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探讨
2018-02-19李智超刘建伟开封市消防支队
■ 李智超 刘建伟 开封市消防支队
一、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火灾原因
(一)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生产企业存在良莠不齐。一些电动自行车生产商,一味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电动自行车的功率,增大电池容量,电线敷设不规范,充电器功率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是增加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的因素,同时现行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电气安全性能以及非金属材料零部件的防火阻燃性能均未做强制性要求,是造成电动自行车防火安全性能低下、火灾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虽然2018年5月国家颁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增加的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防护等强制性技术指标,但是是在2019年4月开始实施,在一定时间内还会有大量的防火性能低电动自行车存在。
(二)居民小区安全意识淡薄。第一存在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加蓄电池延长骑行时间,更换一些便宜不合格或者质量有缺陷的蓄电池,使用购买一些功率较大的充电器。也是增加车辆安全隐患的因素。第二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公共走道、楼梯间、门厅内。一旦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有毒气体沿着走道和楼梯迅速蔓延扩散,导致群众无法疏散逃生,必定会造成亡人火灾事故。
(三)题量大、查处困难。目前社会保有量约2.5亿辆,以河南为例《河南省消防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不得在居住建筑的公共走道、楼梯间、门厅内存放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或者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充电。第七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居住建筑的公共走道、楼梯间、门厅为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充电,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电动自行车不像汽车那样有号牌,年审制度,购买一辆电动自行车不需要身份证,车辆不需要号牌、不需要年审,所以就造成虽然有一定的法规支撑,但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往往找不到车辆的车主,并且车辆有多,执法人员又少,造成一定的执行难的问题。
(四)电动自行车棚和充电桩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电动自行车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产物,但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规范相对滞后,电动自行车几乎每个家庭至少一辆,但是电动自行车的存放和充电无法解决,造成楼道停放电动自行车为其充电,飞线充电等社会问题。特别是雨雪天气只能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建筑内的走道、楼梯间和门厅内。一旦发生火灾,整个建筑都处在有毒浓烟当中,使得发生亡人火灾事故的概率加大。
(五)物业管理不到位。近年来,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但个别小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仍是火灾防控的薄弱环节,对公共走道、楼梯间、门厅内存放电动自行车和充电行为不履职,不尽责。
二、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火灾的防范
(一)坚持部门联动,落实监管职责。2018年5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发文件《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相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职能分工,负责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改装、使用管理方面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综合治理工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负责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管,工商管理部门依法负责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监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依法负责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规划管理工作,公安、消防、安全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指导公安派出所、安监办等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教育指导消费者购买、使用符合标准要求、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电动自行车,避免不正确的停放和充电行为;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要落实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同时对小区居民广泛开展针对性宣传,突出电动自行车不良改装和使用假冒伪劣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的危害宣传,对违规使用大量易材料改装行为、使用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电源盒充电产品,冒险使用老化电动自行车零部件等行为会带来的潜在危险进行宣传;对电动自行自行车在公共走道、楼梯间、门厅停放的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和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进行宣传,从源头杜绝电动自行车改装、违章停放及充电的乱象。
(三)电动自行车的消防治理工作在于“疏”。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棚和充电桩的建设工作,是解决楼道停放、充电的关键,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发文件《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地的电动自行车棚和充电桩的增建工作在有序开展,但是困难较大,主要是前期规划和小区的容积率的问题。所以电动自行车棚和充电桩的建设工作需要从源头抓起,在小区的设计阶段将电动自行车棚和充电桩的建设考虑进去,实现电动自行车的存放和充电至少达到1:1的条件,并且要符合实际,就是车棚不能太远,电费收费不能太高,做到便民利民,服务于民。
(四)尽快实现电动自行车的实名登记制度。此项制度的实现有利于法律法规的落实,杜绝了执行难的问题,以河南为例,如果实行了实名制度,执法人员利用执法记录仪通过移动执法终端现场录入系统,再次查获就能实现的处罚的目的,对广大居民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五)注重引导群众监督。积极发挥12315和96119等举报投诉平台作用,发动引导群众参与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治理工作,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动自行车,更换使用劣质、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配件,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和充电等不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强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社会监督。
三、结语
目前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特别是亡人火灾数量逐年增加,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警示我们对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再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科学规划、重视监管,激发居民重视、关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自觉性,形成从防到控的消防安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