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2018-02-18张仕梅

关键词:斑纹说明文图案

张仕梅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材文本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凭借和支架,教师可以灵活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文本,积极探寻促进“这一个”文本教学化的最佳切入点,使文本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和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

关键词:细读;回归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65-1

网络的发展,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越来越多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以求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不可否认,课堂是热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出乎寻常的张扬。然而,一堂课上下来热热闹闹,学生的书本,未留下痕迹,又有多少能留在他们的脑海中,沉淀在他们的心里呢?热闹背后,我们更觉察到一种浮躁和浅薄,这不能不让人深感忧虑。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觉得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回归文本,实行文本细读。语文教学中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我在教授《斑纹》时,从文本出发,带着学生细读文本,读出了文本的精彩。

《斑纹》是一篇说明文,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它从动物的皮毛写起,主要揭示动物皮毛背后反映的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状态,同时也涉及到人类社会许多现象。“斑纹”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更深刻的道理和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所以无论是从文章以一驭多,自由洒脱的构思和笔法,还是从文章的主题或语言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斑纹》更像一篇散文。这也反映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意义上做到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揣摩编者意图,同时又顾及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趋向,特别是本文兼有散文“绘形绘色”的语言和说明文理性的语言的特色,定出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材,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真正意义上做到“快乐学习”,做到“育人”与“学习”的统一。

文本细读功夫在课前,教师要认真揣摩,学生也要积极预习,这样课堂上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细细品味文本,嚼出味道。

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理出文本的层次结构、内容大意。

其次,我又问了一个问题:“斑纹的规律是在第几段提出的?”

一开始学生有点困惑,我继续提示,找找结论性的话语。慢慢地学生在第六段找到“我发现”这三个字,“对了!”我大加赞赏。

“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重复,使图案与图案之间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

继续提问:“能不能概括一下斑纹的规律?”

學生概括的并不全面,于是我提示了冒号的作用。学生才明确斑纹就是简单图案,并且是重复的。实际上它就是简单的重复。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而量变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我又顺便补充了周晓枫文章的一些不足:意象过于稠密,反而冲淡了艺术感染力;过分依赖于知识,削弱了人性情感内涵;语言的华丽繁复,设置对思想表达的障碍。

最后,我摒弃了其它的内容,着重引领学生细读文章带有哲理性的句子,细细咀嚼。如:

“大型肉食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通过细读这些文字,学生们走进文本,看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许多奇妙的现象;领略到了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着绚丽、壮观与诗意;唤醒了他们沉睡的记忆,让他们想起种种鲜活事物,激发了对自然与生命关注和思考;培养了热爱自然,礼赞生命的精神。同时也了解到了作者周晓枫的写作风格、人文情怀:她的精致、繁复,别出心裁,丰赡华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的视野。

这是一篇容易被忽视的文章,因为细读而被学生牢牢记住了。我也有了深深的感悟:

文本细读,首先是教师对文本的细读。余映潮老师说过:“教师只有真正把课文读透了,才能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案。”教材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没有深刻的、细致的甚至是别出心裁的课文研读,就难以有好的阅读课出现。教师首先要细读文本,拥有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认识,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否则终难深入。

其次,教师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见解和观点,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只要有利于教学,他人的观点、自己的感悟就有必要兼容并包、相辅相成。

最后,细读文本方法多样:可挖掘,可辨误,可考查,可对比,可类联,可创新……,教师应根据文本特色与学生特点灵活使用,不拘一格。

猜你喜欢

斑纹说明文图案
说明文阅读专练
老守卫斑纹蜂
微视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绕远的斑纹鹿
绕远的斑纹鹿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