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鸡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2018-02-16,

畜禽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鸡病病防治病原体

,

(山东烟台市牟平区水道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09)

1 鸡病发生的原因

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鸡自身的体质造成的,健康的鸡则不容易患病,而体质较弱的鸡则比较容易患病,当体质较弱的鸡患病后,则是容易影响整个鸡群的健康,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该重视鸡群的饲养工作。

1.1 饲养工作不到位

养殖鸡群的过程中,对鸡群的饲养非常重要,若是饲养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鸡群整体健康。导致鸡群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鸡舍环境不合格,若是鸡舍中出现病鸡或者需要淘汰的鸡,则需要将这些鸡淘汰掉,否则会将疾病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鸡,从而造成疾病大范围传播,不利于鸡病控制和防治。其中呼吸道鸡病传播速度和影响极大,因此应该加强重视[1]。以败血霉形体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为例,这两种鸡病的传播方式主要以咳嗽为主,病鸡通过呼吸、咳嗽将疾病排出体外,进行传播。此外应重视鸡群的排泄物清理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同时鸡群的饲料使用工具也是造成鸡病传染的一种途径,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会有病菌感染,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通过饲料传播病毒,造成影响。

1.2 缺乏疾病防治措施

在养殖过程中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防治措施不到位,导致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造成疾病大范围传播。①鸡病中并发症和继发病较多,增加了防治工作难度。当鸡病发生时,会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并发症,并发症中的病原体会出现混合感染,这对于鸡病防治工作而言非常困难。②鸡病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异的情况,由于防止不及时,实施药物质量效果会不理想,新的病原体不利于防治工作开展。③在抑制疾病发生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抗生素,鸡病中的病菌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这时防止工作将无法开展。④鸡病中,寄生虫疾病发病率较高,这时鸡群的抵抗力也会随之降低,那么细菌非常容易侵入鸡身体中,进而发生鸡病,在鸡群患病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2 鸡病防治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为了使鸡群能够健康的成长,在饲养过程需要采取合理的饲养方式,以此提高鸡群的生活环境,提高鸡群的存活率。首先,对鸡舍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在饲养的过程中不能品种混养和杂龄混养,根据鸡群的品种和年龄分开饲养。此外,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鸡舍的环境,如声音、温度、通风等,通过改善这些因素,提高鸡的抵抗力。此外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加强鸡群的抵抗力,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提高抵抗力的药物,以此避免鸡病出现。对于储存时间较长的饲料,采取阳光暴晒的方式,对其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病原体的侵入。

2.2 根据养殖场养殖类型,采取不同监管方式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应该根据自身的养殖类型,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引进养殖,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外来病原体的侵入。此外,对不同规模的养殖场采取不同管理方式,确定鸡的质量,避免患病鸡流入市场。

2.3 加强对鸡病防治工作宣传

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鸡病防治工作宣传,提供养殖人员对鸡病传播的重视,进而提高鸡的健康,使人们安心食用鸡肉。

2.4 加强鸡病预防工作

鸡病的预防非常重要,是防治鸡病的重要措施[2]。首先应该对鸡舍进行重新设置,鸡舍的位置应该在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鸡舍位置不易有过多来往人群,由于人自身也会携带一些鸡病,会对鸡群健康造成影响,同时鸡群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鸡舍建设应远离人群。此外,提高饲养人员的预防意识,在选择雏鸡时,应以健康为主,避免雏鸡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疾病传染的情况。

3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鸡肉作为餐桌上必备的一种食物,其健康程度非常重要。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鸡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此提高鸡肉的质量,提高养殖者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鸡病病防治病原体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鱼腥草防治鸡病的方法
鸡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及对策分析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鸡病主要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基于鸡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