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成长和建设机制研究
——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2-19乔德吉

西藏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藏队伍辅导员

乔德吉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技术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1 西藏高职学院政治辅导员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辅导员数量方面

西藏作为特殊地区,处在维稳的第一线,自治区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15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招录专职辅导员,随着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工作量大,投入和产业不成正比导致辅导员队伍出现了不稳定现象。从2007年至2016年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共招录了专职政治辅导员28人,但是辅导员流失率达到总队伍人数的25%,辅导员队伍呈现由少到增长再到减少的现状。因此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职辅导员数量远远达不到自治区规定的配备标准。

1.2 辅导员结构方面

一是在年龄结构方面,整个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职的辅导员20人,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最大年龄为34岁,最小年龄为24岁,学生工作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对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不利;二是在专业结构方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选聘应当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只有10人,占辅导员总人数的47%;三是性别结构方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职的辅导员队伍中男性辅导员为7人,女性辅导员为13人,男女比例失调,在工作中带来极大不便;四是专业技术方面,讲师三人,占辅导员总人数的9%.

1.3 辅导员质量方面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纷繁多杂,使得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量与所获得的评价失去平衡。辅导员工作具有多样性、具体性的特点,因此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全天候服务于学生工作之中,以至于辅导员无暇顾及科研,西藏职业技术学院98%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科研水平比较差或者相当差,2012年至2016年间没有人申报自治区级课题,报院级课题并按时完成的只有两项。辅导员发展方向不明确,内部待遇政策没有长久性的保障。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自2012年9月6日始实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内部待遇晋升实施办法(试行)》,但岗位转入转出条件中的第三条:“专职辅导员因特殊原因,不再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其职务待遇不再保留”的规定让专职辅导员们对未来感到困惑和迷茫。由于日常学生事务工作繁杂,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在专业素质、科研成果上存在一定差距,评职称没有优势,导致多数人对辅导员前景不乐观,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质量下降。

2 影响辅导员队伍成长的因素

2.1 环境因素

2.1.1辅导员的编制和待遇。区内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缺编情况,2007年至2017年底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核定的编制数略有增加,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远远不能满足学院实际需求。辅导员的待遇落实情况,原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为辅导员的发展搭建平台,真正做到待遇留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中大部分都在兼班主任工作,需要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全天候服务于学生工作之中,但辅导员待遇相对于其它岗位教师没有优势。

2.1.2从社会到学校对辅导员的工作地位的认识差距。国家出台了一些文件政策肯定了辅导员的重要性,由于人们长期的认识误区使得从社会到学校党政领导,专业教师,都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干,加之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大,在调研中,还了解到部分学生和专业教师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相当于“清道夫”“消防队”,辅导员只要让学生不出事就行,致使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长效机制规划等方面相对滞后,影响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的茁壮成长。

2.2 自身因素

2.2.1辅导员对自身工作认知不高。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式了解辅导员对本职工作认知的差距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部分辅导员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多么重要,没有技术含量,任何人都能承担,甚至个别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对自身发展作用微乎其微,以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整体不稳,转岗倾向较为普遍。

2.2.2辅导员自身素质欠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由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琐碎繁杂,耗时耗力,使得多数辅导员疏于学习,不重视自身的充电,缺乏政治理论水平和学生管理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由于理论水平的欠缺,对学生难于进行更深入的教育引导,在学生中无法树立起教师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平时的业务能力,在学生中出现问题时,解决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时效性。

2.3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2.3.1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机制单一,主要通过自治区公招考试和外单位的调入。由于选聘机制单一,不能有效地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2.3.2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日常工作受多部门管理,但归口不明确,导致辅导员左右为难和没有归宿感,直接影响着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了对辅导员的工作量化考核,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考核与职务职称、奖惩等挂钩不紧密,造成考核与发展两张皮现象。学校每年安排辅导员参加区内外各种培训,但培训内容过于形式或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学生管理不相符,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尚未构建起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和全方位的培养机制,导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每年的西藏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未能取得好的名次。

2.3.3辅导员的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也为辅导员队伍发展搭建了一些平台,但还不能完全做到让更多优秀人才在辅导员岗位上有所作为,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

3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成长和机制建设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明确定位,分清职责

通过责任的明确界定强化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做到条块分明、责任清晰,有效地解决目标不明确、多头领导、多头指示、多头安排,导致辅导员左右为难和没有归宿感的现状,从而进一步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的动力和效率。

3.2 不断强化学习意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随着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的增多,对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以最新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学习,工作,研究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树立辅导员队伍的良好形象,才能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3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机制进一步明晰

建立健全辅导员选聘机制,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的质量。学院应试着打破从应届毕业生中选聘辅导员的单一模式,面向社会包括区外招聘或引进优秀辅导员,把德才兼备、潜心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中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热爱学生工作的学生干部中通过个人自愿和严格的考核,留校任辅导员。

通过自治区公招考试,加入辅导员队伍的考生,不仅要通过考试,还要另加面试环节,这样更能了解应聘者的综合选拔能力、性格、素质各方面都与辅导员岗位相匹配的人从事辅导员工作。

要面向全社会招聘或引进优秀辅导员,改变目前单一的从自治区公招生中选聘辅导员的“封闭化”做法,特别是从区内外选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辅导员,改变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过于年轻化情况。

3.4 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对辅导员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辅导员选拔、任用及管理条例》,用法治代替人治,从制度上保障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5 健全辅导员培训培养机制,保证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进入新时代,学生工作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求,学院要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资源,合理安排辅导员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等相关知识。同时,借助区内外辅导员培训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努力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1]贾万平,郭少卿,胡静,等.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经验[J].党史博彩:理论版,2008(5).

[2]郑芬.上海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汪风涛.关于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7(07).

[4]张海霞.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0(25).

猜你喜欢

西藏队伍辅导员
都是西藏的“错”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