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下一颗美的种子,而不是给孩子一套美的模板

2018-02-18陈妍妈妈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12期
关键词:雍正皇帝溥仪乾隆皇帝

陈妍妈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尽心尽力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机会,那将来他的审美和人生会不会按我们的预期发展呢?”

无数鲜活事实告诉我们,孩子的将来,谁都无法预知。

审美只能培养不能继承

乾隆皇帝虽是一代帝王,但若放在今天也算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他从小喜爱书画,并通过种种努力,一举成为古往今来最爱题字和搜罗字画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一生作诗41863首。他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维吾尔语也略懂一二,算是一名语言学家。他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古代帝王中是空前绝后的。

然而,即便拥有如此艺术造诣的乾隆皇帝,喜爱大红大绿的“农家乐”审美仍一直被今人诟病,就连电视剧《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都公然吐槽过乾隆的画作俗气。

尤其是跟父亲雍正皇帝的审美一比,乾隆更加处于劣势。雍正皇帝对书画偏爱留白,符合文人审美,而乾隆热爱盖戳,喜欢见缝插针地题字;雍正时期的青花瓷用色深沉、构图疏朗、笔触细腻、色质暗且色阶少;乾隆时期的青花瓷虽然色调正蓝明快,但布局繁缛满密、意境较俗。一个是极简主义,一个是欢天喜地;一个是淡雅隽永,一个是繁缛富丽。同为帝王,为什么两个人的审美会相差这么大呢?

后人推断,雍正皇帝“少即是多”的审美精髓来源于他隐忍40多年、步步惊心才成为九五之尊的经历;而乾隆皇帝从小顺风顺水,登基时还很年轻,对一切新鲜有趣的东西都怀有强烈的情绪和兴趣。然而,虽然乾隆皇帝的审美品位堪称“农家乐”级别,但并不妨碍他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因此,孩子的审美不是遗传来的,反而受后天成长的环境与性格特点影响更大。美育不能一气呵成,要小火慢熬。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限制孩子的审美

既然审美不能继承,只能培养,那么“用什么标准来评判孩子的审美”就是爸爸妈妈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奇葩说》曾经有一期辩题是这样的:“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键吗?”站在正方的辩手臧鸿飞说:“出于本能,大部分父母穷极一生都要给孩子提供完美的机会。”事实上,很多父母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把自认为美好的一切都捧出来献给孩子,其中当然也包括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美育,目的就是能让孩子的生活美好又顺遂。

可是反方的辩手傅首尔用买鞋这样非常接地气的例子,指出了问题所在:一双在父母看来价值2000元的鞋子,在孩子眼里却不如一双只有35元、印着铠甲勇士的鞋子。完美是个人主观,定制是出自个人之手。同样,孩子的审美亦是如此。一个人审美观的建立需要培养,但最终仍是主观的呈现,而絕不可能是父母审美的全盘复制。

父母对孩子的美育,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但最终,美育的“美”字印刻在孩子的脑海里时,却没有固定的标准和形状。

所以,父母只能把自己所认为的“美”呈现给孩子,却不能以此为标准把孩子修剪成父母想要的样子。至于孩子怎么消化吸收他所接受到的“美”,最终又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自己的人生里,那完全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你放轻音乐给孩子听,孩子却喜欢上了重金属摇滚;你在家里挂满了写意山水的水墨画,孩子却对浓墨重彩的油画更感兴趣;你向往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恬淡生活,孩子却格外想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轰轰烈烈……

不一样也可以变得很好,拥有自主审美的孩子,往往也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人生。

打造美育环境,要注重过程不求结果

美虽然没有固定形态,也没有统一标准,它会随着人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情不断发生变化,但健康积极的审美基调仍然是可以培养的。孩子只有见识过真正的美好,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的独立审美观。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营造美育的环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有一次请溥仪去家里玩,他给这位曾经的清朝皇帝展示了自己淘来的古董,包括金石、瓶罐、字画等。溥仪随手指了几件,说是假的。王国维开始并不相信,心想自己在鉴赏界的眼力不至于这么差,他不相信溥仪没仔细鉴赏就能分辨真伪。后来,王国维去找同行鉴别,又去老板那里反复套话,果然证实溥仪指出的那几件均是赝品。

大师很惊讶,问溥仪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真伪,并向他请教鉴别方法。溥仪挠挠头说:“我也不懂你们那些鉴别的方法、技术,我就是看你那几件和我家里曾经摆的东西不太一样。”

身在帝王之家,溥仪自然从小身边就不缺国宝级的艺术珍品,他虽不识真假,但至少能看出不同。这恰恰说明,从小就沉浸在良好美育氛围之内的孩子,就算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心中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也会跟普通人不一样。而且这些都是无法在补习班、兴趣班里学来的东西,需要经年累月的熏陶和积攒。

如你我一般的普通父母,也许没有机会让孩子像溥仪一样,天天泡在皇宫里长见识,但还是可以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长,为孩子营造一个美育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汲取养分,自由成长。

要知道,今天我们只需在孩子心中播种下一颗美育的种子,将来它生根发芽,也许便会回馈给我们一个姹紫嫣红的花园。

父母养育孩子,给予他美育教育最美好的初衷,难道不正在于此吗?

猜你喜欢

雍正皇帝溥仪乾隆皇帝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TWICE AS NICE
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浅析《红楼梦》对二月河创作的影响
恼人的人数问题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未代皇帝的平民恋
末代皇帝的平民恋
雍正时期官吏任用与监察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