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印太”时代印日关系的发展
2018-02-20宋海洋
宋海洋
内容提要:“印太”概念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全球经济和政治重心不断转移的趋势。“印太”概念的兴起,对印度而言,既是印度崛起的反映也是印度东向政策的成果,印度将借机东进太平洋,强化印日关系;对日本而言,可以借机进军印度洋,扩大日本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联印制华。“印太”时代的来临,为印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者认为中国应密切关注印日关系动向,警惕其对华不利的一面。
一、“印太”构想的产生及其战略意涵
“印太”构想(或称“印太”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演进过程,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迁,它被赋予了崭新的地缘政治内涵,对区域内大国、尤其是印度和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印—太”(Indo-Pacific)也被称为“印—亚—太”(Indo-Asia-Pacific)或“印—太亚”(Indo-Pacific Asia),原本是个地理概念,囊括从印度洋到太平洋中部的广阔热带水域,这一水域因丰富的海洋生物和鱼类资源而成为生态学、气象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汪戎主编:《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20页。
“印—太”范畴是亚洲两大次区域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的结果,这种联系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佛教创立后,从印度传播到东亚就是南亚和东亚联系的见证。15世纪初,郑和率领的船队在印度洋进行了多次航行。在郑和之后,欧洲冒险家看到了航海的价值,开始到访印度洋地区,其后,欧洲贸易公司、探险家纷至沓来;英印政府时期向东通过新加坡到达中国和澳大利亚、向西到达非洲和苏伊士。
“印太”构想20世纪初随着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开始流行。美国海权理论家阿尔弗雷德·泰勒·马汉和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均将亚洲视为一个统一体,以“印太”定义亚洲的思维进一步盛行。20世纪20年代,德国地缘政治学者卡尔·豪斯霍弗尔提出“印太地区/空间”概念,*Ernst Haushofer,A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of Major Karl Ernst Haushofer's Geopolitics of the Pacific Ocean,tr.Lewis Tambs and Ernst Brehm,Lampeter:Edwin Mellor,2002, p.141.表明了当时德国的侵略扩张野心。60年代,澳大利亚学者开始使用“印太盆地”概念。*夏立平:《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双重视角下的美国“印太战略”》,《美国研究》2015年第2期。60年代末开始,“亚太”主宰亚洲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与大洋洲和美洲的区域。随着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建立,亚太地区在80年代末期范围扩展到包括东亚国家和澳大利亚,加上美国、加拿大和部分拉美国家。然而90年代成立的东盟地区论坛(ARF)和21世纪初成立的东亚峰会(EAS)使“亚太”概念已不能包容众多参会国。与此同时,由于印度作为强大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兴起及其超越南亚的利益和影响,东亚国家和印度洋地区经济强国间的联系日益增强,导致“亚太”概念急需“扩容”和“延伸”。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战略重心的东移、印度和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亚太战略的推进,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联系日益增强,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呈现战略整合为一的趋势。从华盛顿到新德里、堪培拉到雅加达,官方和学界都在使用这个词汇。2007年,印度学者古佩特·库拉纳用“印太”概念界定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内的海域以及亚洲、东非在内的沿岸国家。*张力:《“印太”构想对亚太地区多边格局的影响》,《南亚研究季刊》2013年第4期。2013年,拉贾·莫汉指出:“印太地区正以一个可辨识的地缘政治实体的身份出现,连接两个大洋,并将亚洲内陆地区与中国和印度整合到一起。”*〔印〕拉贾·莫汉:《中印海洋大战略》,朱宪超、张玉梅,译,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4年,第183页。但让“印太”概念真正火起来的推手是美国,美国从政界到学界,均向国际社会大力宣传和推动这个概念。2010年10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演讲中公开使用“印太”概念;同年美国学者奥斯林将“印太”定义为:“从西伯利亚以南、经过日本、朝鲜半岛、中国、东南亚、大洋洲的陆地及海洋直到印度的一个环线。”*Michael Auslin,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Commons:Toward a Regional Strategy,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December,2010.p.7.2011年11月,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学者联合发表《共同的目标与趋同的利益:美澳印在印太地区的合作计划》的研究报告,这成为“印太”概念被三国学界普遍认可的标志。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是“印-亚-太”概念的重要支持者并频繁使用这一概念,认为“印—亚—太”对美国未来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地区。*Jim Garamone,Indo-Asia-Pacific Region Remains"Most Consequential"to America,PACOM Chief Says,The Defense,Nov.15,2016,https://www.defense.gov/News/Article/Article/1004839/indo-asia-pacific-region-remains-most-consequential-to-america-pacom-chief-says/ (访问时间: 2017年11月2日)。特朗普政府尤其强调“印太”。2017年10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演讲中19次提到“印太”。他说:“‘印太’包括整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及其围绕这一地区的国家,将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一部分;世界的重心正在转移到‘印太’的核心地区。”*The U.S.State Department,Remarks on"Defin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India for the Next Century",October 18,2017 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remarks/2017/10/274913.htm(访问时间: 2017年10月28日)。11月,特朗普在12天的亚太之旅中多次使用“印太”概念。由于美国在相当程度上主导国际话语权,随着美国的大力倡导,“印太”概念愈益流行和时髦。
(一)“印太”构想反映了世界战略重心东移
近代以来,大西洋两岸的西方是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重心,主导着国际事务的发展。20世纪中期以来,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逐渐繁荣,传统的大西洋战略重心地位逐渐下降,全球重心逐渐从大西洋向亚太地区转移。在此背景下,先是“亚太”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迅速发展。*陈峰君:《亚太概念辨析》,《当代亚太》1999年第7期。“印太”概念也是在类似的背景下形成:一方面,亚太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欧美经济下滑、发展前景黯淡的背景下,亚太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剂和发动机;另一方面,以印度为代表的印度洋沿岸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此后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使全球力量格局呈“东升西降”态势,以中、印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崛起使国际战略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目前,印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全球消费品的主要生产地。“印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地区总人口约30亿,有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30个国家中有5个是世界上20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地区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二。*Marty Natalegawa,An Indonesian Perspective on the Indo-Pacific,The Jakarta Post,May 20,2013.http://www.thejakartapost.com/news/2013/05/20/an-indonesian-perspective-indo-pacific.html(访问时间: 2017年11月2日)。众多国际经济权威机构对印太地区的发展前景看好。亚洲开发银行(ADB)的《亚洲2050报告》描述了亚洲世纪的来临:亚洲GDP占全球的比重2030年将达到39.9%,在2050年达到52.3%;2050年中国和印度的GDP分别为68万亿美元和53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分别达到20%和16%。*〔加〕阿米塔·阿查亚:《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袁正清、肖莹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3页。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预测,到2050年中、日、印三国GDP合计将增加到美国GDP的两倍,是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4国总和的4倍。*Joshua H.Ho,The Security Of Sea Lanes In Southeast Asia,Asian Survey,Vol.46,No.4 (July/August 2006),p.559.可以看出,未来的世界经济基本上是新兴市场国家主导,而不是传统的G8或G7;到2050年只剩美国和日本还会在新的G7中,而新兴市场国家大多位于印太地区。
(二)“印太”构想反映了海洋事务,特别是印度洋战略意义的上升
受亚洲经济崛起的驱动,印度洋正超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成为世界最繁忙、最具战略意义的贸易走廊。世界主要大国和力量中心,不管是从地缘战略考量、还是从地缘经济出发,无不关注印度洋。罗伯特·卡普兰指出:“一份印度洋地图就能勾勒出21世纪大国政治的轮廓。”*Robert D.Kaplan,Center Stag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owers Play in the Indian Ocean,Foreign Affairs,Vol.88,No.2,March /April 2009, pp.16-32.从一定意义上说,印度洋是世界海权的中心,*张文木:《印度洋是世界海权体系的中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10期。是欧洲和亚洲之间海路的必经之地。印度洋的战略价值越来越突出,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是全球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一般而言,海上通道的地理位置越优越、人类活动对其依赖程度就越深,其战略价值便不断提升,海洋强国在此聚集和碰撞的几率也随之增大。进入21世纪以来,索马里亚丁湾海域和南海马六甲地区日趋猖獗的海盗、伊朗核危机使世界聚焦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问题凸显。鉴于印度洋的战略重要性,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挺进印度洋,加大了对印度洋的关注度。
(三)“印太”构想反映了新的世界战略体系的形成
在传统观念中,“太平洋和印度洋被视为各自独立的世界,但新的发展开始激发一种更为整体的视角”,太平洋与印度洋被看作战略整体,而不是两个区域。作为地缘战略概念,“印太”代表着一个战略体系。2013年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指出:一个新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弧(Strategic Arc)开始出现,印度洋正越来越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宋德星:《印度海洋战略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年,第291页。作为地缘政治概念,“印太”主要是指扩大的“亚太”。传统上,“亚太”主要指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不包括南亚、中亚和西亚。“印太”将“亚太”所不具备的两个主题,即印度洋和印度包含进来,从而打破了20世纪后期将东亚和南亚作为单独的战略单元的观点,而且它强调海洋是商业和竞争的主要渠道。实际上,“印太”的出现意味着人们意识到21世纪以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在能源、经济和安全领域联系的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战略体系,有一些明确的组织原则。
二、印度的“印太”认知及其特点
“印太”概念的来临对印度而言简直是天赐良机,印度官方和学界积极欢迎和推崇“印太”概念。因为对印度来说,“印太”概念相比“亚太”更能突出印度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印度对“亚太”概念将印度排除在外是不满的。印度海军前参谋长普拉卡什直言不讳地说:“我不太确定亚太这个术语的起源,但我相信这个词包括美国是完全正确的。但作为印度人,每当听到这个词时,就感到一种被排斥的感觉,因为它似乎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它终止于马六甲海峡,但在马六甲海峡以西还有一个完整的世界。”*Gurpreet S.Khurana,The"Indo-Pacific"Concept:Retrospect and Prospect,02 February 2017,http://www.maritimeindia.org/(访问时间:2017年10月30日)。“印太”一词正式将印度纳入完整、统一的大亚太体系中,对印度来说,拓展了其活动空间和舞台,印度可以名正言顺地走出南亚,参与印太地区事务,实现全球大国梦想。
印度政界首次使用“印太”概念是在辛格政府时期。2012年12月,总理辛格在演讲中指出:“一个稳定、安全、繁荣的‘印太’地区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与繁荣至关重要”*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India,PM's Opening Statement at Plenary Session of India-ASEAN Commemorative Summit,December 20,2012,New Delhi,http: //www.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访问时间:2017年9月27日)。。2013年5月,辛格在东京日印协会的演讲中再次使用“印太”一词:“‘印太’地区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化,其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The Japan-India Association,Prime Minister's address to Japan-India Association,May 28,2013,http://www.japan-india.com/english/news/view/134(访问时间:2017年11月21日)。。从辛格的两次发言中可以看出,印度对地区态势的变化有了新的洞察,印度官方正式确认对“印太”概念的支持。莫迪也是“印太”概念的推崇者,2014年11月,新任总理莫迪在东盟峰会上宣布将“东望政策”升级为“东进政策”,拉开了印度“印太”战略构想的序幕。莫迪将其写入和多国的外交声明中:2015年美印两国签署《关于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联合战略愿景》,将印度洋和太平洋看作统一的整体;2016年11月,印日两国发布联合声明指出,“印太”地区是世界繁荣的关键驱动力。“印太”概念的出现和流行为印度在东亚包括南中国海和西太平洋的战略行动提供了进一步的合法性,为发展更强有力的印日关系提供了依据。总体来说,印度的“印太”认知呈现以下特点:
(1)突出印度的战略价值。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的崛起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客观而言,“印太”概念的出现就是对印度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确认。斯里纳特·拉加万认为,使用“印太”这一术语说明印度在全球经济中的力量和作用正在被认可;随着印度努力实现海军现代化,如今印度已经拥有能够提供安全保障的海军力量。*Rajiv K Bhatia & Vijay Sakhuja,The Indo-Pacific:Political and Strategic Perspectives,Institute of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http://www.ipcs.org/pdf_file/issue/SR162-BookReview-IndoPacific.pdf.p4-5.(访问时间:2017年10月30日)。随着印度综合国力的增强、特别是“东进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印度战略空间超越传统的印度洋地区向大东亚地区延伸,推进其“印太”战略构想的实施。印度对“印太”的推崇表明印度意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突出了印度洋的战略价值。“印太”时代的来临,预示着印度洋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舞台,印度将利用地处印度洋核心的战略地理位置,抓紧扩大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印度相信由于坐拥印度洋地利之便,在“印太”时代印度可以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印度的战略家也普遍认为印度应该在印度洋发挥领导性海洋强国的作用。按照印度学者的逻辑,根据“印太”一词,印度在该地区对国家利益的追求正当化,印度应据此制定政策。拉贾·莫汉认为,现在印度经济的大约一半与全球市场相关,印度的海洋扩张是合乎逻辑的、不可逾越的;印度从未像现在一样依赖海上安全;如果有莫迪主义(Modi Doctrine)的话,就是追求战略影响力——通过不断增长的海洋导向塑造印太地区的权力平衡。*Patrick M.Cronin and Darshana M.Baruah,The Modi Doctrine for the Indo-Pacific Maritime Region,The Diplomat,December 02,2014,https://thediplomat.com/2014/12/the-modi-doctrine-for-the-indo-pacific-maritime-region/ (访问时间:2017年11月7日)。从莫汉的观点不难看出,“印太”时代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印度洋时代”,印度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有利于印度发展海军、扩大海权。
(3)可以让印度获取更多的经济机遇。印度基础设施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预计未来10年印度需要的基建投资高达1.7万亿~2.2万亿美元。印度通过实施“东进”政策扩展了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使印度与亚太地区紧密连起来,以便在印太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前总理拉奥指出亚太是印度进入全球市场的跳板。*Christophe Jaffrelot,India's Look East Policy:an Asianist Strategy in Perspective,India Review,Vol.2,No.2,2010,p.46.在“印太”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印度先后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签订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印度和东盟签署了有关服务和投资的自由贸易协定、协议,并于2005年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印度还力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努力敲开APEC之门,一旦印度加入APEC,将为印度经济注入新动力,并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
印度的这些举措足以显示印度拥抱“印太”概念背后的经济逻辑。自印度实施东向政策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印度与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以及战略联系日益密切,印度也因此被接纳为“亚太”国家,成为无可置疑的亚太力量。值得关注的是,印度融入亚太经济圈的举动受到日本的大力支持。*David Scott,Strategic Imperatives of India as an Emerging Player in Pacific Asia,International Studies,Vol.44,No.2,2007,p.135.日本作为亚洲强国也是印度“东进”外交的主要目标,印度认为可以借此机遇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全面提升印度的经济实力。
三、日本的“印太”认知及其特点
早在2007年8月安倍在印度国会发表《两洋交汇》的演讲中就指出:“太平洋与印度洋正日益连接起来成为自由与繁荣之海,一个打破地理界限的‘大亚洲’(broader Asia)正在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呈现出来。”*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Confluence of the Two Seas,Speech by H.E.Mr.Shinzo Abe,Prime Minister of Japan at the Parliament of the Republic of India,August 22,2007,http://www.mofa.go.jp/region/asia-paci/pmv0708/speech-2.html(访问时间:2017年11月7日)。此处所讲的“大亚洲”已经具备“印太”的战略意涵。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当选日本首相,在其极力推动下,“印太”构想在安倍的外交战略中愈发清晰。总体来说,日本的“印太”构想有以下特点:
(1)强调对海洋事务的重视。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对外经济依存度很高。据统计日本每年进出口货物达到8亿多吨,海运量占世界海运总量的20%左右。*李兵:《日本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探析》,《日本学刊》2006年第1期。日本认为“印太”是两洋交汇之地,作为海洋通道与海洋疆域的战略意义日益提升。作为海洋国家,日本正大力推进国家海洋战略,通过海洋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因此日本十分重视对海上交通线(SLOC)的保护。印度洋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航线,还拥有包括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在内的世界商业航行通道;1/3以上的海路原油运输要经过曼德海峡,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有1/2以上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也使印度洋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上运输航线。*〔美〕罗伯特·D.卡普兰:《季风: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吴兆礼、毛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页。一直以来,从波斯湾经过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直至南中国海的石油航线被日本视为“海上贸易生命线”,这条航线对日本经济发展生死攸关。由于日本国内资源十分贫乏,尤其是超过4/5的油气能源依赖从中东国家进口。日本92%的石油进口来自西亚和非洲,因此,印度洋的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对于日本而言至关重要。发展日印关系可以有效确保印度洋航线的安全。
(2)突出印度的作用。长期以来,发展和印度的关系与日本战略思想中追求的“泛亚主义”学派是一致的。*David Brewster, The Indi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hip:An Enduring Security Partnership?Asian Security,Vol.6.No.4,13 May 2010,p.102.这种思想至今在日本有深远的影响力,对发展印日关系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当今日本提出的所谓“印太战略”中,印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学者竹中千春指出,安倍看重印度源于多重原因:其一,安倍通过让印度变为日本可靠的战略伙伴、特别是在遏制中国方面,可以强化日本的安全;其二,安倍认为印度是促进日本经济增长最有希望的伙伴,“安倍经济学”和“莫迪经济学”可以实现对接;其三,安倍相信印度在日本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古老的佛教历史和从南亚传来的文化之外,在现代,两国也有友好交往。*Takenaka Chiharu,A Japanese Perspective:The India-Japan Special Global Partnership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Asian Forum,February 10,2015.http://www.theasanforum.org/a-japanese-perspective-3/ (访问时间:2017年11月7日)。不难看出,日本对印度有政治、经济等多重战略考量。安倍为了拉拢印度,可谓是不遗余力地渲染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威胁,刺激印度十分敏感的神经,以论证印日合作才能主导印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3)战略目标是围堵中国。日本认为,“印太”概念的兴起本身包含了亚洲各国警惕中国崛起、制衡中国的背景。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中国GDP几乎是日本的2倍,制衡中国似乎成为日本外交最重大的课题。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制衡中国,日本在强化日美同盟、积极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同时,大打“价值观牌”,利用价值观外交构筑围堵中国的“海洋民主国家”联盟,印度是日本理想的合作伙伴。2012年12月,安倍提出,日本应与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民主国家联合,组成“民主安全菱形”安保体系抗衡中国。此时安倍已经推动从“印太”构想转变为“印太战略”。日本学界也为“印太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2013年,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的报告指出,一个新的“印太安全保障综合体”正在崛起。*李薇:《日本研究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73页。日本学者寺田贵指出,“印太”是一个亚洲区域概念,将允许日本重新绘制东亚的地缘政治地图,以囊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作为抗衡中国的力量。*Terada,Takashi,The Origins of ASEAN+6 and Japan's Initiatives:China's Rise and the Agent-Structure Analysis,The Pacific Review,Vol.23,No.1,2010,pp.71-92.寺田贵所说的“印太”正是安倍此前倡导的“大亚洲”,二者矛头指向都是中国。不难看出,日本认为“印太”概念的出现为日本的外交战略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日本可以联合“志同道合”的国家在地区“大施拳脚”。
四、“印太”构想下的印日关系发展前景
印度和日本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大力推动“印太”概念,在印日的官方对话中,其中心主题之一是“如何发展印太概念”*David Scott,India and the Allure of the"Indo-Pacific",International Studies,Vol.49,No.3&4,2012,p.173.。随着“印太”时代的来临,印日作为“印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均有意愿参与印太地区事务,发展经济;在战略上相互借重,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维持亚太地区的战略均势,牵制和制衡中国。在“印太”时代,印日之间的战略利益交织会越来越多,两国之间的合作领域也将日益扩展,合作力度不断增强。“印太”时代的印日关系必将向深度和广度方向拓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印日经济关系将进一步强化,共同参与构建“印太经济走廊”
印度将加大“东进政策”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参与印太地区经济事务,强化和日本的合作。对于印度而言,要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融入印太经济体系是必然的选择。印度学者指出:“在印太时代,对于一个梦想成为印太地区主要国家的目标而言,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印度必须积极与印太的友好国家接触。”*Rakshit Mohan,Aditya Menon & Vineet John,Reimagining India's Strategy in the Indo-Pacific in Context of China's Rise,Chennai Centre for China Studies,March 22,2017,http://www.c3sindia.org/archives/reimagining-indias-strategy-in-the-indo-pacific-in-context-of-chinas-rise-by-rakshit-mohan-aditya-menon-vineet-john/ (访问时间:2017年11月10日)。鉴于印日经济上存在的巨大互补性和双方的政策驱动,印日强化经济关系具有必然性,日本将在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印度制造”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未来,推行“东进政策”的莫迪政府不但会加强与日本的联系,也会深度介入东亚经济事务,分享东亚经济增长的红利。对于日本而言,发展和印度的经济关系符合日本未来的国家战略目标。在2015年12月印日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列出了19条“投资未来”的举措,包括基础设施、高科技、能源、交通、教育、人员交流等诸多领域。*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Japan and India Vision 2025 Special Strategic and Global Partnership,December 12,2015,http://www.mofa.go.jp/s_sa/sw/in/page3e_000432.html(访问时间:2017年10月9日)。日本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印度加入地区经济合作机制,印度加入APEC将是早晚的事。与此同时,日本的影响将扩展到印度洋地区,将进一步在各领域与印度携手。“印日伙伴关系,应该推动新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时代,印太地区成为全球繁荣的中心;太平洋和印度洋开始连接起来,成为自由与繁荣的海洋。”*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Policy Speech by Foreign Minister Fumio Kishida,Special Partnership for the Era of the Indo-Pacific,January 18, 2015, http://www.mofa.go.jp/s_sa/sw/in/page3e_000291.html(访问时间:2017年10月9日)。此外,2013年美国倡导的“印太经济走廊”将为印日经济合作提供巨大的机遇,两国将在美国的主导下,进一步强化合作。
(二)印日政治协调将进一步强化,实现印度的“东进政策”与日本的“自由和开放的印太战略”对接
印度建国以来对其身份的定位发生了多次变迁:早期定位为“亚洲国家”;冷战结束后,印度将自身定位为亚太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继续强调其亚太属性,印度对其身份的重新界定意味着印度将加大实施“东进政策”的力度。2016年8月,安倍正式提出“自由和开放的印太战略”,宣称将把亚洲到非洲这一带建设成为发展与繁荣的大动脉,促进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非洲的交汇。这一战略是对“两洋交汇”思想的发展和演化,“印太战略”已经成为安倍政府极力推崇的外交概念。在同年9月召开的东盟峰会上,安倍再次向莫迪说明了“印太战略”,并称在亚洲和非洲大陆间的印度“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希望日印紧密携手,推动这一构想的具体化。2016年11月和2017年9月印日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都强调要实现将印度的“东进政策”与日本的“印太战略”对接。可以判断,未来印日两国在外交上将发出一致的声音、在战略上将相互配合,政策协调力度加大,联合介入地区事务,人们将看到更多印日合作推出的举措。
(三)印日将进一步强化双边和多边军事合作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与日本的安全互动越来越频繁,日本也加大了对印度军事上东进的支持力度,未来印日安全和军事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印日视彼此为“印太”地区的天然安全伙伴,安全合作由此成为印日磋商合作的主要议题之一。印度认为,在中国崛起、美国相对衰落的背景下,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的关系有利于印度发挥自身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印日正在积极推动建立“印太军事倡议”或者“印太安全组织”(Indo-Pacific Treaty Organisation,IPTO)。拟议中的印太安全组织(IPTO)的组建应由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带头,联合印太地区一批志同道合的国家,韩国、越南、印尼和菲律宾是IPTO的候选者,缅甸、孟加拉和阿富汗是IPTO的潜在成员,以抵制中国潜在的威胁。*Subhash Kapila,Indo Pacific Treaty Organisation Emerges Asia Security Imperative in end-2017,South Asia Analysis Group,Dec 5,2017,http://www.southasiaanalysis.org/node/2234.日本拉拢印度构筑“印太”区域海洋安全合作联盟,企图将日本的国际影响力扩展至更加广阔的“印太”海域,这对于要应对所谓中国“珍珠链战略”的印度来说,可谓是正中下怀。印日不断强化的军事合作,正是两国“南下”与“东进”战略对接的重要方式。可以预测,“印太”时代的印日安全合作将达到新高度。
(四)印日将扩展各自的海洋活动空间,强化海洋事务合作
海上交通线可谓是海洋贸易中最重要的海上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脐带”和区域经济健康的“动脉”。*Sakhuja,Vijay,Indian Ocean and the Safety of Sea Lines of Communication,Strategic Analysis,Vol.25,No.5,2001,p.689.印度与日本的出口和进口都依赖海上交通要道,海洋与两国的经济安全紧密相连。因此,印度和日本对维护海上交通线安全有强烈的意愿。两国海洋事务合作的另一重要动力在于应对中国日益增加的海洋活动。长期以来,印度将印度洋视为其后花园,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印度洋及其周边海域,中国成了印度战略规划者关心的首要问题。一位学者危言耸听地写道:“印度的海上交通线显然受到中国人的控制,他们呼吁将印度的力量投入太平洋,以匹敌中国在印度洋不断增长的存在。”*Yoshihara,Toshi,and James R.Holmes,Red Star over the Pacific:China's Rise and the Challenge to U.S.Maritime Strategy,Annapolis,MD:Naval Institute Press,2010,p.15.日本同样对中国海洋大国的雄心忧心忡忡。根据日本的评估,中国海洋战略的第一阶段是强化在钓鱼岛附近的海军存在;第二阶段(2010~2020年)将寻求控制第二岛链之内的水域,包括小笠原群岛、关岛和印度尼西亚;第三阶段(2020~2040年)中国将终结美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导地位。*Shamshad Ahmad Khan,Changing Dynamics of India-Japan Relations:Buddhism to Special Strategic artnership,New Delhi,Pentagon Press,2017, pp.88-89.为了打破中国未来可能的海洋霸权,日本也需要印度的帮助。
“印太”时代的来临有利于印度实现其“太平洋抱负”。印度认为,印度要想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必须走出相对封闭的南亚、走向太平洋,增大在东亚的存在,才可能取得世界性大国地位,而日本作为西太平洋地区的老牌经济和军事强国是印度可以借助的力量。此外,印度为了成为世界海洋强国,需要集中力量增加建造船舶的能力以及加大海洋基础设施的发展,以促进其出口和进口的增长;日本可以成为印度的宝贵合作伙伴,不仅可以帮助印度提升造船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印度升级港口设施。*Ramanand Garge,The India-Japan Strategic Partnership:Evolving Synergy in the Indo-Pacific,Australian Journal of Maritime & Ocean Affairs,Vol.8,No.3,p.261.
日本在地缘政治上将自身定位为海洋国家,主张以此为基础构建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日本同样会抓住机遇进军印度洋,扩大在印度洋的影响力。有多重因素直接影响日本的印度洋战略:日本特别关注印度洋上重要的地缘战略通道,如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印太”概念的生成正使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成为一个无缝连接的战略区,这将直接影响日本对于印度洋地理空间的认知逻辑。*宋德星:《印度海洋战略研究》,第319页。二战时,日军一度染指印度洋,占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构筑起帝国“南部资源产地”的战略屏障。冷战结束后,日本自卫队逐步将战略重心由东北转向东南、西南方向,并将作战海域扩大到包括南沙、马六甲海峡乃至中东和印度洋地区。2001年11月,日本打着反恐的旗号派遣自卫队军舰赴印度洋海域,拉开了海上自卫队参与国际活动的序幕。日本的海上防御已经远远超过其自身规定的1 000海里。*Sakhuja,Vijay,Asian Maritime Power in the 21st Century Strategic Transactions China,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11,pp.282-284.2017年11月,日本与吉布提达成新协议,将扩建自卫队驻吉布提基地。可以看出,随着“印太”时代的来临,日本将逐渐扩大在印度洋的经济和军事存在。可以判断,未来印度将在日本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南海和太平洋地区,而日本也会在印度的协助下越来越多地扩大在印度洋的存在。“印太”概念的兴起反映了国际战略态势的最新变化,也反映了印日等国应对地区格局演变的战略思路。
随着“印太”时代的来临,印度和日本必然进一步强化两国关系。两国都欢迎“印太”概念的出现,都认为“印太”将为两国实施对外战略提供巨大机遇。两国将借着“印太”的东风,大力发展经济、战略和海洋合作关系,以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对日本而言,发展与印度的关系,可能使日本在亚太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在安全议程制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可能加强日本在美国联盟体系内的政治地位;对印度而言,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制衡中国的目标,需要发展区域内的良好战略关系,印度国内广泛认为日本能为实现这两大目标发挥关键作用。内在的天然互补性构成印日战略利益,并且印日贸易、投资和科学技术增长的潜力将确保双边关系的长久发展。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印日关系很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塑造“印太”地缘政治的国家间关系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