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外国文学译介对我国国民教育的影响

2018-02-20王升

关键词:外国文学多元化

摘 要:由于所受文化影响不同,不同国家文学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由于文学具有相同的文心,使得文学作品能在不同地区广泛传播。20世纪以来,多元化外国文学译介,对我国国民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学有着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多元化;外国文学;国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2-0116-03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学,不同地区的文学关注着不同的文化本性,但世界各国文学都有着相同的文心,即人类的共同性,这也使得文学作品能在不同地区广泛传播。外国文学,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外国文学对我国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叙事风格、结构安排的影响。从国民教育角度来看,对我国国民性的塑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以我为主,不同时期所译介的文学作品各不相同,但都指向了时代的需要。

从地区来看,我国译介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亚洲文学、欧美文学、苏俄文学这三大板块。从我国国民不同的需要出发,我国对这三板块的文学译介了不同的文学作品,同时,对我国国教育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对亚洲文学的译介,批判人的劣根性

20世纪50年代,万隆会议的召开,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进入新阶段,东方各国相继获得了民族独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亚非国家文学的翻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进一步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团结,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增强对亚非各国人民的了解,我国三大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的新文艺出版社召集翻译人才,译介出版了大量亚非国家的文学作品。

20世纪50年代,我国译介了日本、印度、阿拉伯的文学;60年代又译介了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文学。我国对亚非文学的译介,在20世纪50至60年代主要以进步文学为主,如印度的以普列姆昌德、安纳德、钱达尔为代表的,其中以《戈丹》(严绍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最有影响力,他们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反帝反殖民主义倾向。与此同时,我国也译介了在印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作品,如泰戈尔的诗歌《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亚非各国主要以争取民族独立为己任,亚非文学一方面批判民族压迫及帝国主义侵略,另一方面对本民族人民的劣根性进行反思,希冀通过文学的力量唤醒民众,拿起武器反抗民族压迫。在我国,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通过阿Q等形象揭露了民众的愚昧、麻木以及革命的不自觉性。印度作家也是如此,通过文学作品揭露了民族的劣根性。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制度造成人与人的不平等,成为造成印度女性悲剧的重要原因,《素芭》《清兵卫与葫芦》等作品,就对印度的婚姻制度、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扼杀进行了批判。泰戈尔以哑女素芭的婚姻为主线,揭露了種姓制度对妇女的迫害。由于先天缺陷,素芭成了父母沉重的负担。她的两个姐姐都是赔钱嫁出去的,而她可能会赔得更多。因为家庭的原因,她们不得不搬家,素芭依依不舍离开了她习惯的、熟悉的家乡,去陌生的地方。最终,素芭被父母嫁了出去,心里的负担终于落地了。小说本该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再生波澜:因为素芭是哑巴,她在结婚不久,其丈夫决定另娶他人。像素芭这样有缺点的女人,如果不能出嫁,在印度的婚姻文化中是被视为家庭的耻辱。而她出嫁之后,因为缺陷无法得到公平对待。可以想象,她丈夫再娶之后,素芭的命运将会怎样。

二、对欧美文学的译介,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9世纪至20世纪,欧美进入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疯狂掠夺财富。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水平下滑,以往人们崇尚的贵族气质与修养逐渐被金钱至上的贪婪取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温情脉脉的亲情被金钱关系所腐蚀。欧美文学中一些现实主义作家高举批判大旗,剑指人性的弱点,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这些作品进入我国,成为我国观测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面镜子,也为我国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提供了精神基础。

我国这一时期翻译的主要有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契诃夫等一批作家的作品。狄更斯的小说批判了英国社会的专制、不公、民主制度的虚伪。他的小说背景是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对那个时代的政治、法律、教育、婚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作家通过希普这个自称是世界上最卑微的人,揭露了资本家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为了追求利益,他伪造证件、伪造签名把威克菲尔的家产据为己有;他为了占有安妮斯,用尽了各种手段,把正直、善良等美德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在《匹克威克外传》中,狄更斯批判了英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民主的虚伪。小说中的匹克威克处于社会的中产阶层,无权无势,在社会上经常受到欺侮,而法官在公正与金钱之间,更倾向金钱,法律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作品通过匹克威克的人生经历,对英国上流社会的种种人物:贵族、地主、资本家、政客、军人、太太、小姐、主管、牧师等进行了揭露,让读者看到了他们丑恶的灵魂,也看到英国上流社会自私的本性。

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共有91部小说,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个部分。而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6大生活场景。这些小说既揭示了封建贵族没落衰败的必然趋势,又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葛朗台是守着一堆钱的金钱的奴隶;夏倍上校的妻子为了财产把夏倍当成了数字代码,不认这个丈夫;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在父亲有钱时,对父亲极尽奉承之能事,而在高老头没钱后,她们迅速将他扫地出门,即使到死,高老头也难见上女儿一面。

我国在20世纪对欧美19世纪至20世纪文学的译介,整体上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也翻译了一些浪漫主义风格、西方现代主义的作品。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西方作品是以批判的眼光译介的,所译介的作品尤其重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罪恶、揭露人性的弱点。目的是通过这些作品让国人对资本主义世界、对资本主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有深刻的认识。这些外国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民的思考,如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九三年》,在对法国人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斗争、新旧势力与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也许,在革命的年代,雨果的思想并不能被统治者所采纳,但是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中国读者也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即使是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恶魔,也会在大火熊熊燃烧之时去救一个孩子,表现了人性的可贵之处,这显然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颂扬。

三、对苏俄革命文学的译介,激发昂扬的斗志

苏俄文学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有较多优秀之作,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影响了广大读者。这些作品的译介,也曾激发了我国国民昂扬奋斗的精神。

俄罗斯民族在战争文学的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且创作历史悠久,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堪称史诗性的作品;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等也是不朽之作。

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的形象。作者既塑造了个人英雄,也塑造了英雄群体的形象,并把人民当作真正的英雄。在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中,人民士气高昂,同仇敌忾,英勇奋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役的胜利。农民也自觉地同敌人展开斗争,他们利用游击战的方式同敌人周旋,消耗了侵略者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正规部队的作战。群体类英雄人物,没有高大的外表,常常是其貌不扬,都是平凡普通的人物,但他们都拥有最朴实的爱国主义精神、非凡的勇气和聪明才智。农民吉洪·谢尔巴狄在与敌人斗争中手握利斧战斗,村长的老婆华西里莎也投身于战争之中。

军队的统帅库图索夫并非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形象,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与普通群众关系密切。他善于把握战机,能充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在他的率领下,士兵士气高昂,重创了法军,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托尔斯泰称赞他为“民族战争的代表”和“真正伟大的人物”。小说还以此为坐标,写了四大家族的不同反应。库拉根家族是贵族上流社会的代表人物,他热衷仕途,却毫无英雄气概。阴险狡诈,缺少社会责任感,大战将至,他仍然过着放荡奢靡的生活,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抛诸脑外。罗斯托夫、保尔康斯基和别素号夫三大家族则注重军人的荣誉,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他们积极组织周围的力量与敌人斗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作品中展示的英雄人物,既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有勇气和决心,也有更优秀的品质。他们与普通民众有密切的联系,从民众参与战斗中感受到了民众的斗争精神,并努力激发他们斗争的热情。

20世纪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俄苏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参与抗日战争中的民众的战斗热情,也为我国人民带来了精神食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青年对于苏联战争题材作品仍然十分喜爱,《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是当时青年读者争相阅读的作品。

四、外国文学中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質、不同的价值观念,其文学作品总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将这些传达出来。众所周知,西方作家擅长人物心理描写,这对我国文学创作都有很大启发。外国文学崇尚多元文化,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形成多元文化观念。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东西方文化具有一定的差距。西方社会在进入文艺复兴之后,拥有海上主动权的国家成为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先是西班牙、荷兰,再到英国,都成为最大的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面积相对狭小,以海外贸易为主,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模式。外向型经济模式虽然以经济交往为主,但经济与文化是很难分割的,随着经济交往的增加,文化交往必然频繁起来。外向型的西方文化最早冲击的是我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主动吸收东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

(二)宗教哲学因素的影响

宗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元素,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影响着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教文化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其宣传的仁爱、人道主义精神就是宗教文化的内核。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必然会把基督教文化传输到中国。现在,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基督教思想逐渐被读者所认知,正确引导读者对其认识和评价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欧洲文化在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基督教文化。近代以来,由于文艺复兴的兴起,宗教改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力量得到迅速发展,欧洲开启了近代文明的时代。欧洲现代文化既有科学的一面,也有宗教的一面,外向型的特征比较明显,具有向外拓展向外延伸的特性。欧美文学作品受其文化的影响,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我们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既要深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本质,也要学习他们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20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十分重视多元化,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有翻译。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这有利于扬长避短,取其精华,也有助于我国的国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单培勇,刘训爱.国民素质与现代化建设[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2〕袁洪亮.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田玲.近代外国文学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J].北方论丛,2010,(07).

〔4〕高玉.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04).

〔5〕王升.从西方文学看西方人的自由生存意识[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04).

〔6〕王升.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J].赤峰学院学报,2014,(01).

〔7〕王升.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培养途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02).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