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症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8-02-18李天成胥良勋
李天成,胥良勋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畜牧食品局文升站,遂宁 629200)
0 引言
猪高热症属于以高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并不指某种特定的疾病,该病会影响猪只自身的免疫功能,且易感染细菌、病毒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给养殖人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猪只高热症的发病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科学防治猪高热症,确保病猪得到有效地治疗,实时控制养殖成本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益。
1 发病原因
1.1 生物、环境和免疫原因
猪高热症发病原因较多,生物原因是其中之一,是由不止一种病毒和细菌综合作用下引发的混合感染,病原超过15种。猪瘟病毒和蓝耳病毒等混合感染十分常见,治愈难度系数大,死亡率比较高。同时,猪只高热症和环境、免疫因素联系密切。在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人员没有做好日常养猪场的清洁卫生工作,没有按时清理猪场粪便、合理消毒、通风换气等,猪只饲养密度不适中,生长环境温度与湿度超过规定的范围。该类型疾病还与免疫有关,部分养殖人员不注重合理化、程序化的免疫,疫苗使用、存储等不规范,随意注射疫苗,消毒不到位,导致猪只感染高热症。
1.2 营养和药物原因
在猪高热症方面,发病原因与药物、营养两大要素联系密切。在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人员没有及时根据猪只的生长情况,均衡搭配各类饲料,无法及时补充猪只生长中所需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甚至饲喂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的发霉饲料,对猪只身体机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猪只免疫能力以及体质的增强,无法有效抵抗相关病毒与细菌等,从而患上高热症。部分养殖人员没有根据病猪各方面的情况,科学选择药物并控制好药物用量,导致猪只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死亡[1]。部分养殖人员对猪只滥用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药物等,猪体耐药,肝肾排毒负担明显加重的同时胃肠道、肾脏等多方面功能受损,猪只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降低。
2 预防与治疗措施
2.1 预防措施
2.1.1 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根据猪高热症的发病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科学控制猪高热症的发病率。养殖人员要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按时清理猪舍中的粪便、清洗猪槽,及时更换猪舍草垫等,保证猪舍具有较高的洁净度,做好日常通风换气工作,为猪只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环境温度与湿度适中。养殖人员要保证猪舍消毒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每周需要对猪舍进行3~4次消毒,尤其是细菌与病毒极易滋生的位置。在开展消毒工作时,养殖人员要注重消毒药的合理选择,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消毒前要将猪舍打扫干净,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至少采用两种消毒药,需进行合理交替使用。雨后或暴晒后,养殖人员要适当增加消毒药的用量,提高消毒效果。此外,在预防猪高热症过程中,养殖人员需注重病死猪的合理处理,尤其是死因不明的猪只,不得将其屠宰、转卖与食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对猪舍进行全方位合理化杀菌,有效防止各类病毒、病菌等的迅速传播与繁殖。
2.1.2 加强饲养管理
在预防猪高热症过程中,养殖人员要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降低猪只饲养密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转群”与“混群”次数,避免猪出现应激反应。养殖人员要随时观察猪只的生长情况,科学搭配高质量的多种饲料,严禁给猪只饲喂霉变饲料,规范化调整饲喂时间与饲喂次数,及时补充猪只生长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养殖人员可以在猪只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为猪只提供充足的饮水,确保猪体液平衡。同时,养殖人员需对猪进行免疫注射,落实疫苗接种工作,严格按照接种流程、接种要求和注意事项,对猪只进行规范化的免疫接种,如猪链球菌病、猪伪狂犬病。养殖人员不要随意给猪只服用抗病毒药物,将疫苗接种与中药保健2种方法深度融合,有效控制高热症的发生率。养殖人员可以每隔半个月,采用200 g蓝圆热毒清,加入100 kg适宜的饲料,让猪只自由进食,如果气温比较高,可以将100 g应激速安加入100 kg饲料中,加大日常监测力度,及时淘汰带病毒的猪只,从根本上高效预防高热症[2]。
2.2 治疗措施
养殖人员需针对猪只的症状以及高热症发病的原因,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猪瘟病毒伴蓝耳病毒、链球菌、猪嗜血杆菌等,养殖人员要及时对没有进行疫苗接种的猪只所在猪舍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将2~5 kg的葡萄糖、200 g蓝圆热毒清加入到饲料中,饲料用量为100 kg,让病猪自由采食,需要连续饲喂3~5 d。如果病猪未食用,养殖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打针治疗,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向病猪注射适量的血虫克,即0.2 mL/kg,需要不间断注射2~3 d,也可以对病猪肌肉注射一定量的圆蓝五肽,第1次注射用量为0.4 mL/kg,随后用量为0.2 mL/kg。注射药物后,养殖人员要随时观察病猪的体温,如果体温比较高,每天需要注射2次圆蓝五肽,体温下降后,注射1次/d即可,需持续注射5 d。猪瘟病毒伴仔猪副伤寒,病猪出现持续高烧、拉稀等症状。养殖人员需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向病猪注射适量的金氟奇安,注射量为0.2 mL/kg,需要连续注射3 d,注射1次/d,也可以注射适量的圆蓝五肽,需要根据病猪体温的变化情况,控制好注射次数与天数。同时,养殖人员可以将氟苯尼考、蓝圆热毒清加入100 kg饲料中,用量分别为50、200 g,连续让病猪采食5 d,治疗猪高热症[3]。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病猪在患高热症后出现后肢瘫痪情况,养殖人员要利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病猪注射圆蓝五肽、头孢克林,用量都为0.2 mL/kg,每天注射2次,如果是成年猪,养殖人员需对其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1次/d,每次5 mL,共注射5 d。如果病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养殖人员需要肌肉注射土霉素、圆蓝五肽,注射1次/d,连续注射2~3 d。
3 结束语
在猪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深化了解高热症,从根本上准确把握高热症多样化的特征与具体发病原因,优化创新开展的猪高热症防治工作,实时有效地控制高热症发病率,促使猪只更好地生长发育,提高养殖的综合效益,推动我国新时期养猪业“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