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教育新趋势下的新思考

2018-02-19才永凤

当代旅游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思考新趋势博物馆

摘要: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博物馆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的重要教育机构之一,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呈现出更旺盛的市场需求,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载体,成为提升民众文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当前的博物馆教育为适应新趋势新挑战亟待革新。本文将对当今社会新趋势下博物馆教育呈现出的特点及挑战进行分析,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特点;新趋势;新思考

一、博物馆教育的特点

博物馆通过对文物藏品的陈列展示,加以辅助媒介介绍、解说等形式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博物馆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方式更贴近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博物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受教育的对象上不受限制。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不设门槛,更贴近人民群众,它的服务对象更加广泛,任何人任何身份都可以随时免费享受博物馆教育。博物馆通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水平,为观众提供可触摸的专门展览区域,为残疾人安排手语、哑语专业的讲解员,使其与正常人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等加强教育职能。

(二)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

博物馆教育是以其馆藏藏品为基础,同时根据当地社会需求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博物馆教育不能脱离自身的性质,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比如音乐博物馆是以“音乐”为主要内容的,让博物馆体现音乐价值完发挥教育功能,可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将其与社会需求连结在一起,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博物馆的趣味性,但是不能够脱离博物馆的本质。

(三)具有很强的实物性

实物也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是博物馆教育实施的基础。博物馆通过陈列保存自然文化文物遗产,通过对文化的传播与讲解等手段,达到让观众了解藏品知识和文化的目的。通过对实物藏品进行历史还原的方式来真实再现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并将文物的内涵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出高品质、高品位的精神食粮来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未来博物馆教育将在实物基础上按照大众所需不断加以创新。

(四)具有直观性

博物馆教育通过陈列自然或者人文的实物及辅助藏品,为社会大众提供直观的受教育的条件。这种直观教育能加深人们的印象,它与学校教育不同,通过直接的观看或者触摸就可以完成,是其他教育模式难以逾越的。如古代皇帝的龙袍,现代鲜有人亲眼见过,电视或网络图片上或有了解,但终不能亲身感受龙袍是什么样,而到相应的博物馆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可直接观赏与了解实物。

(五)博物馆教育具有趣味性

博物馆的展陈如果过于死板,没有活力,就不能激发观众的学习和了解兴趣,不利于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教育要增加趣味并且要与当地风土人情相结合,贴近人民生活,要加强其主题趣味性,举办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主题展览。博物馆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不改变博物馆性质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模式,增强趣味性,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博物馆教育的新趋势

近年来,国内博物馆展陈方式不断更新,展陈手段日益多元化,展品类型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的教育模式一改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讲解员的“说教”,变观众被动接受“灌输”为主动参与学习,具有多形式多样性。视觉听觉相结合的状态,更加适合参观者的主动学习,更加有利于参观者的记忆。多种学习环境的有机结合更能让参观者有兴趣去了解学习博物馆所展出的内容,更利于博物馆对观众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然而但相较于人民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博物馆教育还存在很多弊端,很多方面还亟需改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市场需求更加旺盛,而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的载体,成为提升民众文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文博类节目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及大批鉴宝节目的热播,让观众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引发了“博物馆热”,激发了社会公众对于文物鉴赏和博物馆参观的热情,大批观众涌入博物馆。互联网信息、数字、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的进步及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交互媒体平台的诞生,指明了今后博物馆必须向智慧化发展。新的形势就会有新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怎样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新形势,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各种各样的文化新需求,已经成为了博物馆教育的新课题。博物馆必须不断提升展陈质量和水平,转型展陈方式,博物馆教育模式必须从传统的说教式转向多样化、复合型、互动式,进而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质量。在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文博工作者感到无比欣慰的同时,又感受到了深深的压力。怎样能够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需要、贴近人民生活,为博物馆教育能够更好的发展,我们要认真思考。

三、博物馆教育的新思考

在互联网科技時代,博物馆如何扩大走进博物馆的受众群体,使那些缺乏时间、缺乏交通费用或独立外出能力的诸如都市白领、贫困人群、老人和小孩及残疾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如何把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方式充分融入到博物馆教育中并加以充分利用;如何开创藏品展示与解说新的方法、手段和路径……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一)改变传统的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实际都不尽如人意,受到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参观者仍处于被动的接收信息状态,学习模式相对固化,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在这样的旧观念旧模式下,参观者只能被动接受灌输缺乏主动探索,只了解一些“浅表”的知识,对博物馆文化、历史背景等理解不准确不透彻,没有切身体会与感受,没有自主意识和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讲解员的单一“说教”使自身与参观者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参观者不能发散思维思考,不能自主学习博物馆教育构建知识脉络体系,只依靠单纯的记忆能力学习接受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教育变得呆板缺乏灵活性与趣味性,因此必须更新、创新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

当前是信息化科技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日新月異。博物馆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现代科技化博物馆标识系统、解说系统以及藏品的保护与开发系统,使博物馆的展陈和服务管理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让博物馆文物会“说话”、让博物馆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利用现代科技使文物焕发新生,使静态的博物馆藏品“活起来”,打造现代化博物馆,从而调动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激发观众兴趣、延长游览时间、增强观众体验,继而强化博物馆教育职能。

(二)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讲解员作为博物馆教育传播的主体,在传播博物馆文化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通常都有讲解员为参观者提供讲解服务。讲解员的讲解质量直接影响观众的游览兴致,讲解员是一个会直接对博物馆教育产生影响的角色岗位。因此,我们不能够忽视对讲解员的综合素质的考察,要举行定期培训,提高博物馆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加强博物馆教育的宣传力度

博物馆教育是民众接受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博物馆在我国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很多人对博物馆的认识不深,甚至有人不清楚他所在的城市就有博物馆,即使知道也是停留在表层的知道,没有主动进行实地参观、体验博物馆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宣传,例如互联网、纸质媒体、旅游手册等等。近两年诸如《国宝档案》等电视节目受到大众的追捧,是宣传博物馆教育较好的范本。通过宣传,人们来到博物馆学习,体验,收获。观众通过参观博物馆、接受博物馆教育提升个人的文化底蕴进而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四)丰富内容,增强趣味性

博物馆文化给人的印象比较枯燥乏味,为此,博物馆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定期举办公益教育活动,培养公众博物馆文化素养。如开展博物馆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革命类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要创新博物馆教育教学模式,丰富教育内容,增强趣味性。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创新传统博物馆教育模式,增加观众的兴趣,激发观众参观博物馆热情。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在节假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七一党建日等)和节庆日(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举办各种活动,诸如知识闯关、擂台赛及现场创意活动,以及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小讲解员培训活动”等研学活动设计,打造博物馆教育新亮点。在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就需要从游客的视听,甚至是味觉、触觉和嗅觉等多方面做文章。比如,在展览中运用激光、虚拟现实等技术吸引观众驻足观看,让观众对博物馆所展出的展品有更多的了解,得到综合性的感官体验,丰富博物馆教育内容,增强博物馆教育的趣味性。

结语:

博物馆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其独有的方式,为对人民大众普及各方面的社会及科学知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博物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展览物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能量,特别在人们的精神领域,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信息化科技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日新月异。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工作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改革创新博物馆教育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博物馆文化,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讲解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大博物馆教育宣传力度,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吸引人们到博物馆学习、体验和收获。要丰富博物馆教育内容,不断地增强博物馆教育的趣味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现代科技化博物馆标识系统、解说系统以及藏品的保护与开发系统,使博物馆的展陈和服务管理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让博物馆文物会“说话”、让博物馆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打造现代化博物馆,强化博物馆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郑广荣,李耀中.中国博物馆事业述略[J].中国博物馆,1998.

[2]刘卫华.美育,博物馆一项值得重视的功能[J].中国博物馆,1999.

[3]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王小迎.谈谈新时期讲解员队伍的改革[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作者简介:

才永凤(1978-),女,辽沈战役纪念馆宣教部讲解员,馆员,四川大学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博物馆学、博物馆教育。

猜你喜欢

新思考新趋势博物馆
博物馆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
企业英才俱乐部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述宾式惯用语使用新趋势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