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和生态科技创新

2018-02-21谢平振

行政科学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共生利益时代

谢平振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关论述极为丰富而辩证,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突出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真正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50,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就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加快各方面改革与创新,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具体要求[1]50-52。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成为新时代改革创新与发展的“三大攻坚战”[1]28。新时代改革创新更加具有突出的战略性地位和历史性决定意义,新时代新发展更加取决于改革创新所带来的红利,而不再是过去粗放式的人口红利。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美丽中国、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民生发展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成之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和新时代改革创新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彰显了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因素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而科学,充分凸显了党对生态环境治理和发展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以及对确保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强大决心与意志和巨大责任与担当,为新时代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夯实了信心。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必须承担的人类伟业

人是自然的产物亦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生命一体、命运与共。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自然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保持持续不断交互作用的“人的无机的身体”。理论上,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有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实践上,自然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变成人的属人的本质,同时又把属人的自然界变成自然界,把人的本质变成自然的本质,人对自然的任何伤害在最终意义上都会伤及人类自身。人对自然的行为就是人对自身的行为,人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自然的实践改造才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并把类看作是人的本质,或者说是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自然也才表现为人的创造物和人的现实性,从而使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发展自身、完善自身[2]。

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理论认识,以及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认识的批判性继承与超越,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和逻辑指导思想,基本上成为现代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共识。但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演化与发展并非完全如理论认识那样理想化般地理性推进。在历史发展中,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与人的实际需要和利益诉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由对自然的臣服、征服到和谐共生的漫长演化与发展过程。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超越性始终围绕着自然对人的不可逾越性展开并推进,这是人力无论如何发展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从政治的高度充分强调,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的必然遵循,是整个人类更加可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亦是新时代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必然要求,是党性的内在必然要求,是人民的客观现实需求,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于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力向贫穷开战、向自然开战,创造物质财富,解决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的生存与温饱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综合国力极大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极大提高,生存已不再是问题,温饱问题已全面解决,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日可待。这些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极富人性和人民性的,充分展现了党的政治担当和人民情怀以及全体国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是我们必须予以充分肯定和坚决弘扬的。

但是过去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单一向自然索取的生产生活方式极易形成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及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开发。一方面造成人与人的利益纷争,一切都以利益为最高评判标准,只要有利可图啥事都敢想、啥事都敢做,不计后果、不择手段,价值取向利益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各种利己主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不良社会风气肆意横行,短视而贪婪、感性且自大、弱智又好名,人情淡薄、亲情冷漠,责任与担当被漠视;另一方面造成对自然的竞相掠夺开发与破坏,为了从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而无视自然的承受能力、净化能力和修复能力,造成自然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人与自然关系以破坏性的对立方式被凸显放大,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天灾人祸频繁发生、扩张、蔓延。这既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并进一步引发各种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显然是与社会主义本质所不相容的,也是人民所不能接受的,更是与党性相背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相冲突的,具有很大的潜在性社会危害甚至直接带来颠覆性伤害,且极易形成“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因此,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新时代我们必须解决的。若任其泛滥,其后果必然是文明的消亡、历史的终结、社会的覆灭、人类的不复存在,不单是个人没有成长与发展的空间,更将直接导致国家社会民族的衰落与破败。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破坏性掠夺自然、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的行为再也不能继续了,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人类必须面对和破解的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

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障碍,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努力消除之。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的高度以极强的政治责任感与担当和巨大的政治勇气与胆识,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深刻揭示生态自然环境、资源能源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破解生态环境难题、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与和谐美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措施,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并通过各种方式向党政军民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必须实现的愿景,是新时代新发展的必然遵循,是人向美、向好、求真、求实、趋利、避害的本性选择,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更是党执政兴国、安邦定国的客观必然。生态环境问题的破解迫在眉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刻不容缓。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

恩格斯早在1844年就曾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理想到现实的转化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人类做出更为主动、合规律、合目的、合生态的努力方能实现的,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理性与人性、利益与责任等辩证融合的不断生成与发展是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其实质是对利益的不断调适、关系的不断修正、责任的不断加强,人性的不断回归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必然促使社会生产在最根本意义上由单一对自然的开发、改造与利用转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护、建设、修复与美化,强调对自然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建设、在建设中修复、在修复中美化、在美化中发展,基本路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改革不断深入而全面科学推进。

社会发展的方式和动力是多方面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甚至综合推进的。但是,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和动力是改革。改革就是对那些不合时宜、不合人意、不合规律的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观念、利益关系、责任担当等进行变革与革新,从而使社会实现更具活力、更合人性与规律的发展与进步,实质是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增民生。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而发展的关键动力,是决定新时代中国更加美好发展的关键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时代课题全面破解的关键一招。而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遵循是人性和人民性,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是破解利益固化,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这是前提,是基础,更是根本。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3]。这里始终贯穿着人与人、人与自然间利益的不断生成与平衡,并表现为人与人间的利益交互和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人类正是通过这种利益的交互和物质的变换不断获得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生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级,阶级社会又表现为不同阶级的划分与对立。这些不同的阶级和利益群体在归根结底意义上又是始终围绕着物质利益、经济利益等不断推进各自的日常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逐渐生成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逐渐生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利己主义,并最终形成利益固化的社会结构。

这些不同利益群体中的社会成员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对立甚至争斗,并共同加剧了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开发和破坏,完全不顾自然的健康运行与发展,更不会对自然进行人文性保护、建设、修复与美化。人对自然的开发改造与人对自然的保护、建设、修复与美化,原本是内在统一、辩证一体的共生共长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的关系。然而,由于利益的固化和纷争,人与自然完全被人为地对立起来,人与人之间也完全被利益化为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甚至异化发展的社会性存在。因而,对此难题的破解在根本意义上必须是对利益固化的彻底破除,实现利益的共享与责任的共担。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进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深化改革。

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但同时也累积了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能力和信心。为此,新时代党和政府提出了诸多旨在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新发展理念和改革措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1]21“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必须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生态财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美丽中国’护航”“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5]。

新时代,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改革的人性和人民性,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和平衡,更加注重利益的共享和责任的共担。生态环境难题的破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等历史性任务和使命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平衡利益的过程,这是党和政府的担当,更是人民的期盼。唯有这种勇于打破利益固化的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化和生产生活等日常行为与理念的生态转化,自觉抵制发展的物质利益性、急功近利性而实现发展的人性和人民性,即物质利益发展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而在最终意义上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其自身的和解。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生态科技的创新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一定要抛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抛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的保护优先原则,“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3],努力走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之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社会形象的发力点。而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道路,另一基本遵循就是积极推进生态科技的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并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全面创新。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技发展经历了几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极大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能力。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和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战略选择,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并取决于科学技术更高层次的创新与发展,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抢占先进生产力制高点的关键性核心要素。没有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发展就会“缺心少魂”而受制于人。因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下,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知识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创新,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这是创新,是发展,更是责任,创新无止境、发展无禁区、责任大于天。

这意味着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由此推动的物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只是此时的经济、科技发展是具有生态保护性的,即生态科技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并以生态科技的优先发展为基础性前提和根本性动力。唯有生态保护性的科技发展,才能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设备以及理念的支撑;唯有生态保护性的物质生产的发展,才能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支撑;唯有二者辩证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才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终实现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保障,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而神圣的伟业。

由此可见,科技的发展及其社会效能到底具有何种性质,不是取决于科技本身而是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思想认识、行为理念、价值取向。而所有这些在最终意义上又取决于人的各种利益诉求,并以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为根本遵循,同时受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与制约。因而,科技的生态性转化与发展必然是综合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受诸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但是,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我们应该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敢于担当,勇于胜利,积极推动科技的生态性创新和发展。

总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我们亿万人民必须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转变认识、优化行为、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为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接力奋进、奋勇拼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和生态科技创新,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亦是最大的政治问题,任何人马虎不得、忽视不得,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既立足当下又着眼于未来,以世界的视野,以发展的思维和负责任的心态以及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来认识和处理。

猜你喜欢

共生利益时代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