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有效措施
2018-02-18邢秀云
邢秀云
【摘要】 在中学的诸多学科中,物理通常被视为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对于物理教学来说,传统教学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教学作用,但也使得物理课堂教学更加枯燥,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受到了限制。新课改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无疑为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物理离不开生活,通过将物理教学、物理实验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使学科物理能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就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那么,要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物理教学生活化呢?作为中学物理教师,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在此简略地谈谈自己对于此问题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 中学物理 实验教学 生活实践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203-01
现在的中学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还不成熟,正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对学习除了需要教师家长监督还会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因此教师更要注意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应尽量少采取“填鸭式”的课题教学方式,应该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我们都知道中学的物理教学实际上与实验有很大的相关性,通过物理实验我们更能了解物理,学习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物理实验与我们日常生活实践的联系,而也是通过这样的物理实验的实践学习,我们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牢固结合,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下面,我将从物理实验的角度出发,浅谈如何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1. 创设情境生活化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教师为主”,即以教师的讲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对于物理这样抽象的、实践性较强的理科学科来说,传统的由教师讲解知识的方式就显得略为枯燥,教学的效果也常常是事倍功半。新课改要求,要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因此教师必须迎合时代教学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将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通过教学观念的转变来促使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的提升。那么如何将物理教学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呢?首先,我们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的生活情境对应起来,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物理课本第十章“神奇的压强”的内容时,会提到许多的有关气体的性质,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有关爆米花的制作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同学们或多或少的吃过甚至见到过爆米花的制作过程,以往的爆米花是通过密闭的容器烘烤制作,通过认识了气压,现在的爆米花已经改良为不密闭的高压锅来制作了,更加方便了。通过举出这个小示例,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气压对食物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实践生活化
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注重实践性的学习,除了通过创设情境,运用生活中的常见例子来开展教学之外,教师也会适当安排探究合作的学习,抓住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实现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化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来自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讲解了课本第三章“光和眼睛”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平面镜成像以及光的折射等问题,并思考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产生这样的光现象,我们能否通过实验改变光的折射,这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自主的思考,能使学生巩固知识,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思维方法。
3. 物理实验生活化
物理实验的方法有助于我们验证课本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开阔思维方法,为了秉承新课改“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注重将物理实验生活化,比如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或者常用物品来作为实验工具,对其物理性质或物理现象进行实践学习,这能够让同学们学会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相关的实验,拉近学生与物理学习的距离。
例如,我们都知道木桶、铁桶、塑料桶等可以作为容器装水,但没有试过用“纸桶”装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教学,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做实验,验证“纸桶打水并非一场空”,让学生对这样的生活化的实验充满兴趣。
4. 课后作业生活化
作业是教师在结束一个章节的教学以后,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而布置的一项课后任务,针对物理学习的特点,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应该注重生活化,以减少学生对枯燥的物理学习的抵触情绪,反之而是应该对物理作业充满了兴趣,因为它就是结合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的,通过学习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使学生充满了获得感,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学习,甚至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思考,达到一种和谐的学习效果。
例如,为了巩固“神奇的压强”这一章的学习,让学生探索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自主设计类似于“瓶吞蛋”的实验,将鸡蛋立于一个直径与蛋一般大的瓶口,通过燃烧瓶内气体,使瓶内的压强小于外部压强,这样鸡蛋就会被“吞入”瓶内。通过这样的生活化的课后作用加强与课堂内容的联系,明白其中的道理,巩固所学的知识。
總结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牢牢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秉承新课改的理念,加强物理学习、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是教师要转变思维方法,还应该带领学生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桎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课本知识的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路遥.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
[2]范亚颖,卢慕雅.对当前中学物理实验实施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邱小清.浅析中学物理实验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模式[J].中学课程辅导,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