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的三个基本问题解析

2018-02-20苏兆阳

学习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招商引资招商营商

●苏兆阳

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各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大。但是,实际效果不尽相同,呈现出“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有关地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利弊问题的议论日渐增多,本文以一个招商工作者的视角,对地方政府应不应该主导招商引资、主导什么及如何主导三个基本问题进行解析。

一、地方政府应不应该主导招商引资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差异,其招商引资成效有天壤之别。某些地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工作不给力或乱给力,以致乱象频发。于是,有人提出政府应当退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导权交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任由市场自行发挥调节作用,地方政府应当与市场划清边界,只要做好公共服务、优化投资环境、维护市场秩序等工作就行了。这些论点的主要依据源于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理论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市场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中理想的市场竞争状态,其结果符合帕累托最优,但这种理想化市场结构在现实社会之中是不存在的。

市场是利益的交易,市场能够自行运作良好的前提是交易双方信息对称。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市场条件下,拥有信息的一方占据着交易的主导地位,在实际的交易中取得更多的利益。但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易,一般不会持续太久,交易的另一方容易因积怨而发难,从而引起交易双方的激烈冲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市场就会陷入无序、混乱的局面,并导致社会动荡。

无政府主导的市场是无序、狂野的市场。如果没有 19世纪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以政府的名义起诉并最终拆解独霸美国市场的托拉斯大鳄,就不会有20世纪初美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正因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才挽救了跌入危机深渊中的美国社会经济。同样,没有强有力的政府主导,今天的中国如何能够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环境中一枝独秀。

地区招商引资同样是一种市场交易,这种交易关涉到地区市场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就不能保障地区经济、人民生活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地区招商引资应由、也必须由政府主导。

二、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应主导什么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主导什么,是直接影响招商引资成效的关键性因素。一些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聚焦在三件事情上:一是制定地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二是确定招商引资年度计划总目标;三是分解年度计划总目标到各下属单位并考核落实情况。在各地区争先恐后招商引资的环境下,这种单纯依靠政策洼地的做法将导致下属各单位招商引资乏力、难以为继。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只有不断地向上要政策、要资源,政策洼地一步步沦落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尴尬境地,致使招商引资工作陷入极其被动的困境。这种做法既耗散了有限的资源,也丧失了招商引资的主导权。

现在地方政府虽然已经意识到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也早已付诸行动,但大多数地方政府负责人只注重吸引外部投资的环境建设,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都集中用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优惠政策的制定、配套服务的完善等方面,却忽视了内部营商软环境的完善和优化。其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仍然按原有的条块分割方式行政,在该地区从事企业经营活动举步维艰的问题没有改善,从而导致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即便是在政府直接干预下勉强落地,也达不到预期的产能,被人们戏称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两败俱伤”,而且使政府的信誉严重受损,令投资者望而却步。真正的投资者所看重的并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楼台亭阁,而是在这个地区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条件是否宽松,即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政策法规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相对于其他地区是否较低。所以,地方政府要内外兼修,修内更要重于修外。

时下,各地方政府组团招商、会展招商蔚然成风,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政府及招商部门未能真正尽职尽责,没有自觉承担起该地区招商大使、形象代言人的职责。因非职责所系,也就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投入更多的精力。实际上,政府组团外出招商、推销本地区产品和服务早已是国际惯例了,相较于所辖地区的企业自行引资或各种名目的委托代理人招商,地区政府是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影响力与传播力的高可信度型代言人,成功的几率和效率都要高出很多。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不仅要致力于优化地区投资营商环境,还要强化责任担当、身体力行,才能推动地区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地方政府应如何主导招商引资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规划和政府行政改革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规划适合本地区特色的蓝图。投资营商环境的好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是合适的,就是好的。许多大城市中的企业、高校纷纷搬迁至城市的远郊或邻近的县镇,对这种“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发展趋势,地方政府要重视、要思考。任何好的、行之有效的规划只能来源于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各级地方政府务必亲力亲为组织、实施、督导和评审。评审不能仅限于几个专家,要让当地的民众参与进去。让民众参与,能争取支持、达成共识,以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二是推进改革与调整,建立法制化、便利化的投资营商环境。改革与调整的目标是使政府的行政工作能够充分、高效地满足投资营商环境的实际需要,建设法治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秩序保障、机会均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三是立足于改善民生,营造宜居的乐园。众所周知,投资营商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不仅仅是那些专门为招商引资修建的配套设施,它更应该是生活居住的环境。投资者和营商者都是人,是人都要吃喝拉撒住、都要养儿育女、都会有生老病死。良好便利的生活居住环境不仅留得住人,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硬环境建设应当立足于改善民生,营造有特色的宜居乐园。

承担地区招商大使、形象代言人的职责,对于地方政府是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解决好了,困扰招商引资实务工作已久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过去的一些方法,也包括近一段时间出现的中介招商、招募招商大使等方法,其实质都一样,就是把招商引资的主动权让渡出去,交给了委托代理人。其结果,一方面致使地区招商局成了徒有虚名的招商引资活动接待处,也就是做些迎来送往、陪同考察、上报数据、撰写报告的事,招商局应有的功能并未得到有效的运用。另一方面这些方法费用高、效率低,存在较大的风险。在当今开放的互联网时代,去掉中间商即可实现交易双方利益最大化,这是小商小贩都知道的现代经营之道。投资者不是追星族,他们是追利族。投资者不仅逐利,还在意投资的安全性,更在意利润的最大化和可持续性。地方政府要承担起地区招商大使、形象代言人的职责,这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给予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地方政府只有在内外重大活动中不失时机的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宣导地方产品的活动,才能“让世界了解地方,使地方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招商引资招商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招商合作
园区项目招商
持续加持自由流,招商华软又添科技“神器”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都什么年代了还招商引资
从招商引资、选资到引才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