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填土滑坡支护工程施工难点分析对策

2018-02-16谢武平朱文景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5期
关键词:钢护筒抗滑桩钻机

谢武平 朱文景 魏 昕 谢 超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0三大队 湖南长沙 410119)

1 工程概况

2015年1月,湘江东路K0+040-K0+200段北西面路基边坡发生滑坡下沉,2015年3月对该段进行了钢管桩治理。2016年5月修复该路段时,发现该段有向北西向位移现象,拉张裂隙长约20m,宽约5~15cm。2016年6月至7月初,因雨水冲刷,该段张拉裂隙继续加大。

场地内滑坡总体滑动方向为自南向北滑动,滑坡体周边张性裂缝发育,呈弧形。整个滑坡体前缘宽度约110m,顺主滑动方向长约70m,根据变形观测矢量图确定主滑方位角20°,滑体最大厚度为18m,滑坡后缘张性裂缝发育,宽 5~20m,长约 20~100m,走向 260~270°,与坡向斜交,且有交错想象,滑坡后缘错台约0.8~1.5m。

1.1 地形地貌

场地处于湘江右岸一级阶地上,原始地形南高北低,原始坡度约为7~12°,由于建房及修路修建开挖和回填堆积等改造,现边坡区地面标高介于90.5~113.3m之间。场地地貌属一级阶地地貌;场地现状微地貌特征主要呈台阶状,原有斜坡区已被掩埋,该区位于湘江东路北侧,交通便利。

1.2 地质构造

根据《湖南省地质图》及《湖南省构造纲要图》,根据现场踏勘和1:5万冷水滩镇幅区域地质资料,滑坡区上覆第四系土层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层组成;基岩为一套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浅海相碎屑岩,主要出露为泥盆系上统余田桥组(D3s)灰岩、泥灰岩,厚60~150m,基岩产状为153∠55°,区内总体由一系列南北向及北东向的背、向斜组成。勘察区内岩层以单斜构造为主,未见较大规模断裂构造,地质构造较简单。

1.3 地层岩性

根据野外勘察结果,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场地岩土层主要为杂填土(Q4ml)、粉质粘土(Q4al)、卵石(Q4al)、强风炭质灰岩(D3s)、中风化炭质灰岩(D3s)。

滑体土体物质组成主要以杂填土为主,滑床主要为粉质粘土和泥盆系强风化碳质灰岩,滑带主要沿杂填土与粉质粘土、强风化碳质灰岩接触界面滑动,以湘江河作为剪切破坏口。

1.4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表水主要为湘江,位于滑坡坡脚,水量充沛,水位升降大、流速大,对岸坡冲刷大;场地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孔隙水及基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及卵石层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随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泥盆系强风化及中风化炭质灰岩风华带裂隙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虽然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但因其多呈半张开~微闭合状态,地下水径流条件一般,以片状流形式排泄于地势低洼处,水量贫乏,透水性一般,有利于地下水积聚而造成上覆土软化,是该滑坡滑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2016年10月提供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处治设计内容如下:

(1)在一级平台上设置一排抗滑桩,每三根抗滑桩顶横系梁,抗滑桩截面均为中2500mm,桩中心间距为5m,共30根桩。

(2)滑坡前缘采用桩基础+冠梁+护面墙防护措施,桩径1200mm,间距4m,桩长8~13m,冠梁宽1.5m,高1m。

(3)已滑动松散的路基体,采用挖除换填的处治措施,换填材料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土,分层碾压后,再进行上部路基的填筑。

(4)滑坡后缘设4条纵向600×800mm的碎石盲沟。

(5)一、二级边坡坡面均采用M7.5浆砌片石进行护坡处理,且设PVC排水孔。

(6)滑坡施工期间位移、变形监控、测量及分析,为施工及工程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3 施工难点分析

3.1 施工便道、平台及便道高边坡的防护问题

本工程坡脚为湘江,坡顶为市政公路,施工作业时,施工机械行驶路线从坡顶往下直接作用于滑坡上部,等于变相的增加了滑坡的下滑力,其滑坡体稳定性将受到影响,且滑体土主要为未经固结沉降或压实的杂填土,无法承受旋挖钻机、挖机、混凝土泵车的重量,加上自然坡度大,修建便道时不可避免要挖方形成高边坡。

3.2 大直径旋挖桩成孔难的问题

本施工项目位于湘江河边,处于滑动断层处,上部地质情况主要为杂填士、粉质粘土,河床下有沙层,在抗滑桩施工时,由于材料、机械荷载及施工荷载较大,对滑体土方产生的扰动较大,极易引发孔隙水泄漏造成塌孔,引起安全、质量事故。

4 施工对策

(1)施工所需旋挖钻机、挖掘机、钢筋、套筒等机械设备及原材料直接由施工便道进入施工现场。场地地面需承载力大于三一重工旋挖钻机SR360型(履带宽度0.8m、长度6.0m)自重125T;50T吊车(单个轮胎接触面积为0.075,支撑为0.25)吊装钢筋笼时(加钢筋笼)重量:80T,共计为215T,P=M/A=205×10/(0.8×6×2+0.075×14+0.25×4=(A为机械对地基的接触面积),机械所造成的压力为:176.7kPa,杂填土无法提供这么高的承载力,必须采取其它有效保证安全措施。建议在反开挖并回填压实后,铺设50cm片石(具体厚度根据实际需要决定)+20cm厚级配碎石+20cm厚C30混凝土面层。搭建各种临时设施,按规范要求接通现场用电用水及施工排水措施。

由于旋挖钻机回转半径大,钻杆高,自重大,在作业时需要将近8m宽的操作空间,在钻机就位前使用挖掘机将原地面的淤泥及软弱层清除,再平整整个场地并夯实做为钻机的施工作业平台,保证平台的宽度不小于6m,并保证场地有一定硬度以免钻机沉陷或倾斜。若场地软土较厚,硬度不够,则在表面铺设50cm厚片石+20cm厚级配碎石平整碾压后检测承载力是否达到要求,再确定平台是否再硬化,以保证钻机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平台及便道开挖后形成了的高边坡,建议对其进行水泥浆喷浆防护。

(2)埋设钢护筒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试桩经验发现,如何保证在厚层的软塑一流塑的淤泥和淤泥质粘土层顺利钻进成孔,避免在该地层发生缩径坍塌等现象是施工成败的关键。鉴于深厚的软塑一流塑淤泥和淤泥质粘土层的不稳定性,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采用钢护筒将敏感地层全部隔离,确保成孔安全。

设计图纸中抗滑桩的钢护筒埋设长度统一为5m,为穿过上部的杂填土,考虑到抗滑桩及坡脚防冲刷桩邻近湘江河边,地下水丰富,会导致成孔过程中出现塌孔,建议将钢护筒埋设至岩层。

施工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钢制护筒,护筒在钢模生产厂家定制,采用QB235、δ>16mm钢板加工制成,护筒内径为2800mm及1400mm,上下口外围加焊加环。钢护筒的埋置深度应根据地质和地下水位等情况确定长度;机械设备采用500T振动锤放。先将钢护筒堆放在旋挖机钻孔附近,钢护筒放置的深度按每个桩的土质确定,锤入的深度必须达到灰岩中;埋设时必须注意护筒的垂直度,护筒放置应缓慢平稳机械均匀加力,确保钢护筒顺利成孔。

沉入和起拔钢护筒间的主要工序及要求:在工程开工前期短促的准备时间里,在现场用振动锤沉入和起拔。沉入深度应根据地质和地下水位等情况确定。在软弱、易坍塌的地层中施工,由于钢护筒的作用,极其复杂的地层都变成工艺简单、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挖到持力层后还可以取样试压,以便确定桩底的标高。钢护筒护壁优点:①可缩短整个施工工期旋挖桩工艺简单,钢护筒工艺安全可靠,它动用的设备少,容易做到全面铺开,工期可以缩短便于赶工期。②安全性高。由于钢护筒护住了第四系粉土及填土段,能保证桩内稳定性。

钢护筒旋挖桩的工艺方法及原理:该工艺的施工过程就是用振动锤将钢护筒沉至岩层,并将护筒内的土挖空减少下沉摩擦阻力,然后继续用振动锤插打直至无法下沉为止。然后继续机械挖孔,直至桩孔施工完毕,完成桩的钢筋混凝土浇灌工作。该工艺实施的关键工作是能将钢护筒打至灰岩层,取得止水和防止软弱层孔壁坍塌的效果良好,确保挖孔顺利进行及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5 结语

本文主要对填土边坡处理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经过现场实践,完成效果较好,但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增加不小的投资。给设计单位建议在设计时一定要分析施工难度以及施工可行性,不能由于设计的不合理而增加过多的投资或是引发施工事故,同时给滥挖滥填、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的单位和个人敲响警钟。

猜你喜欢

钢护筒抗滑桩钻机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ZJ40L钻机并车箱升级改造设计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圆形钢护筒临时存放受力性能研究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关键要点
海上超长超大直径永久钢护筒高精度定位技术
压力顶升法拔除桥梁桩基钢护筒工艺
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
浅薄覆盖层倾斜岩面大直径钢护筒施工方案比选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