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G以及4G客户感知的一体化网络规划与优化

2018-08-09张泽勇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5期
关键词:批量运营商规划

张泽勇

(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前言

2015年2月,我国的信息技术行业,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授予LTEFDD牌照,再加上早就得由中国移动发布TDD牌照,触发运营商在LTE的规划和建设中,可预见的下一阶段,大规模运营商的网格化,将给移动互联网应用带来很大的创新,将进一步深刻地改变传统社会的各种行业。目前,我国的三大运营商竞争很激烈,尤其是在客户体验方面。通过构建本地客户感知系统和基于客户感知的3G和4G集成规划优化系统,可以解决运营商面临的各种问题。

1 建立客户感知系统的必要性

1.1 客户感知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来

客户实际体验的感知、网络的实际运行等因素,经常出现几种情况,例如设备和网络都正常运行,但是用户对网络的感知确一直在下降,再比如网元运行也正常,但是端到端的业务质量就很差,往往出现各种指标的均值很好,但不代表局域网的性能好,往往出现测试指标好,但不代表用户感觉良好的做法。感觉KPI评价的不连贯性和客户感知的经验并不意味着好。客户感知的提高不一定与网络绩效KPI的提高成正比。

1.2 业务多元化和用户行为多样化导致有效评价和综合评价困难

以往的2G网络只提供语音服务和简单的SMS服务。由于业务单调,很容易监控KPI指标的几个关键性能,以确保良好的客户感知。随着移动通信的口越来越复杂,业务多样化,用户行为多样化,网速低成功率慢,各种业务数据、显卡、网络延时大业务感知现象,不能使用简单的网络拥塞、业务中断率和传统KPI的特点,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不能进行有效地分析,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传统的交通统计指标对设备运行、道路测试指标进行网络覆盖,并不是针对真实客户感知设计的,客户的真实感知不能用测试指标反映出来,无法达到客户对终端的感知。

2 客户感知系统在网络操作系统中的地位

基本涵盖了客户感知和聚合操作系统的各个层次,从网络到服务的垂直方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市场与网络之间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市场与网络之间的互动质量。移动运营商的架构可以分为网络层、业务层和用户层、评估层、监控层和服务层。客户感知位于第六层,位于网络管理监控层,直接支持前台和总线。开发支持网络的精确规划和优化。与此同时,客户感知系统是终端质量体系的终结。终端、网络运营商、不同层次的业务、内容、跨无线传输、核心等各种专业、业务平台。

3 3G与4G一体化、立体分层、宏微结合组网

由于移动通信频率高,运营商整合了3G/4G网络规划提出了三个特点:

(1)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意味着更准确的覆盖布局层,作为主要覆盖层,根据站点距离300~500m部署,形成4G的基础设施覆盖结构,布局层也比较稳定,为连续稳定提供基本的连续覆盖保证。深覆盖层,在形成布层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干扰,准确遮盖局部弱点的盲点。吸热层,关注交通热点,形成灵活的网络容量负荷。城市覆盖以三维网格化、宏微观化、平衡体验变换、宏蜂窝覆盖范围广、用户操作更加统一、微小区目标精准覆盖、准确高效的吸收面积和热点需求、宏微坐标等特点。D、互补、负载共享、开关优化,实现平衡优质体验。

(2)划分场景和网格,细化规划力度,提高规划精度。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将用户群的分布、网络覆盖划分在以下场景:城市、乡镇、交通干线和行政村,每类场景都可以继续细分为子场景,如城市覆盖区,CBD可以分为城市区域、城市居住区、校园区、建筑室内区等。在同一个场景中,该区域可以划分为1~10km2的网格。

结合以上两个特点,为了实现精细规划,需要采用三维分层网络和场景覆盖解决方案来提高用户感知。针对大型建筑,采用多个场景结合、室内外协调发展三维集成网络,根据用户行为和交通特性定制方案。随着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增长,用户需要高速率的移动互联网体验,高频率的3G和4G,有限的无线带宽,给用户带来高率的问题,以微蜂窝散热为主要趋势来解决问题,靠近有线用户。

(3)优化互操作性,提高用户体验

区域作为基本网络,3G为各种人口区域,实现连续、良好的4G高速网络,实现高价值、高流量、高密集的人口区域良好覆盖;底层网络用3G,实现超级市场、商场、医院、学校等重点景区良好覆盖,首批4G重点实现城乡人口覆盖率、交通干线、农村覆盖面积逐步扩大后;在客户感知方面,3G和4G网络的互操作性,关键是保证4G手机在空闲状态下优化4G网络,数据连接状态业务重定向,PS等切换成功率,确保CSFB语音业务回落。

4 基于客户感知的一体化网络优化

4.1 传统网络规划与优化过程

传统的网络规划是对业务需求进行收集,用户群的分布和地理环境、网络情况等,根据传播模型估计,形成一个按地理位置的基站布局。环境,要了解网络覆盖效果,网络模拟和调整,以及社区规划参数的同时。网络规划中,公司根据规划和投资规模的省市,申请到上级的投资计划,经批准后,批量开工建设基站站点,一般按一年的规模和时间安排在2-4处,在M楼进行。ODE是统一规划、集中采购、批量施工、批量验收交接的维护。传统的网络优化过程分为商业运作前的覆盖函数优化和商业运作后的系统性能优化。商业预覆盖功能优化包括:

(1)单站验证:检验各种参数,如倾斜角度、扰码、高度、频率、方位角、位置区域、路由区域等;各种服务的功能验证,包括支持的服务:语音、数据、可视电话、切换功能;上下游干扰检查等。

(2)RF优化:以道路试验为主要方式,对无线信号强度和质量范围内的站点进行检查,主要包括覆盖问题、导频污染、干扰问题、切换问题、掉话。网络建设完成后,经过单站验证和射频优化,进入了商业化阶段。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对网络客户感知QoE的改进和维护以及性能KPI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4.2 流程再造,构建优化流程

在以往的网络规划中,电信运营商已采取统一规划、重点采购、批量建设、批量验收交接维护模式,规划阶段集中测试,信息收集汇总问题通过统一规划、上报部门审批计划,计划分阶段开始集中采购和项目建设,并接受网络部组织阶段,重点集中时间,方便施工的优势组织规模存在以下弊端:①建设周期长,市场反应快;②薄弱覆盖区的精确定位未在覆盖初期进行,因此难以从站到站的技术方案进行检查;③单站的覆盖效应和建设效益难以验证;④不符合“两高两精”的内部管理要求。

批量建站建设模式:在早期阶段仍在使用,如图1所示。重点抓好道路试验数据采集、统一规划、实施、集中式分期启动、立体化模式,重点抓好过程:第一网络优化建设,网络优化牵引再启动施工要求,建设完成网络选型;效果验证。具体过程见图1。适用于3G建设和LTE批量覆盖等情况下的行政村建设。

4.3 日常优化要结合客户感知

图1 批量建站模式流程示意图

目前,在网络规划中,客户感知系统不仅反映了网络的深层问题,而且对网络规划的重点和方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当所有的操作都对网络进行统一规划时,客户感知和用户的市场行为占有很大的参考比例。运营商对客户感知大数据采集、网络监控数据等非常重视,将投诉、开发市场信息等数据作为规划数据的基础,是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收集口,往往对薄弱网络覆盖和客户感知薄弱的解决方案,储备积累计划项目。储备项目反映了网络内存在的短板,反映了对投资建设的要求,该计划是在一定的投资下,根据优先顺序,针对这些短键分配的投资和资源来解决的。

5 结束语

如今各大运营商竞争激烈,企业内部管理的运作需要改进,客户感知对网络优化的参考作用越来越具有参考意义,如何对顾客感知进行快速评估,顾客对量化的感知。感知品位和真实顾客感知是否真实,如何对客户感知低的地方进行定位,如何快速提升客户感知程度等等,将成为未来运营商的重中之重,探索未来的道路是漫长的,每个运营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批量运营商规划
批量提交在配置分发中的应用
采用经济数控车床批量车削孔类工件的再实践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迎接“十三五”规划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