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18-02-20王宏伟
吴 军,王宏伟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及路径选择
吴 军
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文化自信。但文化自信不是从天而降,不是靠洋人灌输,也不是从温室中培养。文化自信是从时代中产生,从历史、文化和经典中来,从人民群众中来,从实践探索中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论述并强调文化自信。关于文化自信的深刻阐述,是基于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是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而形成的文化基因,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所形成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一、文化自信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文化作支撑。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表现的中国梦而言,是人们创造的丰厚物质梦想,也是伟大的精神梦想,更是繁荣兴盛的文化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融合促进,才能实现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才能弘扬和繁荣中华文化,最终实现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也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与发展。所谓文化复兴,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就是在对曾经灿烂辉煌的过去肯定的同时,还负载着历史进程中的痛楚记忆;在找寻文化本源的同时,又指向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纵观世界各国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复兴,都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基点,都是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必要条件。丘吉尔强调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时曾说过,他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
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推移而积蓄、沉淀,随着时代变迁而升华、丰富,同时也造就了其独特的中华文明魅力和价值体系。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数千年而不绝,一方面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丰厚的智慧结晶;另一方面它还在漫长的历史更迭进程中与不同民族文化激流碰撞、融合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妙之处。
假如文明无法得以传承与发展,则文化也无法进一步弘扬和繁荣,更谈不上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的民族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灵魂,中华民族要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精心耕耘,砥砺前行。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
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民族繁荣与推动国家发展深厚的力量根源。因此,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华夏儿女的内心深处,就需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只有将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才能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形态,有效维护社会秩序,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
基于全球各国和各民族视域,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每一国家、每个民族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一些国家、民族为遏制其他国家发展,一味地鼓吹普世价值,占领价值观的制高点,虚构出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以此来蛊惑大众民心,所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家综合发展愈显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华夏文化、人类文明之中,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引领和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总结之中。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定文化自信耦合协同,二者的相互作用将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度自信。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深沉根基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思想引领。中国道路的开辟得来不易,它是近代中国人民在各种救国图强道路上的理性抉择。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出自己独具一格的现代化道路,成功地走出了自己所独有的中国风格,创造了世界的经济奇迹,稳固发展了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中国道路的胜利究其深层次原因,凝结着民族和时代精神的传承,凝结着思想解放与实践创新的发展。没有文化滋养,没有思想引领,就没有中国道路的胜利,更何谈道路自信。
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坚实根底。理论自信就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其实质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创造的理论的自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批判性思维和方法论,另一方面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中的推陈出新和综合创新。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融合,从而达到理论的高度自信。
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生命源泉。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是文化的表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文化的支撑。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同时也是对文化自信的认可。制度凝结文化要素,存在于特定文化环境,以文化给予指导并奠定基础。制度的建构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旦缺少文化因素,制度建设也毫无意义。在制度层面,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打造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强国提供基础保障和支持。
二、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深耕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好继承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承并发展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我们要秉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之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理和挖掘中,要做到鉴别中扬弃,扬弃中继承,积极吸收继承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当好继承者,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既要坚守中华文化数千年来所贮存的经典元素与优秀基因,也要利用好新方式、新技术开发并拓展好传统文化的外延,做到守正创新。
当好带头实践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去”。坚持“知行合一,躬身践行”的原则,弘扬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使之入心入脑,让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融入每名华夏儿女血液,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历史给予重任,我们肩负前行,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地维护、遵守、实践、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新闻舆论的重要载体,媒体平台须承担擎起优秀文化传承之旗之责,运用平台优势,把最优秀、最精彩和最值得关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食粮”奉献给大众,让他们在汲取知识、了解历史的同时,接受优秀文化洗礼。
当好自觉传播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坚持秉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原则,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立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出彩,被他国人民所喜爱、认同。要坚定“走出去”的立场,把有“质”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推出去;要扩展“走出去”的方式方法和渠道,在原有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等官方渠道外,扩宽渠道加强与他国主流媒体合作,构架传播“双主体”;要不断完善“走出去”扶持政策,从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二)传承薪火,继承中国革命文化
重研究,强化中国革命文化学理支撑。中国革命文化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也为民族精神宝库增添知识与见解。但因历史的曲折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家当”“家底”认识不清,对中国革命文化资源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研究;二是视野局限,中国革命文化的国际性研究合作较少。
学术研究对于中国革命文化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做到,努力推进革命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梳理工作,善于发现研究的不足,不断丰富挖掘和梳理工作内容,做到全面而非片面;努力打造中国革命文化研究机制,使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参与;努力推动中国革命文化研究国际化,坚持“政府搭台,研究机构唱戏”的原则,带动研究走向国际化。
重宣传,推动中国革命文化“经典化”。“经典化”就是要加强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宣传既结合本源又与时俱进,既继承精神又创造物质财富。直接探寻中国革命文化的本源,从经典著作、精神文化、革命圣地等入手,结合本源中所释放的文化信息,运用现代化手段加以打造以符合现代人接受心理和习惯。革命文化作为将历史文脉发展、红色文化传承、社会公众教育等有机整合的文化形式,同样具有经济属性。因此,要综合发挥革命文化的各类属性,产生最大的效用。通过品牌定位、革命文化元素再打造,走中国革命文化品牌道路,立革命文化旅游发展目标,扬革命文化与时俱进大旗,努力推动革命文化与“互联网+”、科技、金融等领域融合发展,形成以革命文化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模式,以此推动革命文化的传播宣传,带动区域经济效益,推动对中国革命品牌的认可和对信仰的再认识。
(三)起航未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肩负重任,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的理论创新,是增强其生命力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所诠释的基本原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构建协同创新研究格局;二是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体系,积极探索理论武装教育新路径,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凝心铸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它要求我们,一是注重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顶层规划和具体落实、实施,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二是注重提升其实效性,强化整合建设资源的配置,以搭建多方协同推进平台,积极利用其整合、协调功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不辱使命,推进新时代精神谱系构建。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引导,倾全国之力凝心聚力,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二者遥相辉映,发出中华民族崛起最强音。历史印证时代发展,时代召唤我们前行,在推进新时代精神谱系构建中,一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倾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改革创新践行时代精神内涵;二是善于总结每一时代精神宣传教育,不断完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以此弘扬时代精神;三是依托新时代发展成果,推进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工作开展,发挥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系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中华优秀文化是提升民族自信的基石
王宏伟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沉、厚重,但我们的文化骄傲感、自豪感在百余屈辱史、抗争史中几近消磨成灰。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若要把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介绍给世界,我们就必须重拾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文化自信是基础、是共识。
中华优秀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的魂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认识到中华优秀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要素,既是时代命题,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中华优秀文化生长于中华大地之上,是中华民族经历长期磨砺,从实践中得来的。其具有的独特民族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充分的养料,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夯实基础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二字其义尽显。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加大投入建设中华优秀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廓清了思路。古为今用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行之义。认识中华优秀文化的重点在于如何界定“优秀”,可以概括地称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非黑即白的做法断然不可取,尤其要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倾向。坚持以“时代性”为衡量标准,对符合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核心精神的文化内容予以保留,吸收综合当今世界的新情况作出阐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那些有悖于新时代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恋恋不舍,依然生搬硬套就无异于作茧自缚。
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还应是能表达人民群众普遍诉求的。中华民族在创造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体现了精神力量的内涵,中华儿女每每谈及坚韧不拔、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文化自信的骄傲感油然而生。其涉及的内容不应是孤立、静止、片段式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纵贯始终,在中华历史上诸多思想文化形态的总体表征。
优秀文化是每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源泉,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有国家的文化发展都遵循着这种规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性,基于此中华优秀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是毋庸置疑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继而指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他认为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智慧被人类所共同遵循着。
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会不断发掘其在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国与国关系中高度总结出的规律,且这些博大精深的思想精华本就根植于祖国的热土之上,无半点“水土不服”之弊。且应更进一步,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将优秀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弘扬至世界各个角落恰合时宜。例如“合则两利”的正和博弈思维正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呼唤的,破除猜忌、倡导以“仁、义、礼、智、信”为对话基础,增进互信建立良性机制为他国的地缘政治冲突、发展困境提供治病良方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求同存异谋求共同利益是主旋律,放下成见抛弃零和博弈思维,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文化风俗在不同国家地域展现出的迥异样态往往是误解分歧产生的源头,应该认识到的是经历千年风霜屹立至今的世界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优势和值得学习的内在精神。“敏而好学”的思维正是《论语》留给我们破解文化差异矛盾的行动指南。当今世界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在解决人类共同遇到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中力求一条道路或一种方案攻坚克难是十分不现实的。有智慧的人们应集思广益,凡是优秀的文化均加以严格考察博采众长,凡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良策均结合本土情况提炼概括指导实际。
客观地说,世界各民族的文明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用学习的心态以他国乃至大洋彼岸的文明作为参考标准来发现自身所短是一件知易行难之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中华民族推崇的“天下观”紧密相连,这也正是中华优秀文化提供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包容理解是文化交流互通共荣的基础保障,天下观从宏观大局把握了人类同命运共发展的必然归宿。现在世界上形成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对峙的局面,本国优先思维渐起搅动整个国际形势,失道者寡助的历史教训被一些国家抛之脑后。此时的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应集中体现在利他行为上,认清弥合文化差异保持顺畅沟通的重要性,利他是达者兼济天下,是为了全人类的和平发展。
放下成见看待差异也不能仅是看到对方的优长自身的劣短,而是要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有些专家学者思想观点一味效仿西方,固执于与西方接轨即为先进,同样也不乏对中国应该何去何从指手画脚的西方学者。这恰恰是缺乏对中西方审慎观察未经考究的轻率论调。以贫困问题为例,发达国家在许多人印象中是不会被贫困所牵绊的,其实不然。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最新调查数据表明,美国有1 850万人属于“极度贫困”,其中530万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堪比“第三世界的赤贫阶层”,英国、法国、日本也不同程度地被贫困问题所困扰。在看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发达的同时,其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断层日益凸显的社会现实也不可忽视。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自身独特的内容,不是不经调查研究就能妄加揣度的,不是未经历练任人指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绝非西方一种,中华民族探索出了自己的现代化出路,中国是有思想、有优秀文化的现代民族国家。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只有开放交流合作以彼此为镜,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才能打开眼界不困顿于眼前蝇头小利,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正和博弈思维指导本国经济发展方向,增强自身的生命力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亚洲博鳌论坛中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西方的差异不是天堑,秉持着敌视、提防的观点看待对方沟通之路上必然皆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以海纳百川之气度包容对方,以交流合作为桥相互尊重,自然处处通途。我国与西方多国在教育、农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已然证明了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天然的隔阂,陌生不了解才是建立互信的障碍。扩大教育领域的合作使青年人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心胸开阔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向世界展示出自信的微笑而不是对未知的恐惧。经济多领域的合作使国内外许多已饱和发展的企业焕发了新生活力,更广阔的市场,新技术的应用都是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当然也少不了面对诸多之“新”时遭遇的挑战,积极学习向阳而生催发的是不竭向上的动力。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总体态势下,中国给出了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的建设蓝图,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全球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成为东西方共荣发展的新依托,搭建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支撑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初具规模,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
中华文化是开放文化,既包容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又吸收先进的思想。费孝通先生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各种文化应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儒家思想中的“包容、和平”以及“家国同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存有必然的内在关联。儒家文化提倡“大一统”思想、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崇尚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有现实意义。
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次的还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概念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可以在国家全球化发展布局、社会综合治理、个体自我发展三个层面上进行理解。
从国家全球化发展布局的角度出发。文化软实力必须借由强有力的平台积极表达。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为2018年低迷的世界经贸活动增添了生机,其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理念是世界经济寒冬中的一抹亮色。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需求与消费能力是各国企业不可忽视的。本届进口博览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共襄盛举,累计意向成交额达到578.3亿美元。然而,进博会的价值与内涵远不是数字可以估量的,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综合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文化感召力与开阔视野的集中体现。
开放发展的理念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进口博览会不仅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商贸友人实现理想描绘未来美好蓝图的梦想之地。进博会期间的“非遗文化展示区”各类文艺演出给世界留下了强烈的文化记忆。文化共鸣搭起的桥梁使各国人民对世界有了更多的向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同时,“行万里路”才能“美景层层出,眼界日日新”。
从社会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紧扣社会事实指导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大学建设是国家、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利用高校构建完善的智库服务体系超前研究,要有能力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科学性预判,要研究五年、十年后的社会,中国完善城市服务体系的下一个项目是什么?高校有责任回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也定会使得全球英才涌向中国。从另一个发展“后来居上”的角度看,正是因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少了许多发达国家所谓的“老、旧、难”问题,破与立之间至少免除了“破”的周折。而一块处子般的热土对胸怀理想的各国人才更是有着无穷的魅力。
中华优秀文化是提升自信的基石。21世纪的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进步一日千里,各种思潮汹涌澎湃,各种学说潮起潮落。此时此刻,人们更需要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当其时,只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