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AI”赋能:人工智能背景下IBM公关蜕变之道

2018-02-17林建刚

国际公关 2018年6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公关前置

林建刚

从事公关的人常遇到这样的窘境:往往在事件已经无可挽回地爆发之后,才被推到漩涡当中当救火队员。2018年11月份微博上有一名博主爆料了14家五星级酒店的清洁人员不按标准作业,如用脏毛巾擦拭杯子,引发了“五星级酒店清洁门”丑闻,公关再次被推到前台,各种善后道歉。

我想引用林肯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观点:“人的品格就像树,信誉本身就是影子,大家平常关注的是影子,而实际上,树才是最重要的”。事态发展到无可弥补之境,莫说公关,指望任何一个部门单独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

考虑到当前公关在各企业环境下的普遍情况,公关工作常常被后置,平时就被当成成本中心看待,出事了才想起来。其实,许多公关工作如果能前置到业务流程当中,那么公关就会成为企业赢利、规避风险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在网络如此发达,消息传递如此迅疾,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大有星火燎原之势的时代背景下。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们在IBM公关方面的一些工作思路、想法和做法。在分享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IBM。

I BM已经拥有107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科技企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条形码、ATM机、POS机以及内存条、硬盘等许多是IBM发明的。大家应该还知道,IBM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重大转型,目前我们正处在历史上第四次、也是最大的一次转型过程中,从原来“软件、硬件和服务”转型成“以云计算为平台,以认知计算为解决方案,专注于企业级业务的客户”。

每一次转型,我们都希望市场对I BM有新的认知,这一次,我们还想传递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IBM“大而敏捷、久而弥新”。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立足长远,花费长久的时间、精力来做,需要把许许多多的公关工作前置到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当中。

所以2017年底,当我们的转型目标确定下来后,IBM也开始推行传播方面的品牌创新,因为看到未来人工智能的巨大趋势,和IBM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所以我们选择主推“AI”,从后端到前端,传递“AI赋能专业人士”的价值主张。

我们提出了一个策略——迅速建立IBM与AI的强关联,探讨AI如何给商业带来价值。

不同于以往B2B企业传统上只关注C level人群的传播策略,我们把年轻知识人群+未来职场精英作为了首要的沟通对象。这类群体是职场中坚力量、有意愿借助新科技实现自我提升,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更愿了解AI等新技术是威胁还是赋能,是社交活跃人群,也是未来意见领袖,更是以后购买IBM的主力决策人群。

在传达价值主张的时候,我们创造了最全面的IBM跨界AI头脑风暴,“跨界”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对象跨界,从企业端跨到职场人端;第二是内容跨界,使IBM从一个科技话题转变为一个职场话题;第三是领域跨界,把商业话题变成文化话题;第四是话术跨界,找到相關性连接品牌与公众;第五是终端跨界,线上线下多终端协同。

比如,IBM在2017-2018年,以“职场 X AI”议题为切入,打造三驾马车——数据+辩论+学术。数据层面,我们与领英联合发布《AI时代职场趋势洞察》报告,以权威的数据做支撑解析AI对于将来行业的影响;辩论层面,我们联合了马薇薇、黄执中、邱晨、周玄毅、胡渐彪等深受年轻人关注的辩手,在北大讲堂做了一场主题为《职场人士,是否需要恐惧AI》的世纪之辩;学术层面,我们邀请到了五位职场大咖,包括新东方的创始人之一、361医院乳腺癌的专家、音乐制作人等,让他们来讲在A I时代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同时对一些职场新人给予一些建议。

总之,在网络充分发达、人工智能正处在星火燎原的前夜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把公关前置到企业业务流程中,避免少些处于“五星级酒店清洁门”这种被动的尴尬境地,是每一位公关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公关前置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向“黑公关”说NO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农资届公关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