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中的教师权威及其运用

2018-02-16任卓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权威学前教育

任卓

摘    要: 教育过程中教师权威不可或缺。对于什么是教师权威,学界意见分歧较大。本文认为教师权威是为了促进教育对象身心健康发展或者实现教育目标,教育者对其施加的由权力与威信构成的必要影响力。教师权威对幼儿、幼儿园、幼儿教师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对于学前教育中的教师权威,我们要重新认识,合理运用。

关键词: 权威    教师权威    学前教育

教师权威作为教师身上的一种特质,自古有之,尤其是讲究师道尊严的古代,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由此可见,在我国教师这一职位在社会文化当中具有的强大威信。

历经现代社会转型之殇、网络信息之创、课程改革之痛,民主、平等、人性化、学生主体性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与追求,而教师权威这种教师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则愈发成为糟粕而受人批判、摒弃。当前,对权威的滥用与误用更是动摇了人们对教师权威存在必要性的信心,甚至有人宣称“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将不再需要教师权威,现代教育既然突出师生平等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着参谋的角色,根本不再需要什么权威”[1]。然而,部分学者则认为“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权威力量,才能完成职业角色赋予的使命,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2]。“教师权威的存在是合理的,适当的教师权威不仅是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而且为师生双方的相互发展提供了可能”[3]。同样,对于同一个概念教师权威,为什么人们会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教师权威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要运用好教师权威,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些问题。

一、教师权威

要弄清楚什么是教师权威,必须首先知晓几个相近的概念:权力、权威、威望、威信。《现代汉语词典》提到权威:“一是指使人信服的力量与威望;二指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者事物。”[4]至于权力:“一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二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4]“威望则是声誉与名望,威信则是威望与信誉”[4]。威信其实就包含威望。结合以上四个词的理解与辨析,可以这样理解权威:一是指单纯的在某种范围内享有声誉、信誉与名望的人或者事物;二是指由于具有非常有影响力的声誉、信誉与名望,以至于可以使别人信服自己,从而获得在职责范围内支配他人的力量。由此可知,权威其实就是权力与威信的结合体。

《教育大辞典》提及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角色要求下控制或约束学生的权力。角色与权威密切相连,权威只能在角色要求下使用。”[5]其中有提到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人们、特别是在学生中拥有的声威与信誉。是使教育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教育力量。”[5]其中只提到教师权利,完全没有涉及教师权力,或者编者已经将教师权力与教师权威当成同一概念。关于这种将教师权威理解为一种权力的解释是有失偏颇的。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教师权威具有权力的一面。所以,在此教师权威应该是指教师拥有的一种声威与信誉,以及在此角色之下产生的控制、支配、约束学生的力量。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谈道:“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有三个:威望、权力、财富。一种社会职位的成员能够引起其他社会职位成员的尊敬,这种社会职位就有威望。一种社会职位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的指挥,这种社会职位就有权力。”[6]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位,在教育教学当中能够赢得学生、家长的尊敬,由此具有威望与威信。同时,教师可以在某些方面支配学生,由此也就具有权力。“一般情况下,能对上述三个因素拥有其一,必然拥有其二,其三”[6]。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位,其本身就具有权力与威望、威信,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配合而结合在一起的。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师权威:为了促进教育对象的身心健康或者实现教育目标,教育者对其施加必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教师的角色决定的支配学生行为的权力与使学生产生信服的威信两部分构成。其中必须明确教师权威的目的不是获取支配学生的权力,而是为了实现必要的教育目标;教师权威等于教师权力,它是由权力与威信两个因素构成的。它们之间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判断教师权威是否合理、合法的因素有两个:是否超出教师社会角色所决定的权限范围;是否违背我国幼儿教育培养目标。

二、教师权威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

从分析主要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等目标实现的因素出发,我们认为教师权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幼儿园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权威对幼儿的价值。幼儿是学前教育的主角、中心,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目标已经明确,但目标不会自己完成,还需要教师尤其是幼儿的努力。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绝大多数人处于学而知之者或者困而学之者之列,这些人最应该受到作为教育影响力的教师权威的影响。再加上由于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所限,体智德美都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判断评价的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认知的水平较低。致使幼儿在探索未知世界与社会时会遇到各种困惑、迷茫、不解,由此他们非常需要有一个引路人、一个权威者,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指引与支撑。这个职责非教师莫属。先有规矩,后有方圆。教师权威就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初的规矩。

其次,教师权威对幼儿园的价值。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玩乐、生活的地方,游戏是基础活动,幼儿园必须提供幼儿喜欢的环境,讓他们与同伴和有专业知识的成人在共同游戏中实现成长和学习的基本权利。可以说,幼儿园就是幼儿、教师一起参与的一个大的团体游戏活动。教师权威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全体幼儿都参与其中的大型团体游戏制定规则,维持秩序。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没有权威就没有正常的团体生活。”[7]幼儿园中最权威的权威者非教师莫属。试想,如果失去教师权威,幼儿园作为一个大型的游戏场所将失去最基本的规则与秩序,一切都将归为混乱、无序、争吵、打骂,那么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将成为空中楼阁。

再次,教师权威对教师的价值。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定位就是一名引导者,她们起的作用不是“放任幼儿”更不是“控制幼儿”,主要起着引导幼儿向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前进的作用。但是,幼儿不会无缘无故自动接受他人的引导,要成为引导者,幼儿教师本身必须让幼儿认可自身存在的價值。教师权威的价值主要是赋予教师合法、合理的权力与威信,让她们在工作岗位上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当前,随着社会转型、课程改革、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等带来教师权威的削弱;幼师被社会俗称保姆社会职业认同引起的尴尬。致使地位本就不高的幼儿教师在教育界、社会中的声誉更加不堪。由此,我们更要重塑幼儿教师在教育、培养、引导幼儿方面的权威,提高其在社会中的职位地位,树立其在幼儿教育中引导者的光辉形象。

三、教师权威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权威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跟方法,使用它的目标只为实现幼儿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权威的权力性特点提醒我们,运用时必须非常谨慎,使用不当,将给幼儿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运用教师权威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一分为二的原则。教师权威由教师的权力与教师的威信两部分构成,权力与威信互为依存、相互作用而产生权威。由于权力具有“让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的能力”[8]。所以,教师权力更多地体现出刚硬的特性;相反,威信是作为一种“通过吸引同化使他人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9]的方式,所以教师威信更多地体现出柔软的特性。教师权威具有刚与柔的两面性。作为刚的权力毫无疑问可以衍生出威信;作为柔的威信必须依靠权力的支撑,进一步巩固权力,并且威力可以超越权力本身。它们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论少了谁权威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由此,我们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认清教师权威的刚与柔,真正做到刚柔并济。

其次,针对目标防止异化的原则。教师权威的目的是教育引导幼儿,使他们实现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幼儿一旦犯错,为什么教师首先想到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惩罚?如果遇到幼儿顶撞,惩罚则加重。细究起来她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错误本身,也不在意幼儿是否会因此而改正,更忽略惩罚可能带来的后果,她们唯一在乎的是自身的权威是否遭受到挑衅。甚至有人高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幼儿知道谁才是幼儿园里的“老大”。教师固然可以通过自身刚强的权力树立一定的威信而成为“老大”,但是,这样的威信终将是不可持续性的,是短命的。因为,它已经完全抛弃了幼儿教育培养的目标,反而将作为教育手段的教师权威当成了唯一、终极的目标,这样,教师权威已经由手段完完全全异化成为目标。由此,我们要时刻谨记,教师权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防止其走向异化。

最后,广积威信慎用权力的原则。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引导而不是控制、支配。这也决定了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权力的控制只是插曲,威信的引导才是主旋律。关于如何合理地运用权威,“有些教师师德不高,学识浅薄,能力低下,却对学生发号施令,指手画脚。其结果是学生对其敬而远之,口服心不服,教育效果十分差。有些教师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学生对他心悦诚服、言听计从,教育效果出奇的好”[10]。一个是被动的强迫,一个是主动的吸引,孰优孰劣高下立判。这也提醒我们要收起企图通过命令、控制实现培养目标的念头,转而求助于威信。教师要专注于自身能力、特长、品质的提升,处事公平、合理,由此形成一种积极的特性,并使其像光环一样产生晕轮效应,让幼儿感受到教师身上具有的魅力与品质,并主动与之接近交往,从而达成对他们的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何聪.重读教师权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4).

[2]叶飞.教师角色与权威的合法性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8(3).

[3]胡朝兵.论教师的权威、威信与教育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4]现代汉语辞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0.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674-1676.

[6]Husen,T.,Postlethwaite,T.N.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出版社,1990(9):81.

[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70.

[8]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4.

[9]Joseph S.N,著.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

[10]田国秀.关于教师权威的辩证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

猜你喜欢

权威学前教育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权威信息
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