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
——第一乐章艺术演奏处理
2018-02-19李月海
李月海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引言
钢琴曲《热情》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在以往,多是较单一地介绍作者生平、艺术风格、民族特色以及曲式分析等,在艺术演奏处理上细致的分析较少,大多是比较笼统的曲式分析,关于演奏中的情感、音色处理几乎没有。
本人根据自己的演奏经验何和阅读的文献,重点从曲式结构、艺术特点等方面研究这首曲子的特点,以及如何理解与演奏钢琴曲《热情》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创新和意义所在。
一、《热情》奏鸣曲创作背景
(一)贝多芬生平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他的祖父是当地宫廷乐长,父亲是选帝宫廷礼拜堂的男高音演员,贝多芬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出音乐上的才华,八岁时便开始登台演出。在十七岁那年,受波恩宫廷的资助他去了维也纳,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有幸与莫扎特有了接触。1792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进行深造,在艺术表现等多方面贝多芬的进步飞快。二十六岁时听力渐渐衰退,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与人交谈只有通过谈话册进行。然而,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受到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等方式为共和理想呐喊,充分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争取民主自由的革命热情,并且他的作品受到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较强的影响,个性非常鲜明,相较于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和飞跃。 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序曲《哀格蒙特》、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钢琴曲《月光曲》《悲怆》《暴风雨》《热情》《黎明》等。
在音乐表现方面,他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的钢琴通过他的表现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使交响曲这一音乐形式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演绎工具。
(二)热情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热情奏鸣曲》写于1804-1806年,是贝多芬中期创作奏鸣曲,也是贝多芬在创作成熟期的巅峰之作,更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最高峰的经典作品。它不仅仅是贝多芬内在感情的狂热表现,更是通过运用那些最富于表情的音乐手法将全部汹涌狂暴的因素完全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形式里而令人赞叹。《热情》用其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形象,完美地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他深刻的、巨大的乐思和雄伟的形象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了出来,在贝多芬和其他的同类体裁作品中是非常的罕见,并且它被贝多芬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贝多芬对他所处时代和社会有着复杂的亲身体会及心中的不满情绪。然而贝多芬最终还是通过本曲表达了大家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力量和时代前进的决心与脚步,用热情对未来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1806年,贝多芬在完成本首奏鸣曲的创作后,将其献给了他的狂热崇拜者弗朗茨·冯·布隆斯维克伯爵,弗朗茨是当时家喻户晓的音乐爱好者,是贝多芬的忠实崇拜者,他擅长大提琴,他的妻子也是当时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他们对贝多芬超凡的天赋与精神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贝多芬的亲人。从1799年开始,贝多芬就与伯爵家族有着亲密的交往,而且伯爵的一家是具有自由思想和极高教养的匈牙利贵族阶级,因此对于贝多芬的作品有着很高的鉴赏水平,也给予贝多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热情》是贝多芬奏鸣曲《F小调奏鸣曲》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发表时加上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指挥家及作曲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什么根据的说法)。“热情”的标题并没有得到贝多芬这位伟大音乐家的认可,但用于这部如此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最恰切不过的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莫斯科有一次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了这首《热情》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音乐,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到底能够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10月,巴黎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了三个多月之久。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着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担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赛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完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一代人整个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的立场上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曾在1801年6月29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
二、作品分析
《热情》是贝多芬运用非常标准的奏鸣曲式进行创作完成的,这一类曲式以对比、发展和统一的原则为创作基础,“呈示部”由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组成;“展开部”由引入部、基本展开部、在前的准备段组成;“再现部”则通过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组成;最后加入尾声部分,全曲完成。
(一)呈示部:第1-16小节为本曲主题,有三个动机组成
动机一:
是由f小调分明的和弦构成,象征着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战斗德意志,带有一定的旋律倾向性。一开始的附点C要延长,力度适中,不可过强,更不能柔弱,紧随其后的A要轻而短促,倾向于F,F音要沉重,而且一定要站稳,之后的每一个附点中后一个音都要短促而且清晰;
动机二:
为充实饱满的和声,象征着柔弱,以及内心的惊慌,颤音带有音头,音头后的每一个音都咬清晰紧凑,要有紧张感,并且轻巧,万万能弹得过于笨重,那样无法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动机三:
连续的八分音符运用了《命运》中象征着命运敲响的节奏,代表着命运不可改变,本动机再此时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应该严格控制节奏和速度,每一个音要弹得稳,弹得厚重,立住,坚定不移。
连接部(17-35):连续三次从p-ff的强弱表情交替,象征着内心的沉思与斗争,表现着愤怒与呐喊等力量的积聚。在演奏过程中要清晰地交代出每一个音,节奏与速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并且带有一定的倾向性。24小节后至35小节左手的轮指不仅仅要弹得均匀而且要清晰有弹性,突出右手和弦。
副部(35-51):副部采用了与主部主题节奏性相同的三和弦分解作为主题,但进行的方向相反,调性也由小调转为了大调,音乐性质变得尤其坚定和雄壮。演奏时,右手的主旋律要突出,并且如动机一中所示带有一定的旋律倾向性,左手控制好节奏,不可使节奏不稳或减慢。
结束部(52-65):结束部整体表现了理想的破灭,紧张和愤怒的情绪,将作者的内心悲痛的情感以及矛盾冲突的激烈、斗争到底的顽强描写得淋漓尽致。第一结束主题要格外注意,右手十六分音符要弹得需厚重一些,不要太短或者太轻,旋律要有起伏,要将音头弹出来,突出左手坚定有力的上行旋律,把第51、55小节中的降A—降A,降C—降B—降A和第52、56小节的降F—降F、降A—降G—降F这些隐藏起来的旋律弹出来,整体的结束部分象征着一股旋风的力量,更是一种爆发力的体现,这种爆发力在第二个结束主题中被左手旋律的下行,并反复三次中慢慢消磨殆尽。但是,虽然音量在逐渐减弱,音乐的结构却万万不能垮塌,而且速度不能慢下来。
(二)展开部(65-135)
引入部分中首先阐述了主部主题中的两个动机,并且动机二中用不同的音高模进方式进行了发展,与呈示部动机类似,通过模进逐渐渐强,带有起伏,使柔弱的旋律获得了一丝力量。主部材料中所给旋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动机一中明朗欢快的调性在5、6连音的烘托下跳动在高低音区中,不停地变化发展着,但是要注意5、6连音的节奏韵律一定要掌握好,音量不能过重,也不能过于轻巧,并且尽可能地突出动机一的旋律,使整体表现出了一股新的战斗力量。动机结束之后作者又将连接部和副部的主题材料进行了变化的发展,使音乐旋律形象顿时有了明亮的色彩,并且坚定再次展现。分解的减七和弦十六分音符象征着命运节奏的动机,表现着电闪雷鸣,演奏时要如狂风暴雨般滚滚袭来,紧凑而厚重。
再现部:主部主题(135-204)在所属持续音的烘托下,矛盾的冲突再次持续,战斗的号角再次响起,更增加了激动的情绪和气氛,在演奏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所属持续音的音量,突出主体部分。
连接部用F大调和弦作为开始,与呈示部的连接部分形成了鲜明对比,色彩也随之明亮了起来,更加富有了力量的象征,同时也更加靠近了副部主题性质,但这只能算是在斗争中看到的一点希望,不是完全的光明,而且并不是最终音乐的完整形象。在演奏处理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在弹奏时要有所保留,右手要弱,突出左手的主旋律。再现部的连接依然采用的是左手主旋律,右手辅助是从f小调的属和弦开始的,副部运用了F大调,并且再一次运用f小调开始了结束部。
(三)尾声(204-262)
尾声的规模相对与贝多芬其他的奏鸣曲而言相对庞大,尾声首先在238小节的极弱和239小节的非常强的八分音符烘托下已经在低声部阐述了动机一的材料,然后又进一步模进,并且变化着,弹奏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左手的旋律声部,右手的声部作为背景音乐进行衬托。尾声二则在降D大调中讲述着副部的主题,并运用分裂、模进等多种方法加大了音乐的紧张气氛,演奏时和弦一定要立住,绝对不能够柔软。尾声三将展开部的准备段中所属的新材料和动机三进行了变化发展,运用琶音技巧表现华彩部分,并且以琶音作为支点从两个小节到每个小节,甚至到每一拍,演奏时一定要突出这些支点,使整个部分支撑起来。十六分音符的琶音快速地跑动起来,将音乐掀起一阵高潮,随后动机三的再现与变化再次出现,随着动机三的变化,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这时尾声四突然爆发,改变后的动机三好像突然下定了决心,这才是真正的结束。副部的主题被尾声截取并且进行着变化的发展,音乐形象也随着坚定高大起来,整个情绪更加高昂。左右手轮换着的交替强奏和弦时,整体的激情达到了顶峰,十六分音符烘托着动机一的片段,伴随着p-pp-ppp的音量,从高音区进行到低音区的下行,形成了一种渐行渐远的意境,结束了的第一乐章,象征着胜利还没有完全来到,斗争还在继续进行着。演奏时,右手作为衬托不要弹得过于响亮,左手的主旋律突出,双手逐渐减弱,最后以和弦结束。
三、音乐演奏版本比较
贝多芬巧妙地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渴望得到解决以及内在的各种情绪等融合在了《热情》中,用自己的灵魂谱写着音乐的篇章,使得作品气势磅礴,树立着鲜明的音乐形象,并且蕴藏着丰富的音乐内涵与情感。正因为如此,贝多芬所创作的《热情》一直流传至今。运用自己高超的技术演奏这首奏鸣曲的钢琴家们更是不胜枚举,接下来我们谈谈几位钢琴家所演奏的版本。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进行录制的钢琴家,即使技巧不如新一代的钢琴家们,例如本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第59-63小节,他演奏的并不是很均匀,但是,演奏者非常善于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线索和风格。他所演绎的版本层次非常分明并且富于变化,节奏非常具有弹性,使得整首乐曲情绪激昂,充分表达了奏鸣曲的内涵。
肯普夫(wilhelmKempff)。在《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提到:“他是一位能够使音乐发出迷人、抒情、自然声音的音乐家,他绝不在句子上装模作样,而是关注作品明显的结构、歌唱的音质,不追求速度,从而尽量使演奏变的高贵典雅。”
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他对于自己的感慨是:“对德国人来说我是俄国人,对俄国人来说我是德国人;对基督教来说,我是犹太教徒,对犹太教徒来说,我是个基督徒;对古典乐派的人来说,我是华格纳曲风,对华格纳曲风的人来说,我是保守曲风;我不是水里面的鱼,也不是地面上的禽-我是一个未完成的男人。”他的演奏有着一种无从分析的浑然天成,和蔼可亲的手法使他演奏的作品与原作曲家的气质淡然一体,一生中,他不断地录制肖邦的作品,被赞为“最正宗的肖邦”。
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他是俄罗斯钢琴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演奏细腻,音色透明,乐句优雅流畅。人们从他所弹奏的技巧绝伦的钢琴练习曲中可以发现他那惊人的技艺和高深的造诣。
阿劳(Claudio Arrau):他的演奏曲目范围非常广泛,从巴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的作品都有着独到的建树,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和深刻的感情结合完美是他的象征,通过丰富的音色变化和辉煌的演奏技巧展现作曲家的音乐构思更是他的标志。
科尔托(Alfred Denis Cortot):他的演奏刚中带柔,柔中又带着刚,触键声音晶莹剔透,好像在闪闪发着光,极为准确地找到作者的灵魂。
这些钢琴家从各自的角度去理解,去演绎,去表达,去诠释《热情》。不论他们的演奏风格是多么的具有个性,他们都根据作品的基本知识演绎这首作品,表达着自己的演奏逻辑。我认为,我们在演奏本首奏鸣曲时一定要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内涵以及掌握演奏的要点,多听钢琴家们的演奏版本,多比较,才能更好地演奏本首作品。
四、结论
《热情》奏鸣曲独具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运用的交响乐的风格,它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是将回旋曲的特点和奏鸣曲快板乐章的特殊戏剧性相结合,充分表现了钢琴多声部的特性,感情的冲击性更加强大。
世界上有不同的语言,但音乐语言是相通的。钢琴奏鸣曲《热情》在保持原曲慷慨激昂的旋律特色的同时,在创作技巧上又尽情发挥了钢琴演奏技巧,不仅源于贝多芬,又超越了贝多芬原有的创作理念。不仅做到了让钢琴与交响乐接轨,更为钢琴融入交响乐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