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8-02-20吕晓华
●吕晓华
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凝聚13亿人的奋进力量。宣传系统肩负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传播到千家万户的历史重任,举旗帜,聚民心,让全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呢?笔者认为,最佳途径是做好基层理论宣传宣讲工作,打通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当前基层理论宣传宣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7年10月份以来,湖北省荆门市各地各单位广泛深入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可谓声势浩大、轰轰烈烈。但也勿庸讳言,基层理论宣传宣讲依然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一是基层干部不重视。宣传宣讲工作是一项弹性很大的工作,不像经济工作一样有刚性指标。部分基层干部对理论宣传宣讲工作政治站位不高,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干部错误地认为,理论宣传宣讲不能立马产生现实性经济效益,不能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人民群众的眼前问题和实际问题,他们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片面地认为,现在群众通过新媒体可以实时了解上级的动态精神,面对面的理论宣传宣讲形式有些落后了,在落实宣讲工作时也就容易出现重形式轻内容、重宣讲轻效果、重一时轻长远的现象。
二是宣讲队伍不会讲。基层理论宣讲人才匮乏是个普遍现象。在荆门宣讲队伍中,市、县两级党校教师是主力队员,但在乡镇这一级,党校均已撤编。从目前来看,乡镇农村的宣讲员大都是由部分机关干部组成,这些宣讲员大多半路出家,宣讲的专业化水准不高,加之没有经过理论培训,导致这个宣讲主体力量薄弱,基层群众也不爱听。特别是真正弄懂弄通思想理论的乡镇宣讲骨干很少,乡镇宣讲员进村宣讲时怕讲偏、怕讲错,只好按部就班地读一遍宣讲提纲,照本宣科、千篇一律,不会阐释、不接地气,很难保证宣讲效果。
三是表达形式不灵活。宣传宣讲是一门艺术。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丰富的载体和灵活的表达形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荆门市近一年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来看,媒体宣讲方面,用身边新闻、用荆门故事解读新思想的贴近性不够,传统媒体宣讲与新媒体宣讲融合的力度不大;面对面宣讲方面,语言不接地气,互动不够充分,释疑解惑不解渴;文艺宣讲方面,通过戏曲、快板、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文艺作品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精品力作稀缺;理论阐释方面,“普通话”太多,结合荆门实际的“地方口音”太少,吸引力不足。
四是网络宣讲不凸显。现在的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年群体是“手机控”,他们几乎完全生活在网络主导眼球的语境下,党的创新理论必须用好“两微一端”,实现多维度的理论宣传宣讲,抢占制高点、争夺主动权。荆门市很多地方和单位都建有“两微一端”,这是适应新时代宣传新思想的重要载体,但这些力量比较分散,在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上没有形成基层阵地与全媒体矩阵互动互补、新老载体联动结合局面。
五是宣讲对象不聚焦。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很严重,村里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基本上出去打工了,进村宣讲时就只能针对在家的村干部和留守老人,难以做到全覆盖。农村“空心化”现象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理论宣传宣讲出现重干部轻农民、重城镇机关轻乡村基层的倾向,使党的创新理论难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不用说在基层开花结果。
六是宣讲活动不持久。党的创新理论博大精深,不是一两天就能讲透学透的;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但由于基层党组织工作多,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常常是运动式、一阵风,上面安排了就抓一阵,没有安排就停一停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抓实基层理论宣传宣讲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基层理论宣传宣讲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做实理论宣传宣讲工作的考核,解决“讲不讲”的问题。宣传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理论宣传宣讲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必须有强硬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阵地保障。从组织上来说,就是要纳入党组织的议事日程,领导重视,亲自督办,大会小会都强调。从制度上来说,就是要把理论宣传宣讲纳入政绩考核,硬账硬结,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从阵地上来说,可以尝试要求村庄、社区按照“五个一”标准(即一个固定教学场所、一块理论宣传栏、一本通俗辅导读物、一名骨干宣讲员、一套多媒体设备)配齐相关人员和设施。
二是加强理论宣传宣讲人才队伍建设,解决“谁来讲”的问题。无论是面对面的理论宣传宣讲,还是媒体宣传宣讲、文艺宣传宣讲,宣传员宣讲员队伍建设都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要明确党组织书记是第一宣讲员。结合基层党建工作,按照“支部建到哪里,理论宣传宣讲就要跟到哪里”的要求,明确党组织书记承担本区域本单位第一宣讲员职责,带头做好理论宣传宣讲工作。要培育一批兼职的宣讲员队伍。在农村社区,把那些对党忠诚、热心公益、扎根群众、品德高尚、阅历丰富、口才较好的党员干部、退休教师、文艺工作者、志愿者选拔出来,作为兼职的宣讲员队伍进行培养。要对宣讲员开展辅导培训。市、县两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本级党校、社科联的师资力量,每年围绕重大宣讲主题举办培训班,对基层理论宣讲员进行理论知识、宣讲方法、语言技巧等方面的辅导;将优秀宣讲课件汇编成册供基层宣讲员学习参考;举办研讨沙龙,组织宣讲员分享宣讲技巧、心得。通过系列辅导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宣讲员宣讲水平。
三是开发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宣讲模式,解决“怎么讲”的问题。要善于发挥中央党校等权威部门优质课件的宣讲作用。中央党校是党中央开展党的理论宣传宣讲的重要阵地,教师的宣讲水平都很高。我们要善于把这些教师开展宣传宣讲的录像为我所用,组织基层群众集中收看,解决我们基层理论宣传宣讲力量不足的问题。要丰富宣传宣讲形式。大规模的报告会宣传宣讲是必须的,但这更适合机关干部职工,对基层村民、居民而言,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还是随湾就户的百姓宣讲。在田间地头、村庄社区、车间厂房,解答老百姓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把一个个小问题讲清讲明讲透,用小环境说明大形势,用身边事说明大政策,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要用接地气的语言增强宣传宣讲工作的吸引力。只有承接了地气,宣传宣讲才会更有底气。宣传宣讲活动就是要运用“大白话”“本地话”,变“单一教育”为“生动说唱”,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有所感、有所思;还可以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讲台让给群众,让群众在拉家常、讲故事、谈政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众化宣传宣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居。对不同群体开展分众化宣传宣讲,更能引起共鸣,更具有针对性。要善于发挥工会、妇联、团委、工商联、老干局等机构的作用,在分众化宣传宣讲中深耕基层。要用全媒体宣传宣讲扩大受众覆盖面,针对人们的不同媒介爱好,全媒体开办宣传宣讲专栏,最大范围地影响受众。
总之,将党的创新理论播种人民心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广大理论宣传宣讲工作者必须增强脚力、脑力、眼力和笔力,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才能让理论宣传宣讲切实打动人心、洗涤心灵,才能聚合磅礴伟力、推动新时代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