模块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系统,加入绩效目标申报、审核系统等功能,逐步实现同一系统编制、同一预算批复,将绩效目标管理融入部门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二是要促进绩效监控与预算执行融合。在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开展绩效运行跟踪问效,掌握项目的实施进度、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效益实现情况、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促进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融合。确保绩效评价工作每年预算编审之前能够顺利完成,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机制,在参考绩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下年度项目资金预算安排意见建议,严格落实部门项目资金无绩效目标的,财政不予安排预算 。
4.着力提高绩效管理工作质量
一是要提高绩效目标编审质量。各预算部门要加强财务、项目实施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加强研究论证,科学确定项目绩效目标。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责,严格审核绩效目标,提高编报质量。财政部门要认真审核绩效目标,合理确定部门或单位预算支出,科学安排和分配财政资金。二是要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以绩效目标中的指标为基础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细化,绩效评价实施后,以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绩效目标设定的科学性进行验证,适时修正和完善绩效目标和指标。三是要切实提高绩效评价水平。根据项目支出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基本建设类、工作经费类),进一步优化绩效评价程序,改进绩效评价方法,完善绩效评价报告审核机制。同时,要逐步扩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力度,推动全省中介机构库、专家库、评价指标体系库的共享,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公信力。
5.着力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一是健全结果反馈整改机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除督促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外,更要对问题是否真正整改落实,以后年度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进行跟踪管理。二是推进信息报送与公开。探索人大审议绩效目标的方式方法,推进绩效目标随同部门预算公开,建立评价结果信息报送与公开制度。三是建立结果与预算安排结合机制。在编制预算和安排财政资金时要考虑评价结果,优或良的项目资金优先保障,对评价结果为差的项目,采取调整支出方向或支出结构、适当减少项目资金预算、取消该项目等方式进行应用。四是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并报送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行政问责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