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方言万能动词“zou”浅析

2018-02-20张滕月

张滕月

摘 要:万能动词是一种可以在句法上替代许多具体动词的特殊词汇,而万能动词“zou”的演变则与其他的词汇有着某些微妙的关联。本文试从对赤峰方言中万能动词“zou”入手,通过对其场景的分析,比较出与其他万能动词的异同,进而探索这类特殊词汇的意义泛化现象。通过概括这类词汇的特征,揭示出它的“能”与“不能”。进而领会到:任何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现象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这些具有特殊色彩的方言词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语言的发展过程,同时对于了解区域经济文化的变迁、传承中国地方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赤峰方言;“zou”;万能动词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2-0093-03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情况,无法具体去表达或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时,总会有一些词语进入你的脑海,完美地表达出你的意思。这些词活跃于各种场合,它可以表达出一种宽泛而不十分确切,却又恰到好处的语义,我们称之为“万能动词”。之所以叫“万能动词”,是因为它几乎可以替代所有的动词,并且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如今,关于万能动词的个案研究已经较为全面,但是在动词的小类方面对它们进行总体的归纳和把握仍然不够完善,特别是对于地方方言中的动词小类的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对以往万能动词个案的研究以及共同特征的概括,来对赤峰地区的万能动词“zou”进行浅析,以弥补当前研究的一些空白。

一、万能动词的研究意义

从古至今,万能动词都是一类十分活跃的词,如古语中的“为”“于”等都在某一阶段充当过万能动词。但这些词起初并不叫万能动词,它的前身叫作“泛义动词”。一种方言选用哪个动词作为万能动词,与该方言区的地域文化、历史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我的家乡为例,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这样的地理位置以及人口的迁徙都对赤峰话的形成起到了间接的助推作用。赤峰方言最具特点的部分就在于它词汇中的一些特有成分可以表达某种特殊的含义,表达一种特殊的韵味,而且不是普通话中的词语可以替代的。

有些具有“万能能力”的动词,它们不仅灵活多样,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其强大的普遍性、多义性是很多词汇所不能及的。它们不仅能够映射出本地世代相传的民俗民风,还反映了当地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语言现象。了解方言词汇的发展过程,对于了解区域经济文化的变迁、保护中国地方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它们还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语用色彩、文化风采。它的普遍性以及多义性也为补充丰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词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其中的万能动词“zou”便是一个人们不易发现,而又具备上述全部功用的典型。

二、万能动词“zou”的研究

(一)万能动词“zou”的典型场景分析

在赤峰方言中,“zou”就是一个典型的“万能动词”。之所以用拼音拼出这个字,是因为该字并没有固定的字形。

1.“zou+名词”的几种情况

(1)“zou”写作“做”时,在方言中仍读为“zou”

它是“作”后起的分别字。在普通话中有“从事某种工作或者活动”“充当”等含义。但是在赤峰方言中读“zou”时,仅限于“制作”“制造”之义。典型的搭配例如:

①这么晚了,该回家做饭了(“做饭”,意指烹制饭菜,和普通话并无过大的差异)。

②老王裁缝才认干呢!你瞧,这都几点了,还在铺子里给人做衣裳呢(这里的“做衣裳”,意指制作、定制的意思)!

③奶奶嫌买来的枕头不舒服,尽管她老人家70多岁了,仍然一直坚持说要做枕头给我(“做枕头”,意指手工缝制、制作枕头)。

④中午做点儿啥菜吃啊(意指烹制、制造之义)?

⑤做家具这事儿我叔叔最在行,随便几根木头就能给你做出个桌子来(前后两个做都是指:打磨制造)!

⑥天冷了,再做床被子给你吧(意指手工制作)。

由上可以看出,“zou”当“做”使用时,是指“烹制”“制作”“制造”“定制”“打磨”。而不管它是指哪个义项,它们都侧重于手工完成这一特点。

(2)“zou”为“揍”时,形声字,从手,奏声,本义为“打”。典型的搭配诸如:

①说话就说话,干嘛动手揍人!

②怎么会有这种人,揍死他我都不解恨(这一义项与普通话中的搭配并无过大的差异)!

③你看看他那欠揍樣儿,整天不学无术,真该好好教训他一顿。

④每天和这群地痞小流氓儿打交道,挨揍不奇怪。

⑤别看他瘦弱,他还挺抗揍,被敌人用皮鞭抽了30鞭子仍然无动于衷。

2.“zou+(后缀)拾”

这种用法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词缀往往体现出了方言的特点。这种词缀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弥补了诸如入声消失这种语音简化的现象。在赤峰方言中,后缀出现的情况是很多的,“zou+拾”就是一个典型,在这里“拾”读为“shi”,“zou+拾”有“收拾、归拢、修理、侍弄”的含义。

(1)“zou拾+名词”(如“地”“花”“头发”)

①在山上zou拾地呢(指侍弄、照看)。

②王大姐经常来我们店zou拾头发(指侍弄)。

③爷爷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去那个小农场zou拾庄稼(指照顾、料理)。

(2)“zou拾”在有些场合中表示贬义色彩,有“拖拉、不利索”的含义

①一页字帖描了两天还没写完,你看你在那zou拾zou拾的,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啊!

②不会就是不会,别在那zou拾啦,耽误大家时间(自知没有能力完成,却故意拖拖拉拉,办事不利索)!

(3)另外一种搭配则是动词短语重叠现象,即“zou拾zou拾+(名词)”

这种ABAB式的动词搭配的重叠,表示一种短暂、轻微的动作,仅限于表示可持续性的动作。

①太没事的时候就在花园里zou拾zou拾花(表示的是一种轻微的动作,有打理、侍弄的含义)。

②来客人了,快zou拾zou拾你那头发(并不是大幅度的整理动作,而只是表示略微的打理、装饰的意思)!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zou”当“做”讲时,具有主动色彩,前面一半加实施主语,后面加受事对象;当zou当“揍”讲时,更强化被动、遭受的意味。而“zou”在第二种用法中,也具有主动的语义色彩。由此可以看出,这一万能动词和英语中的一个万能动词很相似,那就是“do”。

(二)“zou”与其他典型万能动词的联系

在普通话和其他地域的方言中,也有很多动词充当着和“do”一样的万能性,自然他们和“zou”便有着微妙的联系与相似之处。

1.东北方言中的“整”

“整”表意形象,这与东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整”作为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

①束、惩治。例如:他们总被老板整得半死。

②安装、修理。例如:整俩大门。

③理、整顿。

④搞、弄。例如:在哪儿整这么多衣服?

后三个义项与赤峰方言中的“zou”是大同小异的,它们都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丰富的内涵。这个动词在东北以及赤峰地区的使用都是很灵活、频繁的。

2.西南官话中的“搞”

“搞”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也很频繁,总的来看,大约有八个义项:

①搅、乱弄(往往带有贬义)。例如:半夜不睡觉,又在搞什么?

②开展、进行。

③设法获得。

④玩弄。例如:愚人节他再一次被搞得很惨。

⑤治、暗算。

⑥使达到。

⑦制作、建立、制定。例如:又搞定了一个!

⑧弄、做、干。例如:这屋是怎么搞的?

其中⑦⑧两个义项与“zou”有相似之处。

3.“作”

“作”是一个从上古的实义词演变而来的一个万能词语。词义多达数十种,和很多词语都可以搭配成词或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作”不仅可以放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前面,也可以用在表做动作趋向的结构中,即它可以带“着”“了”“过”等时态助词。这一用法与“zou”是相同的。“zou”当作“做”和“揍”讲时,根据不同的场合也可以带“着”“了“过”等时态助词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它们不仅可以和不同的词类搭配,而且还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语用色彩。

三、万能动词的特征及价值

(一)万能动词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万能动词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成为万能动词,这类动词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1.万能动词具有漂浮不定的特点

万能动词都有漂浮不定的特点,容易变更,没有一个准确固定的位置。换言之,万能动词一般不表示固定具体的动作,可单独使用,但它们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2.万能动词的用法灵活多变

它们一般不限制动词结构,与一般多义动词相比有不同的特点。其灵活性还体现在:

①它有时可以表示某个明确动作,代表某个特定的动作行为。例:“zou人”(用暴力行为来攻击他人)。

②有时可以代替多个动词,表示一系列动作。例:在哪儿整这么多钱(在这里“整”表示“寻找、收集并带来”一系列动作行为)?

3.方言中的万能动词口语色彩比较浓重,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色彩

它们多用于非正式场合以及日常的口语交际中,不但语法功能很强,而且往往会带有幽默风趣或者轻松随性的意味,极具表现力。例:今天大家心情这么好,“zou”(做)点儿啥吃好呢?

4.万能动词的适用场合多,范围广,搭配能力强,义项丰富

万能动词的义项不止一个。它们具有很强的指代性,在使用过程中已不是一个单一固定的动词,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表达不同的意义。

5.万能动词用法广泛

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万能动词。

(二)万能动词的价值

万能动词具有很强的替代功能,可以表达恰当的语义。万能动词具有的浓厚地域文化色彩、褒贬义色彩,为修辞上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当然,我们不能光看到万能动词的优点,不顾语境地使用也会给表义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以“zou”为例,既有“已经做完”之义,也有“完蛋了”的意思,如果不顾语境说“zou了”,听话人会不知所云,造成表义方面的混乱。另外,随着现在普通话的普及,使用这些方言词匯的人开始减少,甚至有消失的可能。方言词与普通话并不是对立的,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为方言词留下一定的空间,以实现“双赢”。万能动词是中华文化多样化的表现,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大大地丰富汉语词汇,因此要予以适当保护和传承,避免它们的消亡。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瑞明.不是“混蛋”动词,而是泛义动词──泛义动词论稿之一[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8,(01).

〔4〕刘瑞明.从泛义动词讨论“见”字本不表示被动──兼及被动句有关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5).

〔5〕刘瑞明.论“打、作、为”的泛义动词性质及使用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

〔6〕徐流.从汉语词汇史角度论“为”与“搞”[J].重庆师院学报,1996,(03).

〔7〕陈斯妮.现代汉语“作”字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

〔8〕顾会田.赤峰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