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战术与处置技巧浅析

2018-02-19姜旭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火灾现场火势火情

■ 姜旭 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

一、钢结构建筑的基本特点

1.跨度大、空间大,塑性和韧性好

钢结构建筑多是以型钢作为承重构件,普遍用于大型建筑如体育馆、车间等建筑,使得大多数钢结构建筑在空间上具有跨度大、空间大的特点。此外,钢结构的使用使得建筑一般不会因为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钢结构建筑还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即钢结构的塑性和韧性好。

2.耐热性强,防火性能差

钢结构的主要材料钢材由于其自身属性的限制,导致其耐热但不耐高温。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材的强度随之降低。当周围长时间存在辐射热,温度超过了150℃时,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旦火灾发生,钢结构温度超过500℃时,钢结构就有极大的风险导致群补瞬间崩溃。

3.基础条件差,防火设施易损坏

目前,大多数钢结构建筑内部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配备有相应数量的固定消防设施,如自动报警器、消防栓等设备,但往往火灾一旦发生,其蔓延速度较快,此时钢结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局部性损坏甚至是坍塌,这就导致防火设施的损坏风险较高,使其失去了原本的防火作用。此外,还有一些新建的工业园区,由于过分追求建设速度,基础设施的配备与质量存在缺陷,防火设施无法满足防火的安全性需要,消防水源相对缺乏,这些不利因素都直接影响钢结构建筑的防火性能。

二、钢结构建筑火灾的基本特性

1.钢结构建筑高温易变形,导致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毁损

通常,当钢结构建筑内发生火灾时,钢结构构件会随着温度的的升高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当温度过高时出现局部或整体的毁损。随着温度升高,钢结构强度开始有所增加,当钢结构温度超过200℃时强度开始逐渐减弱,温度到达700℃时,钢结构强度将减弱90%以上。在高温的情况下,钢结构将难以承受原本的全负荷,其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左右。在进行火灾扑救的过程中,由于钢结构受热膨胀,突遇冷水后急剧收缩,导致建筑结构遭到破坏,威胁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火灾中不同位置的钢结构由于受热程度有差异,导致钢构件变形、毁损的情况各不相同,其应力遭到破坏,更易引起钢结构建筑的倒塌风险。

2.火势猛,易造成人员伤亡

由于钢结构多具有跨度大、空间大的特点,其内部空气充足、可燃物想多较多、情况较为复杂,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想多较大,蔓延速度相对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火势发展迅猛,而钢结构的导热性好,导热速度快,耐热性较差,因此,火灾发生时钢结构变形、毁损的情况较为普遍但又难以预测,导致人员伤亡情况相对严重,也为消防人员的扑救工作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

3.火势猛烈,扑救难度大

在钢结构建筑发生火灾时,其内部空间较大,燃烧荷载量较大,且在建筑内部存在大量的装修材料等可燃物,一旦火灾发生,燃烧迅速、蔓延较快,、温度高、障碍物多,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往往火势较猛。此外,钢结构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条件下,想要实现火灾现场的救援、深入防御性进攻难度较大,加之火灾现场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高温变形等不利情况,导致现场的危险性难以预测,进而导致营救工作的难度进一步上升。

三、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战术与处置技巧

在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现场,意外情况较多,现场情况较为复杂,除了秉承救人第一、减少水资源损失等原则外,救援人员还应就钢结构建筑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战术与技巧,扑救过程中应当重点防止钢结构建筑内部的坍塌现象,具体扑救战术及处置要点如下。

1.加强扑救力量配置的合理性,多警种协同作战

对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展开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如建筑所处位置及其周边环境、钢结构建筑火灾现场与消防队的距离、火灾周边消防水源配置是否充足的情况等因素,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应当对现有可调动的扑救力量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多警种的协同优势,提高火灾现场的扑救效率。在实际扑救工作展开中,当地政府、公安机关、消防队等多方资源应当进行实时整合,加强警民联动,实现跨区域、跨片区的联合扑救,各方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旨在发挥效用的最大化,将火灾现场的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可控。在扑救力量调度的过程中,应当对火灾现场情况进行充分的认识和预判,针对不同的燃烧物、建筑面积、蔓延风险等因素,对火灾情况加以准确判断,辅助相关单位进行力量调配。

2.实行“内外夹攻,堵截火势”的战术,防止火灾现场蔓延现象

在对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的过程中,“内外夹攻”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外攻”即是对外围火情进行初步的处理,为“内攻”打下基础,同时也是防止火灾蔓延的第一步。所谓“内攻”,即是消防队伍在到达现场后,在对钢结构内部确认无倒塌可能后,应当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内部营救及扑救工作。但事实上,确认建筑的无倒塌可能的工作难度较大,

需对建筑外观、知情人所述现场情况加以了解,综合考虑后才能进行评估。但“内攻”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内攻”是对建筑内部有无被困人员、燃烧时间、起火位置、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的排除等情况的直接了解和掌控,还需对火灾中的建筑物危险性加以评估。“内攻”是防止火势蔓延的关键性工作,是实施灭火求人,确定作战方式与进攻路线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内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保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接近起火点,对火势进行堵截和处理,通常采用水枪射流的形式加以扑灭,但对待特殊的燃烧物应采用专门的方法;与此同时,外围应采用远程水炮等设施冷却尚未倒塌的钢结构,其先后顺序一般依次为柱、梁、顶。“内外夹攻”一方面控制外围蔓延情况,一方面从根本上降低火灾蔓延风险,如此将有效对火灾现场的火情加以控制。

3.实时侦查火情,掌握钢结构建筑在火灾中的动态信息

在对钢结构建筑火灾进行扑救过程当中,对现场的火情信息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扑救工作的展开,火灾现场的情况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现场火情的实时侦查是十分必要的,火情侦查主要获取的信息包括大概起火时间、起火点位置、是否存在被困人员及其大概位置、是否有易燃易爆或贵重物品等。火情的实时侦查应当定期进行汇报,现场指挥人员应当综合这些信息对火灾现场的救援工作进行调整。此外,火灾现场应设置相应数量的安全观察员,目的在于对火灾现场各区域的安全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安全观察员应对自身区域内钢结构建筑变形、毁损情况进行回报,帮助指挥员制定扑救营救的路线与战术。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普遍性大幅提升,由于钢结构自身的特殊性,一旦火灾发生,其扑救工作应当采取相应的一些战术与技巧。文章围绕钢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与处置技巧展开探讨,对钢结构特点及其火灾的基本特性进行简要论述,并针对火灾救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扑救力量配置的合理性,多警种协同作战;实行“内外夹攻,堵截火势”的战术,防止火灾现场蔓延现象;实时侦查火情,掌握钢结构建筑在火灾中的动态信息三点建议。

参考文献:

李翔.建筑用钢结构型材对火灾扑救的影响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13):252-253.

廖军.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造成消防官兵伤亡的成因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1):26-28.

雷勇,林兵,郑亮.试述钢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战术与处置技巧[J].科技资讯,2010,(25):64-65.

猜你喜欢

火灾现场火势火情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行为判断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人民调解扑灭“紧急火情”
火势造英雄
当前基层消防火灾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电视机起火了
浅谈火灾现场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面对火情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