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分标准应用的探讨
2018-02-16王洪涛张晓东
◎ 王洪涛,周 刚,张晓东
(山东省日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日照 276826)
调查研究发现,近些年,食源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在逐年增长,因食品安全引发的各种事件不断被报道,这也促使人们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国家也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但是,在实际落实中,还需要掌握影响食品质量的来源及危害因素,了解食源性疾病的特性及发展趋势,为修订监测、评估标准提供可靠的参考,最终提高风险监测质量,减少食源性疾病产生。
在民生问题中,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所以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意义重大,在提高食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就是对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监测信息进行收集,总结分析后及时报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也就是从食品生产到食用的各个环节中,除本身的污染外还存在的食品有害因素,如将非食用物质或非法物质当作食品添加剂,这些物质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污染是在运输、加工等期间无意间导致污染物进入食品,比如寄生虫、微生物、真菌、霉菌、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食源性疾病就是因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引发中毒、感染等疾病,在监测中会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等,以监测、调查、报告等方式将食源性疾病和致病原因等信息进行总结[2]。
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作用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不单单是对某一项进行监管,而是要全面掌握食品安全的情况,从而让食品安全的监管更加有针对性,同时将风险评估、监测的结果当作参考,制定更为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管的频次、对象及标准。另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也是管理部门监管食品质量的主要方式。所以,让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标准化,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监测,既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指引方向,还能在监测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现存的问题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1 监管人员经验不足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疾控中心监管人员经验不足,仅依照标准探索性地展开监测工作,对监测的流程、内容等认识不够,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另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繁重、专职人员紧缺,无法完全发挥监测作用,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状况,所以难以保障监测质量。
2.2 检验方法标准滞后
风险监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影响着政府的各项决策,所以必须有准确的数据。这就要求有统一的、科学的检验方法。目前,我国已经有约400多种关于生物毒素、环境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兽药、农药等检验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但是国际常用检验方式应用率不高,这也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3]。
2.3 风险监测资源不足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属于连续性、长期性、前瞻性的活动,在拥有先进的检验技术的同时,还要求监测人员具备保健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食品工艺学、毒理学、微生物学及化学等专业知识,但是当下缺乏综合能力强的人才[4]。如今,新型污染物不断出现,为了提高疾控中心的监测能力,就要拥有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另外,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还需要各种检验设备,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设备紧缺,在检验任务繁重的时期,会出现“争设备”的情况,这也就影响了监测质量。
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标准应用的策略
3.1 建立长效的监测机制
①优化工作内容、实施方案。将监测的日常工作细致化,并做好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能够有效进行。②组建专业的人才团队。引进和培养综合性能力强的人才,提高疾控中心监测质量。③增加经费投入。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资金投入,为风险监测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物质保障。
3.2 展开信息的互动和交流
医疗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展开,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引,疾控中心配合完成。所以,在工作中,要增加三方的互动和交流,将检验的项目、目的等传达清楚,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风险监测工作有效完成。
3.3 加强监督和检查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要制定一套具体、完整、规范的评估体系,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统计分析、报告、筛查等技术;还要重点落实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对监测活动进行督查,严格把控各项程序、记录等,提升监测质量,让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报告更为真实、准确。
3.4 展开培训学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临床医学主要是为一个病人解决健康问题,而预防医学是为一群人解决健康问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就是通过一个人的健康问题分析一群人的健康问题,并从中总结食品、事件、疾病之间的关系。所以,风险监测和检验人员要不断通过培训提高自身能力,确保工作能够有效展开。
4 结语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责任重大。风险监测具有技术性、科学性、全面性的特点,而且涉及的技术机构多、监测项目新、监测范围大、监测领域广。所以,要对监测标准应用的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并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学习相关标准,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善于发现问题、做好统计、深入探讨,制定解决措施,最终让风险监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准确性、合理性,为政府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