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验光技术课程为例
2018-02-20易际磐冯美玲
徐 良,易际磐,冯美玲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出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21世纪,教育技术学界在总结近十年的网络教育实践成果基础上赋予混合式教学新的内涵:“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可见,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结合传统的面授课堂教学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众多学者研究与关注的问题。充分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旨在探索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便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的就业竞争力。
一、认识超星学习通
超星学习通APP是在大数据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一个可面向智能手机、电脑等集教学与学习为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该App可以在线浏览图书、期刊、杂志、讲座等各种学习资源。教师可利用该APP开设专业学习课程、进行分组讨论、分类管理学习资源、创建个人专题、为课堂教学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服务。同时,其上传下载、分组讨论、通知签到、作业评分、投票统计等基本功能强大,便于实时记录并进行相应数据统计,教师开展的活动与班级的学习过程能根据统计数据适时调整以适应课程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教学研究。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验光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各种验光方法的理论与操作、各种屈光状态配镜处方的制定,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但是传统教学过模式仍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验光技术课程与验光员岗位是紧密对接的,需要学生深度学习,即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屈光不正案例中,解决实际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停留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孤立地存储信息的浅层学习层面[2],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没能发挥出来。
2.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在面对面教学中,讲多练少面面俱到,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忙于完成任务,仅进行一些浅层次的交流,教师难以得到学生的准确反馈信息。
3.验光硬技能不扎实。尽管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但由于课时限制,学生每次在课堂上能按照步骤对1位受试对象进行验光操作。然而验光硬技能的提升依赖验光人数的积累,需要从反复的实践中挖掘职业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4.验光软技能欠缺。本课程与验光员岗位是直接对接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注重验光硬技能的传授,验光员所需软技能传授无法真正实现。软技能即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等,因此课程与岗位出现了明显的脱节。
综上所述,验光技术课程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应根据眼镜验光员的工作需求探索出科学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现
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3]。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建立在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二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进行综合性评价,逐渐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现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1)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须制定独立的知识点以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4]。为此,需要将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
基于上述思想,对验光技术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调整,将课程内容划分为7个模块,如表1所示。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各模块串联起来构成完整的验光系统。
表1 教学内容设置
(2)开发并建立课程教学资源。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制作教学PPT、教学视频、微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收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网络资源,将资源发布于超星学习通平台,供学生下载和学习。教学视频可以由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录制或者使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对于课程中需要动手实践的内容制作成微课,方便学生进行观看与练习。PPT内容不能太过繁琐,应突出某一个知识点。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历届学生中优秀的作业、实验置于在线教学平台中,供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3)在线教学平台培训。在课程开始之前,要求班级成员下载注册超星学习通平台后加入教师的课程,教师对平台的使用做详细介绍。
2.实施阶段
(1)课前准备。为了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前将每个模块的知识资源通过PC端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课前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前通知和预习内容,学生接到通知后,利用手机端进行课前线上预习和测试,如有疑问可在讨论区、聊天区展开生生讨论和师生答疑,同步产生课前数据分析。验光技术课程的实训项目占总课程的40%左右,课前操作视频的观看可以提高课上的学习效率;其次在超星图书、扩展阅读和资源库等调用相关实训项目的资源供学生参考,减少学生盲目找资料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5]。
(2)课堂教学。首先,教师检查上单元课后练习和案例收集情况,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开,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辨能力,促进知识的构建。然后教师检查本单元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通常以提问的形式开始,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选人或抢答功能抽取,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超星学习通平台可予以赋分,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之一。接着,教师根据课前的平台数据分析和学生问题解答情况,剖析重难点与操作技巧。之后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推送实训任务及作业,验光技术的实训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方可完成,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线上随机分组的模式,将每一组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次分组的成员不固定,既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又避免分组疲劳,而且增加了屈光案例的多样性。由于课前已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课堂操作环节教师有较多跟学生交流和答疑的时间。面授课结束前由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提交实训问题和作业,同时开启生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模式,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交互式学习能力。在整个面授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断巩固并内化所学知识,促进对实验原理、每个操作步骤含义的深刻理解,实现教学模式从原来的“讲多练少”过渡到“精讲多练”,从原来的面面俱到过渡到只侧重于重难点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课后练习。课后内容由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包括阶段性测试、操作练习的成果展示、拓展资料的阅读等,学生根据自己课堂掌握情况和需求,有目标、有步骤地展开自主学习。成果展示部分要求每个小组课后按照要求完成操作练习和真实案例采集,小组成员需查找资料、挖掘角度,进行验光配镜处方的制定与讨论,然后归纳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小组成果在下次课堂上汇报展示,每次由不同组员上台汇报讨论,课后将修改稿和反思总结发布到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共享给所有同学。小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案例收集,并及时召集小组成员集体讨论。讨论要有讨论记录、视频或图片,以体现讨论过程。该部分是过程性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档资料转化为可重用、可再生的学习文化资源和教育改革资源,以促使教育系统进入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超循环”和自组织系统[6]。关于拓展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评价阶段
混合式学习的评价应围绕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展开,要打破传统教学评价单一性的缺点,全面了解学生线上与线下的学习表现,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7]。为此,在该阶段根据岗位的能力需求合理设置真正能有效检验学生能力的多元化考核项目,如个人成果汇报展示、小组讨论、网络或课堂中交流的活跃度、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作为评估准则,既有硬技能的考核也有软技能的考核,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客观、准确。所设计的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评价体系
表2 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通过设计多元的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的结果有利于教师对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效果作出评判,并为后期的改进提供依据[7]。
四、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针对本次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以所授课两个班级70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授课方式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情况;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情况;沟通表达能力提高情况;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情况;交流互动满意度。评价共分为三个等级: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验光硬技能和软技能,师生互动交流较多,该教学模式引入效果良好。作为一种新型的线上教学工具,超星学习通平台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有助于教学。
五、结束语
传统教学中存在“学习主动性差”“实践能力不够”“师生缺乏交流”等缺点,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既克服了远程教育中存在沟通和交流的障碍,又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模式,使二者优势互补。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合的教学理念,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了验光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关注“如何教”,更要关注“如何促进学”,其开展有效性受到教学环节的设计[8]、师生的有效交互[9]、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等多因素影响;如何确保超星学习通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充分使用,使在线学习资源与教育技术更好地推动教学的进步,还有待更多的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