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探讨
2018-02-20白琳
白琳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价值的基础上,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达到合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目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1-0157-02
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充分关注当代大学生思想需要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与高效化目标。
一、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应用价值
(1)弘扬民族精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更好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美德,可以更好地在关注学生个体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个体与集体的有机联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综合成长的目标。运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实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利于养成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可以形成大学生对全民族理想信念的认可,这对于提高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有重要的价值。
(2)加强教育针对性。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剧烈变动和形成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大学阶段会得到快速演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可以彰显新时代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大学生认清时代形势,从而促进大学生结合个人需求,达到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目的。新时期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成长需要,从而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二、高校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切实把大学生的主体功能发挥出来,在做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强调在解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和满足学生各项思想需要的方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组织开展大学生自主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全面建设大学生自主服务之路。
(2)具体化原则。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还要充分贯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原则,在合理控制理论课程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运用多样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想,完善学生思想教育体系,达到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目标。
(3)差异化原则。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从学生需要出发,在分析学生思想动态特征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成长需求。其次,运用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方法,优化思想教育体系,基于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思想教育与学生思想匹配的目标。
(4)人文性原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而且还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只有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从实际出发,才能选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形成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信息化、技术化、直观化的环境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解决学生思想成长方面的困惑,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新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构建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需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彰显高校阶段思想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围绕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周边环境特点,形成特色鲜明的思想教育体系,达到高校思想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综合化目标。首先,重視完善高校德育教育机制,把思想教育与严肃的政治教育放在德育工作首位,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和道德榜样教育作为基础内容进行巩固,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和德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围绕大学生的思想需要,全面贯彻学生中心地位,按照贴近学生的原则,组织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树立高校服务学生思想成长的意识,做到化解学生思想困惑,关注学生思想健康,积极化解学生矛盾作。第三,塑造全面革新应用综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坚持循序渐进的思想教育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涵盖学生思想成长的各个环节,坚持形成课内外一体的思想教育机制。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还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打造一支符合新时期实践化、网络化、互动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高校思政教师队伍。首先,按照专业化、专家化与专职化的基本理念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由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各院系的辅导员、党群部门的干部、校外辅导员组织一支系统化的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成长的专职教育工作队伍。实现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理论研究、学科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创新活动为一体,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其次,积极组织大学教师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课题,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新领域,将各方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因素结合起来,围绕大学生的思想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且运用丰富理论教学成果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第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体系,引导和鼓励高校教师从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形成数据分析机制,考评高校思政教师问题,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交流平台,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工作的全面综合协调,进一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成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家型人才。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本着创新原则努力适应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融合各方面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联动,在高校内部做到各司其职,形成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首先,构建实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运用地方革命纪念馆、文化馆等建立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基地,加强社会化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作用。其次,发挥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注重在网络主体形式下开展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重运用互联网进行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的供给,着力在网络一对一、网络讨论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互动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目标。第三,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注重运用学生党员与学生入学积极分子组织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党员的全覆盖,开展党员传帮带活动,从而挖掘学生党员潜力,努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第四,运用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丰富的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结语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当树立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在优化融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的基础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羿争.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2016(9):11-12.
[2]王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以人为本视域[J].学理论,2013(8):18-21.
[3]朱春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5(4):41-42.
[4]李珊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体系构建及运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7):45-46.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