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思想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
2018-02-20冯东亮
冯东亮
摘 要:“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略。当前,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着公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差距较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等一系列挑战。马克思生态思想以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为核心,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对于新时期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關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自然环境;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2-0063-04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并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在十九大报告中,“美丽中国”被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领导践行下,“美丽中国”建设在新时期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美丽中国”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思想,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出发,系统阐述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剩余价值理论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这对于新时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贯穿于其主要著作中,诸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资本论》等,尤其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危机。
(一)人与自然在对立统一中共生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所在,这一思想主张通过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联系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人类源于自然,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生存是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人类的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许可的基础上开展,都受到自然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脱离自然的实践将寸步难行。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能动地改造自然,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活动。在马克思看来:“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3]自然界本是处于原始状态的纯粹抽象物,正是人的参与使得抽象意义的自然界转变为现实具体的人化自然界。而劳动则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转换的中介。人类在认识自然之后,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条件。在此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若顺应自然规律,便使得自然环境朝着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若盲目地改造或妄图征服自然,终将受到自然地惩罚,这是由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片面追求高额利润而频繁引发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揭露了资本的本质,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异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和工人的身心健康所造成的破坏。其一,马克思指出:“如印度、波斯等地,人们利用人工渠道进行灌溉,不仅使土地获得必不可少的水,而且使矿物质肥料同淤泥一起从山上流下来。”[4]机器化生产条件下,资本家不顾一切后果地掠夺土地、林木、河流等自然资源来实现财富的积累,结果造成了土地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此外,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经济危机造成生产过剩,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其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催生出了现代无产阶级即雇佣劳动者,资本家利用机器压榨工人的血汗,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再加上恶劣的工作环境,严重损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是不管劳动力的寿命长短的,它唯一关心的是在一个工作日内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5]其三,马克思论述了科学技术进步对资源的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强调:“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6]可见,马克思认为生产工具的创新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二、当前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7]。新时期,“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与人的心灵的多维度思想体系。当前,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美丽中国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公民生态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生态宣传教育的不足以及公民生态环保参与机制的不健全等原因,公民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较低;由于公民个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居住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生态环保观念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总体来看,上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比较薄弱。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民的生态文明知识相对匮乏。通过媒体宣传,人们对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流失等生态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酸雨、雾霾等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与防治措施却知之甚少。二是公民的环保责任感不足。人们潜意识里认为环境的治理是环保部门的职责,与自身无太大关系,因此很少关注与个人利益无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三是公民环保活动参与不足,根据2018年《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4.48%的公民近半年主动参加环保志愿活动;33.39%的公民鼓励过身边人实施环保行为,40.29%的公民近半年有过旧物重复利用。”[8]可见,人们的低碳生活观念还有待增强。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一方面,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我国的自然环境压力也在持续攀升,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的雾霾现象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制约生态建设的重大难题。雾霾的出现究其根源是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进行不合理社会生产的结果。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人口涌入城镇,城市的建筑密度加大,形成“熱岛效应”;私家车数量和大型工厂的数量日渐增多,致使噪声污染加重,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排放量大大增加,进而使得全国大多城市都受到雾霾的困扰。此外,城市水污染、滥砍滥伐以及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等诸多环境问题,反映出人类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差异较大
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日益呈现出区域差异化倾向。从地形、气候、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自然条件来看,我国东南地区较西北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降水多、森林和湖泊面积大,故环境自净能力较强。而西北地区,因开发过度,由土地沙化所引发的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从区域产业结构来看,由于各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各地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在我国东南地区,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业是其经济支柱;东北西北等地区则以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为主。重工业使得西北东北地区的空气污染与水污染问题相比东南沿海地区严重。从历史基础和政策倾斜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并大力扶持和开发沿海经济特区,再加上沿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北内陆地区经济落后的格局,继而使得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差距拉大。
(四)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有待完善
完备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能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却在多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首先,环境立法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的环境法多为单行法,各环境法律之间缺乏协调;在立法上偏向于防治环境污染,而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等内容有所忽视。其次,环境监管效率低下。由于“监管主体和职能上的过度分散,使得环境管理体制缺乏较为系统性地调节作用,继而造成生态环境监管的难度增大”[9]。我国环保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够明确,职能重叠,造成推诿扯皮、越俎代庖等问题不断。最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面临一定的困难。由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明显,对于各地区环境要素的量化与比较,以及人口、资源、经济等各项评价指标的测量存在着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方面的困难。
三、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导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马克思生态思想注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类的实践活动要以尊重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在自然环境可承受范围内进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新时期进行美丽中国建设,要科学、准确领悟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出发,推进“美丽中国”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生态消费理念
人的“心灵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价值维度之一,针对当前公民生态意识淡薄的现象,“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将绿色观念转变为绿色行动,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0]。在家庭层面,父母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等良好习惯,使孩子在优良家风熏陶下形成科学的生态环保观念。在学校层面,中小学教育中应增设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论灌输。在高校层面,高校要经常开展学术讲座,组织学生社团定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通过校园宣传栏、网站、广播等途径倡导师生节约资源,绿色出行。在社会层面,要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向公众推广生态知识,进行舆论宣传,鼓励人们参与低碳生活,绿色消费。
(二)倡导绿色发展方式,鼓励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人们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解保军认为:”马克思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意蕴,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题内容,人文关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维度,我们必须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进行重新挖掘与探讨。”[11]“人类的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12]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构建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体系,建设生态型政府。企业要大力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新,引进创新型人才,开发可再生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上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此外,企业要大力改进污水排放和废气处理等系统,使排污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共同改善
马克思生态思想强调的是一种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共生、动态平衡的和谐思想,注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而当前造成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差异,提高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极为关键。政府要从财政和政策两个方面入手,对以重工业和能源矿产工业为主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譬如西北地区,要重点给予资金支持,加大科技投入,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对于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使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协调我国区域环境同步改善。
(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在马克思看来,制度危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科学严谨的生态文明制度能够为当前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13]。针对环境监管机构中存在的各环保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我国环境监管机制的改革。首先应制定环境整体监管法,对于碎片化的环境监管法律规定进行整合,使其更加系统和规范化,以增强监管能力;其次要建立环境监管部门协调机制,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划分,使权责更加明晰,提高环境监管工作效率。最后要加强环境督导工作,对于环保部门的日常工作适时督导检查,实行问责制,将各部门的环境监管政绩纳入考核中,以此优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总而言之,“美丽中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对于如何更好地践行美丽中国梦,需要我们从哲学的高度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成果,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4]。美丽中国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是建设绿水青山的重要方略。因此,要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各项挑战,运用马克思生態思想的前瞻性理论成果,结合我国生态文明现状,从公民个人、社会企业、党和国家的角度出发,对美丽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举措,以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178.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5〕〔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88,306-307.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5.
〔9〕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wemedia.ifeng.com/63325455/wemedia.shtml.
〔10〕黄菲菲.生态整体性视野下我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海南大学,2017.
〔11〕〔14〕叶冬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新解[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03).59.
〔12〕秦书生,胡楠.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分析与实践要求——关于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的思辨[J].环境保护,2018,(05).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4,396.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