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绿色低碳理念下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措施分析

2018-02-16宋泽阳

建筑与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贵阳市公共交通公交

宋泽阳

贵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1 目前贵阳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贵阳市目前的道路交通工具多样,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公交车等,然而现状的城市道路及路权分配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交通工具的行驶。导致机动车行驶杂乱无章,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存在无视交规的现象,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上路汽车越来越多,不仅造成拥堵,而且汽油车排出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破坏,违背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已落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路面老化、道路窄小等都是目前道路规划所遇到的问题。使交通规划一直处于发展缓慢阶段,这也是造成绿色低碳理念无法在交通规划中快速实施的原因之一[1]。

2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的意义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是体现贵阳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重要载体。根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年批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是贵阳市城市职能之一。贵阳市构建合理的绿色低碳交通系统,是体现城市风貌特色,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是落实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基本要求的内容之一。构建绿地低碳交通系统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是创建公平共享的创新型中心城市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轨道、公交、慢行等交通方式将绿地、湿地、公园、森林、湖泊等各区域有机连接,彰显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特色。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是缓解城市机动车交通压力的主要途径。贵阳市现状人机交通矛盾突出,充分利用街巷网络资源、通过有效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整体交通运行效率[2]。

3 绿色低碳理念下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措施

3.1 目标

在机动车已逐步成为贵阳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的大背景下,构建集高铁、轨道、公交、旅游、慢行为一体,外达内畅、相互衔接、各担其责的绿色高效综合交通体系,是构建贵阳市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的有效手段。

在绿色低碳理念下现代城市交通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环境目标、发展目标、公共交通目标和智能化目标。环境目标是指达到城市污染程度的减小,如PM2.5的降低,雾霾指数下降,空气质量显著提高。发展目标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措施要为将来的发展所考虑。公共交通目标是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引领居民养成公共交通出行的习惯,进而减小交通压力及环境压力。智能化目标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小交通压力。

3.2 措施

首先,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贵阳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中环快速公交建设为契机,逐步完善贵阳市中心城区9条轨道主线、6条快速公交线路,同时加大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建设力度,制定公共交通路权优先、信号优先、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等政策措施,大力开辟公交专用道,使其尽快在贵阳市中心城区形成网状结构,提高公交运营速度和市民出行分担率,使公共交通成为贵阳市主要的出行方式。

其次,大力发展慢行交通。慢行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作为短途交通方式,是交通换乘的必要环节,也是扩大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范围的有效手段。建立舒适、安全、和谐、人性化的慢行交通环境,合理调控和引导私人机动化交通的增长和运行,实现具有贵阳特色的“旅游+慢行”的绿色低碳城市交通系统。

贵阳市各区域慢行交通发展策略如下:

通过贵阳旅游环线建设,带动贵阳市同城化发展,促进交通不断深入,产业布局与特色旅游相结合。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及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贵阳市旅游影响力,助推贵阳旅游业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贵阳特色的农旅示范带。

一环以内区域建立安全舒适的城垣步道、滨河步道、山体步道及传统街巷为一体的步行专用道系统;一环外围及中环沿线地区以城市公园、主要景区、重要交通枢纽、滨河等区域之间建立安全舒适的非机动车专用道系统及步行系统;观山湖区以慢行通勤交通为主,结合主要城市道路侧绿化带及城市公园,建立完善的慢行交通网络,满足居民工作、生活基本需求;花溪区建立舒适、安全、和谐、人性化的慢行交通环境。结合十里河滩、洛平河、思雅河、溪南河、青岩、花溪水库、大学城、天河潭等公共区域建立完善的慢行体系并加以串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交通系统;白云区、乌当区,在城市公园、主要景区、重要交通枢纽、滨河及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如乌当奶牛场、情人谷湿地公园、白云蓬莱仙界、长坡岭公园)建立相对独立的慢行系统,如条件允许,可在主要城市干道上设置慢行道加以连接,构建成体系的慢行交通网络;其他区域(如三马、龙洞堡等区域),以慢行通勤交通为主,满足居民工作、生活基本需求。 机场、多彩贵州城、小湾河沿线、交通场站等主要公共区域建立相对独立的慢行系统。

第三,强化科技创新与智能交通建设。以贵阳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贵阳市交通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交通运输综合数据中心、交通运输通信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在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服务效率的同时,大力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后,倡导新能源的应用。推行电力、甲醇、液化石油气等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减少尾气排放,将公交车、地铁、轻轨以及新的公共交通模式都用新能源来供应电力,降低资源压力。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顺应贵阳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必须跟上发展的步伐,将原有的规划不足和缺陷加以改进,并在绿色低碳理念下达到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双赢的社会目标。

[1] 吕东旭,丛喜静,赵玉清.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研究[C].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青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751-763.

[2] 蒋育红.马鞍山市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与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2004.

[3] 刘君,刘尚俊.绿色低碳理念下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措施分析[J].生态经济,2017,33(2):54-57.

猜你喜欢

贵阳市公共交通公交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
等公交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