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
2018-02-19章瀚丹
章瀚丹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文化自信既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优良传统与价值理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历史演进与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心,还是对自身文化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积极践履。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中华民族创造了历久弥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文化气韵、绵长的精神根脉。增强文化自信,坚持温故知新、以古鉴今、彰往察来,应致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沃的智慧养料;做到正本清源、强基固本、守正笃实,在革命文化研究中永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的政治本色;关注发展实际、把握前沿动态,以人民需要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宗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
一、厚植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孕育了丰厚渊博、历久弥新的思想文化与和而不同、矢志不移的价值追求,包含了神州大地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华夏民族独到的“精神标识”,涌现了“爱人仁民”“礼义廉耻”“和合中庸”“为政以德”等弥足珍贵的思想,产生了“老孔庄孟”“鲁郭茅巴老曹”等星光璀璨的大师,创造了诗词歌赋、戏剧小说、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灿若星辰的精品,汇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国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冲刷中站稳脚跟、筑牢思想防线的坚实基础。建构文化自信,首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内生力为立足点、以源动力为出发点、以驱动力为助推点,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活起来”“融进去”“走出去”中踵事增华、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一)唤醒内生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所谓“内生力”,是指系统梳理、归纳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全力开发内隐于静态文物中的发展动能。所谓“活起来”,要求促使文物收藏、文字古籍、文化瑰宝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一是发挥文化教化作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以儒家思想开掘和研究为重点,逐步推进传统思想文化的解读和阐释;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探索和归纳为举措,不断宣传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以古籍书画集结和出版为契机,日臻完善古籍书画的科学规划和有效整理;以实施乡村、社区、城镇传统文化教育计划为动力,接续扶持地方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抢占文化思想高峰。二是构建文化长效机制,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既要修订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检测体系,也要积聚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演基地、探索试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还要加紧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相关档案、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单位或机构的创业就业率,加速建构传统文化长效机制。三是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抓好现代文化产业的管理和利用。倾心打造国家文物数据资源库,高度重视全国各地文物保护;日趋注重传统乡村部落的修葺完善,尽力保持原有历史风貌;规范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持续推进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扩建;突出强调地方文化博物馆的撬动开发,探索建立中国文博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战略联盟,竭力唤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力”。
(二)激发源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去”
所谓“源动力”,是指高度着眼、全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基础,精准复归、倾心追溯内载于动态实践中的成长动力。所谓“融进去”,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慢慢浸入中华儿女的基因里、渐渐嵌入中华儿女的灵魂中。为此,一是要融进学校。学校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更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得到继承。优化选择相当分量的名篇大作、科技发明、榜样人物等典型故事进入教材,稳步开展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学生竞赛活动、教师教学比赛和学术研究,粘贴布置优秀传统话语标识在校园网、宣传栏醒目处等区域。二是要融进家庭。家庭教育,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保证。既要在亲子教育模式上做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为依托,引导父母把传统文化教育置于核心、立于首位,达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知行合一;也要在家风建设上下功夫,以社会基层组织为载体,指导父母开展以美德为重要标准的家庭教育、举行以家风为主要内容的评选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践履者和自觉践行者。三是要融进社会。社会组织环境对人的思想演化和品行养成起“陶染”“浸染”“熏染”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进企事业、机关单位的环境氛围之中,有助于个体精神全面发展和素质综合提升。同时,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形成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文化价值体系,凝练出组织成员共同遵循、诚挚认同的思想价值内核,悉力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动力”。
(三)提升驱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所谓“驱动力”,就是展望全球、放眼世界以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探索、全过程利用内蕴于海外事务中的促进力量。所谓“走出去”,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扬四海、名闻遐迩、名满天下,既从内容上被他国所肯定、喜爱、认同,又从价值观上为异域所崇拜、信奉、坚守。文化的外显形式异彩纷呈、风格各异,而价值观的内隐方式却持久深刻、耐人寻味,其深刻性与灵魂性决定了一种文化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一是要坚定“走出去”的立场观点。文化“走出去”,本质是价值观“走出去”。价值观既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推进文化发展进程中有迹可循、知所趋避、拼搏进取的定力与韧性所系,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推动文化创新创造中持之有故、择善而从、从容吐纳的气度和尺度所在。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上注重“量”的增长,忽视“质”的提升,单向强调传播者真讲真授,而忽视受众者是否真懂真信,造成文化宣传时常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秉承“互相尊重”的原则,紧扣价值观传播的主题,输出能充分展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二是要拓展“走出去”的交流渠道。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主要通过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等官方渠道进行,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必须要进一步开创新模式、开辟新路径。开拓民间渠道,以完善对外文化交流政策为切入点,设立对外文化专项资金;扩展文化贸易渠道,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突破点,发展互惠互利的文化贸易;树立“双主体”传播理念,以海外受众和传播媒介在文化传播的主体地位为着力点,利用当地媒体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是要完善“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加强相关管理部门规章制度与国家政策的配套衔接,建立传统文化“走出去”新机制;加大国家大财政支持力度与税收减免政策,探索传统文化“走出去”新路子;制定完善有关文化监管分类标准与文化资产评估办法,试点传统文化“走出去”新途径,合力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驱动力”。
二、正本清源:传承中国革命文化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热土一抔魂”。[3]苦难锻造辉煌,挑战锤炼品格,坚韧铸就精神。在革命文化感染、感悟和感化下,我党先后形成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追理想、攻难关、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沂蒙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文化是坚守理想信念、充满革命激情的文化,是讴歌献身精神、萦绕英雄气概的文化,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勠力同心、高歌猛进、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用奉献与牺牲谱写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华美篇章,用鲜血与生命撑起共和国峥嵘轩峻的宏伟大厦,用理想与信念挺起中华民族铮铮铁骨的精神脊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革命文化,深化理论性、体现创新性、彰显独特性,促使中国革命文化在“学术化”“现代化”“品牌化”中实现理论升华、走向世界。
(一)深化理论性,促进中国革命文化“学术化”
所谓“理论性”,是指透彻解读、精彩演绎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高度凝练、集中表达而成革命文化的理论体系。所谓“学术化”,强调加强对中国革命文化的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增强革命文化的学理性和规范性。当前,学界对于革命文化的研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鲜有学者对中国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梳理和理论概括,少有专家对中国革命文化资源做出体系建构和总体梳理,罕有学人对中国革命文化资源开展国际交流和中外合作。学术研究匮乏严重制约中国革命文化的革故鼎新、传承发展、继往开来。推进革命文化“学术化”,应致力:一是努力打造革命文化传承与理论创新的研究高地。构筑高校单位、科研院所、各大企业共同参与、多方配合、竞相发力的一体化格局;二是奋力推进革命文化资源的系统探求和守望开掘。统筹推进革命文化历史演变的阶段性研究,进行丰满全面、完备有序、层次鲜明的多元化阐释;三是全力修建革命文化理论研究国际交流桥梁。吹响革命文化海外传播集结号、齐奏实体机构国际合作交响乐、共谱革命文化“学术化”和谐曲。
(二)体现创新性,促进中国革命文化“现代化”
所谓“创新性”,是指与时偕行、随时而进地注解评释、论证阐发中国革命文化,增进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所谓“现代化”,是指充实革命文化的现时呈现载体、丰富革命文化当下展现形式,寻找革命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契合处和交汇点。要以符号化的语言提炼革命文化的独特因子,合理运用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科技设施,力促革命文化更好地合乎现代人的接受心理和生活习惯。要注意价值衔接问题:一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文化宣扬个人牺牲精神、集体利益至上,而在多元思想文化冲击下,部分人陷入个人本位、迷失集体方位。为此,在传承发扬革命文化进程中,必须高扬集体主义旗帜、强化集体主义教育。二是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文化提倡精神力量、主张艰苦奋斗,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一些人贪图享受、纸醉金迷。为此,在传承发扬革命文化阶段中,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教育、正确引领人民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三是正确看待“两个必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论断。中国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历史更替的理性认知和革命志士为共产主义接续奋斗的高尚理想。而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遭遇挫折期,引发了部分人对“两个必然”真理性猜疑和对革命文化效益性轻视。因此,要系统融通世界发展新形势、详尽阐述“两个必然”真理论,纵深推进中国革命文化“现代化”。
(三)彰显独特性,促进中国革命文化“品牌化”
所谓“独特性”,是指匠心独运地整合红色文化,彰显革命文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特有状貌。所谓“品牌化”,是指既发挥革命文化的历史传承、文化涵养、教育塑造功能,也发挥革命文化的经济增值、价值传递效用,打造体现中国风格、具有中国气派、彰显中国精神的革命文化品牌。传承发扬革命文化,需要系统兼容、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具有的各项功能。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例,近年来,我国各地红色文化产业都有了一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资源保护不力、破坏严重,产业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同质化竞争严重、可持续发展不足,等等。要改变这些情况,一是要打造革命文化品牌,践行独特的品牌之路。善于凸显各地革命文化资源的特殊禀赋,用于赋予品牌明晰的革命文化背景与丰富的地方革命文化元素,精心打造齐聚地方风貌的革命文化品牌。二是要推动革命文艺与科技、旅游、金融的融合。要从革命文化保护与科技创新展演、革命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特色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节庆文化品牌打造,财政投入方式创新、文化基金效能发挥多方施力、齐头并进。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夯实文化的发展基础。探索革命文化资源馆藏和遗址补葺修缮新路子、创造参观交通条件改善和吃住消费升级换代新模式,积聚中国革命文化“品牌化”新优势。
三、价值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为自己的东西”。[4](P11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扎根和发端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最新成果,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优渥之霈与源头活水,以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革命文化为精神航灯与信念路标,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行动指针与奋斗目标,日益呈现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原则,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标准,以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依循,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愈加凸显其崇高的道义力量和壮丽的伟大事业。坚持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聚焦生命力、着眼凝聚力、立足感召力,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根本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性”、时代精神创新发展的“支撑性”。
(一)聚焦生命力,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根本性”
所谓“生命力”,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前启后、贯穿古今、融通中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和具体内容的科学性。所谓“根本性”,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谛、作为灌注中华文化先进思想内涵的实质精义,是指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针。当前,我国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包含些许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国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舆论载体、借助各式传播手段,肆意诋毁我国国际形象、破坏我国国内安定,妄图实施“西化分化陷阱”。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坚如磐石、始终如一地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一是着眼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创新。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理论品格,是社会主义文化日新月异的价值诉求。以科研院所为主体,整合社会理论研究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格局;以探讨改革、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成理论研究与决策需求的良性互动;以理论创新研究为目标,支持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二是抓住关键,促使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火车头”“主心骨”“排头兵”,要积极探索、主动探寻理论武装教育新途径,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的专题教育;充分发挥网络、报刊的理论宣传、教育引导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养成。三是注重宣传,扩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完善学科体系和教材内容,做到马克思主义融进教材、融入课堂、融于人心;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载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用于生活;注重运用新兴网络媒体,做到占领网络场域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根本性”。
(二)着眼凝聚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性”
所谓“凝聚力”,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具有砥砺人心、催人奋进、汇聚力量的作用。所谓“内核性”,主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石。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务必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旗帜鲜明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意识形态,切实有效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发展各方面、充斥于社会进步各角落,通过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锻炼、制度保障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信仰、外显为自觉行动。此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仍有问题,突出反映为:在教育引导上强制灌输,工作落实中功利取向,公共领域里存在“难点”“死角”“盲区”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意分层次、分阶段、分领域进行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二是进一步增强渗透性。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协同推进,日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做到教育阶段层层递进、相互补益,教育环节环环相扣、相得益彰,稳步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渗入党政部门各领域、浸入日常生活各方面。三是进一步提升共振性。要通过反腐倡廉、严肃纪律规矩以营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要依托正面引导、结合线上线下以打造良性互动的舆论生态;要完善法规体系、推进法治建设以提供坚实有力制度保障。
(三)立足感召力,强化时代精神创新发展的“支撑性”
所谓“感召力”,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与中国国情相连、与时代发展相牵、与人民幸福相系,取各国文化之长、补我国文化之短,焕发出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和战斗力。所谓“支撑性”,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是我国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任务;面向世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放包容的重要体现;面向未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创新的基本方位。通过文化的俱收并蓄、融合互通、吸纳借鉴,吐故纳新、创造转化、创新发展中华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一是要用改革创新孕育和扩充时代精神内涵。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和国家的关系、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正确认识“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两大发展陷阱,在实践中延伸和拓展时代精神的内涵。二是要借精炼宣传助推和服务社会各方发展。加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促使观念层面的时代精神升华为理论形态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服务;推进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力使思想观念深入公民教育、党员教育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三是要用时代精神引领和支撑各项发展工作。立足现实、关照全局,转变思维方式、催生丰硕成果,强化大局意思、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阵地意识;基于实践、关怀前沿,转化工作模式、展现全新魅力,做到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言行若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0-18.
[2]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救助典礼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12-30.
[3]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强调 唯改革才有出路 改革要常讲常新[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04-28.
[4]毛泽东.毛泽东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