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交际策略
2018-02-20王竞辛
王竞辛
摘要:近年来,交际策略在提高二语学习者交际能力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中外学者所广泛研究。本文回顾了第二语言习得中交际策略的定义、不同类型及影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寻求交际策略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交际策略 二语习得 选择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1-0221-02
一、交际策略的定义
正如语言学家Coder在1977年所说的,当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与他人交流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使用交际策略。Tarone在1980年说过,交际策略是对话者在没有共同结构的情况下试图表达某种意义的努力。换句话说,他在定义交际策略时,将互动视为交际策略定义的标准之一。他认为交际策略是用来填补外国学习者目标知识和母语之间的空白,它的特点是对话者为了达成协议而进行谈判。Faerch和Kasper在1983年说过,交际策略是交际者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在交际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故意使用的策略。而斯特恩在1983年曾说过,交际策略是交际者在使用不熟悉的第二语言时,用来处理交际中出现的困难的技巧。
二、交际策略的类型
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策略进行了定义,因此定义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交际策略分类的不同。有些学者如Tarone根据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交际策略进行分类。Bialystok根据语言来源对交际策略进行了分类。在他看来,用这种方法对交际策略进行分类的最大优势在于:人们很容易理解不同交际策略的作用。因为一般而言,在学习者和母语人士之间的交流中,基于目的语的交际策略比基于母语的交际策略更有效。Corder将交际策略分为消息调整策略和资源扩展策略。到目前为止,根据交际策略的应用,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同类型的交际策略。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了两种使用更广泛的交际策略。根据Tarone(1977)、Farch和Kasper(1983)的观点,两种交际策略分别是回避策略和成就策略。
(1)回避策略。回避策略是指一个人已经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但他更愿意通过不合作的方式来避免或抑制冲突,也不愿意保护自己的利益。当我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个更简单或者更熟悉的词来代替一个困难的或者未知的词,因为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说一个词或者如何表达一个句子结构。换句话说,在通过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不足,学习者在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会使用交际策略来继续对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要继续沟通,我们需要使用回避策略。回避策略的特点如下:一是不合作,二是不武断。更重要的是,它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要求。最后,忽视和释放一个问题,否认它是一个问题。因此,它的缺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平衡,但最终不能解决问题。当事情不重要、利益得不到满足或者冲突所带来的损失大于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利益时,可以采用回避策略。有时候,当你想让某人冷静下来,让他仔细考虑的时候,就会使用回避策略。此外,我们选择使用回避策略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或者当其他人能够更有效地处理问题时。回避策略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忽视回避策略和主动回避策略。
(2)成就策略。成就策略是指说话人表达不顺畅、遇到表达障碍时,设法消除障碍的策略。一般而言,成就策略被认为是一种初始的沟通策略。通过成就策略,学习者试图通过拓展交际资源来解决交际中的问题。与回避策略相似,成就策略也可分为两类。交际者主要通过补偿策略和检索策略来设法完成交际,增加成就感。补偿策略又分为合作策略和非合作策略。在听话者的配合下完成交际的策略被称为合作策略;反之,不依赖另一方的策略被称为非合作策略。检索策略主要是通过信息搜索和记忆改造来实现的,是学习者通过等待、利用语义场、使用其他语种等手段来回忆记忆,寻找有用的信息,以克服沟通上的困难,顺利地继续沟通。
三、交际策略的影响因素
在交际中,交际者会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选择不同的交际策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交际策略的使用涉及很多因素,主要包括语言程度、学习环境和交际任务、学习者的个性和性别等。
(1)目标语言水平。确定某种交际策略选择的第一个因素是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一些研究已经成功地探索了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与他们选择交际策略的关系。Tarone指出策略偏好和二语熟练程度是相关的。Ellis(1983)也承认学习者倾向于在早期使用更多的还原策略,但是随着他的进步,越来越多地转向成就策略。
(2)学习环境和沟通任务。许多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策略的使用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例如,与自然环境相比,学习者在课堂环境中使用的策略可能更少,特别是当教学重点是正确使用第二语言而不是流畅的交流时。
(3)个性。影响交际策略选择的第三个因素是学习者的个性。学习者的个性与选择什么样的交际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对交际策略有不同的选择。
(4)性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对性别和语言进行了一些研究。早期的研究表明,语音、词法和形态学形式主要由一种性别的人使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情况体现在句法层面、文体层面和社会语用层面。女性的言语在很多方面与男性不同。女性的语调模式充满变化,而男性的语调“相对于女性来说比较单调”。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使用更接近标准形式的语言形式和口音。此外,当他们与他人交流时,他们在话题上是不同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着交际策略的選择,比如认知风格,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文化背景,学习者的年龄、母语、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影响交际策略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因素,而是所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交际策略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交际策略对二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及缓解常见的外语焦虑现象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当的交际策略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是十分重要的。外语教师可以在下述方面帮助学生。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交际策略的意识。教师可以从交际策略的各个影响因素入手,提高学生对交际策略的敏感与认同程度,让学生认识到除了语言能力,交际策略的使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口语交际。交际策略的正确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知识的不足。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了解交际策略的作用和种类,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场合选择相应的策略,鼓励他们在口语交际中大胆地尝试使用各类策略。
(2)帮助学生创设更多的外语自然交际环境。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用目标语自然交流的情境,并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语言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开展丰富的英语语言学习活动,如:口语角、演讲大赛、戏剧表演等,帮助学生营造使用英语交际的大氛围;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外国友人交流,让学生养成自觉运用外语交际的习惯。
(3)教师话语的使用应以激发学生的二语交际意愿为首要目标。教师的话语使用时应该注意其话语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可理解性,尽量提供给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和反馈,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愿意用二语进行交际。学生的二语交际意愿得到增强了,语言教学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何冰艳.交际策略与第二语言习得[D].西南师范大学,2000.
[2]艾丽.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交际策略使用现状的调查[D].兰州大学,2008.
[3]郭继东.二语交际策略实证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版,2011(4).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