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锈病的发生及防治

2018-02-19

现代农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锈病田埂侵染

贾 冰

(锦州农业科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7)

大豆锈病是热带和亚热带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在南美洲,非洲很严重。在中国,病原菌在南部沿海各省,海南岛和越南越冬。在生长季节里从南向北随气流做长距离转播。该病主要靠夏孢子进行传播蔓延。我国大豆锈病大多发生在南方大豆种植较分散的省份,由于大豆生态的特殊性,给抗病育种及示范推广带来一定难度。另外,大豆锈病危害期主要在结荚期,大豆种植者常与后期影响产量不大的叶部病混淆不清,结荚、鼓荚期大豆植株叶片因锈病变黄落叶,往往误认为是大豆成熟的过程,而锈病造成空荚,荚数减少,百粒重降低等,种植者又不认为是病害造成,也就没有直观损失的概念,忽视病害造成的损失。所以大豆锈病的危害不可忽视。

1 大豆锈病症状

大豆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和茎,叶片两面均可发病,一般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多于叶片正面,初生黄褐色斑,病斑扩展后叶背面稍隆起,即病菌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棕褐色粉末,即夏孢子,致叶片早枯。生育后期,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孢子堆。

1.1 侵染叶片

侵染叶片,主要侵染叶背,叶面也能侵染。最初叶片上出现灰褐色小点,以后病毒入侵叶组织,形成夏孢子堆,叶上呈现褐色小点,到夏孢子堆成熟时,病斑隆起于叶表皮层呈红褐色到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斑大小在1mm左右,由一至数个孢子堆组成。孢子堆成熟时叶表皮破裂散出粉状可可色夏孢子。干燥时呈红褐色或黄褐色。冬孢子堆的病菌在叶片上呈不规则黑褐色病斑,由于冬孢子聚生,一般病斑大于1mm。冬孢子堆多在发病后期,气温下降时产生,在叶上与夏孢子堆同时存在。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不产生孢子粉。在温度、湿度适于发病时,夏孢子多次在侵染,形成病斑密集,周围坏死组织增大,能看到被叶脉限制的坏死病斑。坏死病斑多时,病叶变黄,造成病理性落叶。

1.2 侵染叶柄

病菌侵染叶柄或茎秆时,形成椭圆形或棱形病斑,病斑颜色先为褐色、后变为红褐色,形成夏孢子堆后,病斑隆起,每个病斑的孢子堆数比叶片上病斑的孢子堆数量多,且病斑也大些。多数病斑都在1mm以上。当病斑增多时,也能看到聚集一起的大坏死斑,表皮破裂散出大量可可色或黄褐色的夏孢子。

1.3 侵染豆荚

大豆花期后发病严重,植株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蔓延,直至株死。病斑严重的中下部叶片枯黄,提早落叶。造成豆荚瘪粒,荚数减少,每荚粒数也减少,百粒重减轻,如早期发病几乎不能结荚,造成严重减产。

2 大豆锈病流行的因素

2.1 温度

温度是限制病害发展的条件。大豆锈病的适宜萌发温度为15~26℃。24℃萌发率最高,在15℃以下,27℃以上,不利于病菌的萌发与入侵。

2.2 降雨量、雨日数和雾、露

在适宜于发病的温度条件,病菌孢子的萌发及侵入需要在水滴中才能完成,每天叶面保持饱和湿度约7~10h,能造成最严重流行,所以雨水、雾、露是影响流行的重要条件,在内陆,平原地区决定病害消长的主要是降雨量和雨日数,而在沿海和高原、山区、除雨水外,雾和露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3 风

大风有利于病菌的传播。据在我国丘陵地区观察,发病初期所见两丘之间的凹地,发病地带呈喇叭形扩散至全田。

2.4 日照

在每天14h光照与自然日照(11.2h每天)对比条件下,比较大豆锈病的发展速率。前者长日照延迟了植株的生长,在每天14h光照下,由于生理发育的推迟,锈病发生推迟,降低了锈病发病速率。然而,比较相对时间(播种天数与成熟期之比),大豆锈病发展速率保持不变。大豆锈病与发展速率与播种后的天数,相对生长期呈高度正相关。

3 大豆锈病的防治

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改秋植大豆为春植大豆

通过对该病的研究,已经明确大豆锈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雨量有关。部分地区可以通过改变耕作制度,改秋豆为春豆,使大豆发病期避开适合流行的气候条件。

3.2 避免种植田埂豆

江西石城县报道过,当地大豆锈病首先侵染田埂豆,再从田埂豆传播到秋大豆上,这种现象在湖北省孝感市和其他地方也曾经见到,由于病菌首先为害田埂豆,经过多次再侵染,病源数量增大,大量菌源包围秋大豆,使秋大豆发病期提早,蔓延快,致使秋大豆发病严重。所以在秋大豆附近 ,最好不种田埂豆,可以减轻锈病危害。

3.3 适当调整播种期

适当调整播种期可以减轻发病。一般过早播种病害严重,太迟播种产量下降,各地应根据本地情况,控制播种时期。

3.4 开沟作厢,清沟排渍

大豆锈病的流行,除受大气候影响外,小气候也很重要。在播种前进行开沟作厢,厢面不要太宽,要求厢面平整,有利于排水。雨后注意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可以明显减轻发病。

3.5 中耕除草

出苗后进行中耕除草,一方面增加土壤透气性,使植株生长健壮;另一方面使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改变田间小气候,可预防大豆锈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锈病田埂侵染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田埂的底色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田埂上的稻草人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田埂上
广州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小麦锈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