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中外语学习者的身份建构
2018-02-16蒋玮
蒋玮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外语学习者重要的交流场所之一,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学习者如何在这一虚拟空间中进行交际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语用身份研究为理论框架,采集网络空间上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话语,通过定性分析,揭示交际者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构建特定的身份,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旨在通过学习者身份构建的研究,更好地指导新媒体背景下的外语教学实践。
关键词: 语用身份 网络学习空间 外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领域的教与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方法应运而生。慕课平台、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已有不少研究集中于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学习效率[1][2],但对于学习者如何在网络空间中进行交际,以及虚拟空间中的言语行为特征等主题,鲜有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以语用身份视角切入,考察网络空间上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话语,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探究网络言语行为、身份表达及语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二、文献综述
语用身份指的是“特定的社会身份在语言交际语境中的实际体现、运用甚至虚构”[3](24)。作为语境化的某种具体社会身份,语用身份具有交际依赖性、动态选择性、交际资源型、话语建构性等交际属性[3]。语用身份理论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外语教师在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语境中通过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选择或新建多元化语用身份,以实现不同交际效果[4][5]。外语学习者的身份构建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与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6]。以往的研究聚焦于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焦虑、自我监控等[7][8][9]。相比之下,对学习者在特定网络语境中的言语行为及特定身份的构建等主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分析的语料来自于省内某211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平台网络在线讨论。该大学于2014年引进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并在全校范围推广使用。教学平台为任课教师提供独立建课的功能,为实现翻转课堂提供有利条件。除建设核心课程内容外,课程模块还嵌套讨论、作业、通知等互动功能。笔者以“学术英语写作与翻译”课程为例,借助平台的讨论功能,考查学习者在网络空间的交际话语特征。
作为传统教学与网络课程相结合的实践,该课程除了传统课堂面授形式之外,还借助网络平台载体,搭建网上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电子化、可及化,促进教学。分析数据来源于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发起的有关英译汉的讨论,讨论帖的主题是译文点评。其中英文原文选自美国畅销科普书籍Your Miracle Brain,作者简·卡珀。中译文选自该书的中译版《吃出聪明的大脑》(新华出版社)。讨论主题为原书第三部分第七章一篇文章的标题和部分内容的英译汉,数据收集时间为2016年11月。
主题帖:原文:St. John Wort: Natural Prozac (title)
If you are depressed, a pill made from the plant St. John Wort may boost your mood.
译文:圣约翰麦芽汁——天然的盐酸氟西汀(标题)
如果你感到抑郁,那么一枚由圣约翰麦芽汁制成的药品大概会改善你的情绪。
讨论结束后,收集所有在线讨论帖,剔除无效讨论(与主题无关)后,共整理讨论贴92个,学习者发言统计共2876字。针对这些语料,以语用身份论[3]为研究框架,探讨以下问题:(1)学习者的网络交际话语有哪些语用特征?(2)如何通过特定话语实现交际目标?(3)这些话语建构了怎样的身份?
四、结果发现
1.词频统计
利用在线分词工具(SCWS中文分词)对收集语料进行分词、统计后发现,讨论帖发言中出现了一些高频词汇。按照频率由高到低排列,排名前十的词组分别是:
No. Word String Attr Weight(times)
01. 翻譯 v 214.72(44)
02. 圣约翰 nz 174.72(12)
03. 盐酸 n 160.44(21)
04. 麦芽 n 108.50(14)
05. 抑郁 a 99.18(18)
06. 感觉 n 96.80(20)
07. 这个 r 86.40(18)
08. 直译 n 84.70(10)
09. 天然 n 68.88(14)
10. 覺得 v 63.83(13)
在这十个高频词组中,有七个词组都与评论主题密切有关,其中“翻译”与“直译”与翻译本体相关,“圣约翰”、“盐酸”、“麦芽”、“抑郁”、“天然”则与翻译对象,即文本相关。这些高频词组的使用,反映了网络发言受到特定语境的制约。因为这是一次翻译点评活动,发帖人通过相关话语选择实现翻译评论这一交际目标。
高频词组中的“感觉”、“觉得”与发帖人的态度相关联。“感觉”和“觉得”属于表达个人意见的词汇标记词,表现了发帖人由于对某事物或观点的不确信,或避免使用绝对表达,从而实现寻求对话的交际意义。
“这个”是指示词,在讨论帖中往往与其他词组共现,构成对特定事物(如翻译结果)的指称。同时,该词组显示出网络发帖口语化的特征,例如:a)这个翻译应该是直译;b)感觉这个翻译挺好;c)“麦芽汁—天然的”这个字段很抓读者眼球。
2.发帖句长及内容分析
统计发现,讨论帖的发言平均句长为31字。最短的发言是两个字,最长的发言是196字。有的发帖人发言时仅表达了自己的评价,如“挺好”、“很好,吸引眼球”等,另一些发帖人在发言时不仅给出了评价,而且给出了相应的理由及修改建议,如评论2。发帖的长短及内容的差异,体现出网络发言的随意性、多样性特征。
评论1:挺好。
评论2:首先,如果这是一篇科技论文,我认为不应该翻译为圣约翰麦芽汁,而是贯叶金丝桃,这样更为专业;其次,如果是科普类型的文章,那么后面的盐酸氟西汀翻译为商品名百忧解更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标题存在歧义,让人误解为盐酸氟西汀是圣约翰麦芽汁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但是事实上盐酸氟西汀是目前治疗抑郁的处方药,起治疗作用的是圣约翰麦芽汁中的其他成分,因此我认为翻译时在天然的前面加上一种会更好一些。
通过语料观察,发现网络发帖的内容基本包括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和给出理由这三个部分。按照发帖的具体内容,将85个对主题帖的回复(排除了7个对发言帖的回复)进行归类,发现所占比例最高的帖子为单纯评论型(29帖),其次是评论+理由型(23帖),其他类别的情况及举例见下表。
可见发帖人或通过评论或通过提出修改意见或通过给出理由(以言指事),实现点评的交际目标(以言行事),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以言成事)。
3.评价资源分布
评价是具有主体意识的认识活动,是以价值的认知与取向为基础对被评价者价值属性的认定或判断[10]。网络平台就同一主题帖的回复发言,一方面表达发帖人的态度或判断,另一方面形成一种发帖人之间,即主体与主体间的交际互动,具有一定的人际意义。在评价理论中,说话人对其所言所持的态度、观点、立场被归为介入系统[11]。介入的话语形式有两种:单声介入和多声介入。单声和多声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对话的可能性。单声介入是说话人的直白陈述,拒绝引入对话的可能性;多声介入通过对话收缩或对话扩展形式,引入对话的可能性。根据对汉语评价资源的分类标准[12][13],对语料中的介入资源进行划分,见下表。
可以看出,语料中的多声介入例子占绝大多数,其中使用频率高的“感觉”、“我感觉”、“我认为”、“我觉得”体现了说话人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度,扩展了对话空间。
五、讨论
谈及网络话语,让人联想起虚拟身份。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真实身份与虚拟身份之间既会出现重叠,又会出现分裂的情况[14]。在本研究中,网络讨论的语境是课堂环境,网络发言是实名发言,且发言者关系是同班同学,由于这些多重关系的透明性,因此发帖人往往以真实身份发言,区别于其他情境下因彼此身份不明而产生的虚构的身份。
1.学生身份对网络话语的影响
言语行为与身份表达相互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过去的身份影响特定言语行为表达;实施言语行为构建并改变身份;言语社区规约了特定的言语行为[15]。通过对网络话语语料分析,发现发帖人的发言展现出明显的学习者话语特征,广泛使用如“感觉”、“觉得”,情态词“可能”(12次),语气助词“吧”(10次)等缓和语,赋予话语内容不肯定、商榷及缓和的语气,符合“学生”这个显性身份特征。从语用学视角看,正是通过这些缓和语,推动网络交流的互动性人际交往,构建出对话的可能空间和话语环境,促进知识分享和交换。
2.网络话语构建的新身份:积极交际者
在网络平台讨论中,参与人发言积极,主动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与以往研究发现,即大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主动性言语活动较少,存在明显差异[16]。特定的话语情境构建新的学习者身份。本次话语情境可以表达为以点评具体译文为目的、鼓励参与的课堂活动。在此语境下,学生通过主动网络发帖、跟帖构建其讨论者和评论者的会话/互动身份。
(1)讨论参与者
在对主题回复的共92帖中,发现三种讨论的形式。对主题帖的直接回复,如评论3;对回复帖的回复,如评论4;对回复帖的回复的再次回复,如评论5。对回复帖的回复,表明发帖人不仅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关注其他人的观点,及时回应,形成对话的讨论气氛。
评论3:St. John Wort应该翻译为贯叶金丝桃。
评论4:天然的盐酸氟西汀太专业了,不够吸引人(发帖人1)
回复:需要用一些大众已知的专业词汇,否则难以与文章中的抑郁进行解释。(发帖人2)
评论5:这个翻译应该是直译,感觉虽然忠实原文但有点不太自然,翻译痕迹比较重,我倾向于意译,比如,你感到抑郁么?来一片圣约翰麦芽汁片怎么样?(发帖人1)
回复:不过这里直译也是挺通顺的。(发帖人2)
回复:感觉翻译味儿有点重,这是一篇科普而不是学术文章,我感觉有点过于正式了。(发帖人1)
某些讨论帖虽从形式上看不属于回复帖,但其发帖内容展示了一定的互文特征。比如在以下两例中,发言人使用副词“也”回应前面发帖人的观点,形成讨论。从发帖内容要素分析,大多数言语行为体现出多声介入的评价特征。多声介入为不同观点或声音预留了对话的空间,开启主体间性的可能。
评论6:我也觉得天然的盐酸氟西汀翻译成天然的抗抑郁药好一点,不那么特指。
评论7:作为科技论文,我也赞同将其改为贯叶金丝桃更专业一些。而且第一句话的翻译不太符合科技论文的风格。
(2)直言评论者
语用交际活动往往受到交际语境的制约。学习者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讨论受到特定交际目的的制约。网络讨论的给定语境是对给定英译汉译文发表评论,参与讨论的学习者顺应具体的外部世界语境,选择特定话语参与交际。通过话语内容语义分析,发现75%的发帖内容包括明确的“评论”信息。学习者发言的点评方式包括评论型、评论+理由型、评论+修改+理由型、修改型、修改+理由型,以及评论+修改型。这些主题限定但内容各异的发言贴,表明学习者能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直言不讳。此外,网络流行语如“赶脚”、“木有”、“点个赞”,以及“ ^_^,=_=,666666”等表情符号的使用,反映出学习者顺应网络空间语境,做出符合交际场景的话语符号选择。此类言语行为共同构建了直言评论者的语用交际身份。
六、结语
本研究以高校英语翻转课堂上学习者网络发言的言语行为为分析对象,分析学习者如何在特定的情境通过下以言行事,达到特定交际目的,揭示网络空间学习者身份构建的多重制约因素。在自下而上的建构性学习语境中,学习者通过参与讨论、发帖、跟帖等行为模式,贡献个体知识,参与集体共创,使知识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发生连接,在此过程中构建积极交际者的新语用身份。但因为存在样本较小、较单一等因素,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扩大范围,以期展现网络言语行为与身份构建的互动全貌。
参考文献:
[1]谢幼如,盛创新,杨晓彤,等.网络学习空间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34-40.
[2]潘星竹,姜强,赵蔚.“互联网+”时代自我导向式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应用成效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3).
[3]陈新仁.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徐敏,陈新仁.课堂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建构及顺应性[J].外语教学,2015,36(3):50-54.
[5]吴珏.英语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语用身份及其话语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65-171.
[6]秦丽莉,戴炜栋,赵永青.再论实践社群理论框架下外语学习自主能力与身份之间的关系[J].现代外语,2018(1):66-77.
[7]刘文宇,查吉安.网络教学环境中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J].外语学刊,2009(03):121-123.
[8]隋晓冰.网络教学环境下英语学习者的焦虑问题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01):78-80.
[9]鲍德旺.基于网络模式的英语学习与自我监控能力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26-128.
[10]刘世铸.评价的语言学特征[J].山东外语教学,2007(3):11-16.
[11]Martin, J.R. & P.R.R. White.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 London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2]彭宣维.汉英评价意义分析手册——评价语料库的语料处理原则与研制方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3]陈景元.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汉语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4]Yus, F.. Cyberpragmatics: Internet-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1.
[15]Tracy, K & Robles, J. S..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13.
[16]張烨,周大军.大学英语学生课堂参与模式研究[J].外语界,2004(6):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