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的分析
2018-02-20米雄辉谢亚平
米雄辉 谢亚平
摘要:本文试图从社体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在调查体育学院社体专业学生接受创业教学改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社体专业创业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发现:(1)创业教学改革课程和实践活动体系不完善;(2)所进行的创业教学改革与所学社会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度较低;(3)教材内容太多,多而杂,课时设置过少;(4)院内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与管理滞后,没有系统的管理,缺乏高水平的组织和指导;(5)创业条件的缺乏。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南工业大学社体专业学生的创业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对策:(1)多进行创业大赛,把好的点子聚集起来,并且设立创业小组,大家相互交流,营造创业氛围;(2)开设系统的针对体育产业的创业教学改革课程与培训,多实践;(3)宣传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技术指导,提升师资力量;(4)创业基金的设立;(5)提供创业场所。
关键词: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创业教学 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1-0151-02
2015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5]21号),将切实抓好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放在首位。2015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保増长的引擎之一,由此,开启了全民关注创业、万众支持创业的新时代。
据初步了解,尽管湖南工业大学的体育学院社体专业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一些相关的创业教学改革,比如请体育行业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来讲课,社体专业学生去健身房实习、健身指导,去社区进行健身指导等,但都是零散的,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之成为机制。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社体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其创业教学改革的现状并提出相对应的提升策略,拟达到增强其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人才的目的。
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根据《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2015届其就业率达到92.2%,但其中自主创业却只占了3%。如今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如此大好形势下,自主创业是大热。但对于有想法创业的学生,肯定是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如创业方向、前期资金的积累、合伙人的选择、经营模式等困难,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学院来指引。通过创业教学改革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而且可以增加他们的创业知识,强化他们的创业思维,并可以提供经验参考和技能支持,同时可以锻炼意志、结交新朋友、拓展人际关系。而创业教学改革是不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专业所开展的方向是不同的,有专业差异和个人差异。对于社体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加强创业教学改革可以拓展就业方向,加强就业意识,增加成功的几率。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的现状
湖南工业大学社体专业学生每一届都会开设关于创业教学改革的课程,对于这个创业教学改革学生是否真的从中学到了知识,其中的优点有哪些,又有哪些需要进一步修改?在76份有效问卷中,女生23人,占30.2%,男生53人,占69.7%。可以看出社体专业男生人数要大大超过女生人数。而关于创业的性别差异也是存在的,女生普遍安于稳定,而男生更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能拼一拼,这更加突出社体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社体专业学生对创业教学改革的认知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即什么是创业。有45人认为创业就是开公司,占总人数的59.2%,有11人认为创业是投资,占总人数的14.4%,1人认为创业是创新科技,还有19人并不知道创业的具体概念,占总人数的25%。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是片面的不清晰的。可以看出,近六成的社体专业学生是有创业意向的,他们是有想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而对于创业教学改革所起到的作用,有57人认为在以后的创业教学改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占总人数的75%,仅25%的人认为没用或者不清楚。
(二)社体专业创业教学改革的需求调查
在创业方向调查方面,通过分析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人会选择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创业。我院是有开设创业教学改革课程的,而对于现有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有37人是一般积极,占总人数的48.6%,有10人偶尔参加,占总人数的13.1%,还有8人不积极,占总人数的10.5%,仅21人非常积极,占总人数27.6%。在社体学生有创业教学改革需求的前提下,为何对于我院所开设的课程却并不是很积极?
(三)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内容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湖南工业大学开设的课程有《就业指导》《创业教学改革》《创业实务》《创业基础》等,开设的课程很多。但是课时却相对过少,有41.6%的课程只开设了24个学时,甚至有8.33%的课程只开设了18个课时,仅有50%的课程超过32个课时,课程虽多,但却没有完全让同学们消化掉,效果并不明显。关于我院创业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活动,有51人认为没有,占总共人数的67.1%;有12人不清楚,占总人数的17.1%;只有12人知道有,占总人数的15.7%。不难看出,湖南工业大学创业教学改革并没有完全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学生需要学院开展比较系统的创业教学改革。首先,课程设置不要过于广泛,大学时光短暂少而精的内容可能更适合我们。其次,对于所开设的创业教学改革大多数与社体本专业并无太大关联,社体学生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最后,创业的宣传和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有待提高。
(四)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的实施形式
通过统计发现,我院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实施形式的侧重点在于书本理论、案例分析,而缺乏社会实践。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一方面应有所加强。而有90.7%的学生,偏向于喜歡创业教学改革在实习形式上的创新,52.6%的学生倾向于教材课本理论上的创新,有17.1%的学生在教师选择上创新。结合我院现状以及社体专业学生的意向可以看出,学院注重书本理论而社体专业学生最喜欢的却是亲身实践。我院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社体学生的需要,必须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创新模式。
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成果展示
通过专家访谈法,采访了我院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并统计出创业成功的例子进行分析。统计发现,大部分成功的创业项目都是跟自己大学所学习或接触了解的专业相关。并且由于资金限制,基本上都是合伙创业,共同管理经营。
四、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湖南工业大学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发现湖南工业大学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院的创业教学改革课程和实践活动体系不完善,相对来说重理论却轻实践。但是光是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于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绝大多数社体专业学生都认为实践要比书本的理论知识重要。而我院的创业教学改革却是以书本为主。
(2)所进行的创业教学改革与所学社会指导和管理专业相关度较低,对专業背景的创业指导性并不强。我院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意向与专业相关程度较高,但是所开设的课程却是大范围下的创业教学改革,针对性较弱。
(3)教材内容太多,多而杂,课时设置过少,真正能让学生学进去的只占一小部分。我院开设的课程内容多,让同学们接触各种理论是好事,但是如果每一个理论都没有时间讲透的话,其实效率是不高的。
(4)创业条件的缺乏。创业最大的难题就在于没有前期的资金支持。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方向大多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例如以跆拳道授课为主的这类俱乐部形式的创业,那么就肯定要涉及场地的运用,如果学院能设立专门的创业场地供学生使用,学生创业积极性肯定会有很大提升。目前我院场地课程安排较满,只能利用课余没人时使用,相对而说能利用的时间短且不统一。
五、对策
根据问题以及问卷调查,提出改善湖南工业大学社体专业学生创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建议:
(1)多进行创业大赛,把好的点子聚集起来,并且设立创业小组,大家相互交流,营造创业氛围。
(2)开设系统的针对体育产业的创业教学改革课程与培训,多实践。
(3)创业基金的设立。学院也可设立一定的创业基金,只要方案得到审核,就可以申请,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4)提供创业场所。可以减少开支,也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尝试。
六、结语
在体育产业即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利好形势下,引导作为国家未来体育消费的管理人才的社体专业,进行创业教学改革,培养更强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符合时代的需求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发布[OL].2014-01-18.
[3]刘军,我园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