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2018-02-16肖育云李攀先海军

建筑与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预埋预制构件转角

肖育云 李攀 先海军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预制装配式建筑因生产效率高、节约劳动力、符合“四节一环保”等优点被国家大力提倡。但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仍不完善、施工工艺还不成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本文根据对东莞万科工业化宿舍楼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和对混凝土预制构件厂进行调研,阐述其施工工艺流程,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系统剖析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主要分成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三个部分。基础工程部分与装饰装修部分与现浇式建筑大体相同,装配式主体结构部分的工艺流程包括:构配件工厂化预制、运输、吊装;构件支撑固定;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绑扎、支模、预埋件安装;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直至顶层[1]。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2.1 转角板折断

转角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转角位置易折断;加工过程中板间角度产生偏差;与现浇部位连接时产生裂缝。转角板是维护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框架稳定性的重要构件,因其具有厚度薄、体积大、转角处易折断的特点,所以在构件运输、现场吊装过程中都可能造成转角板的破坏。造成其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吊装时转角板两边内折发生破坏;生产时养护不当易产生转角处角度的变化;施工时需要部分现浇以增加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性,预支模板不能很好地与预制部位连接,经常出现胀模与振捣不彻底现象。

2.2 叠合板断裂

叠合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板面经常发生龟裂甚至断裂现象;生产加工时板面经常翘曲、缺角断角、桁架筋外露或预埋件脱落。主要是由于部分叠合板跨度过大,运输过程中板间挤压,或者吊装时因挠度过大产生裂纹,裂缝延伸至整块板,导致构件破坏;生产时构件养护不当造成叠合板板面翘曲,脱模时脱模剂粉刷不均匀、少刷漏刷等情况造成叠合板板边粘模;加工时操作漏洞导致叠合板面桁架筋外露或者预埋件脱落,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2.3 外墙板保温层断裂

预制外墙板的保温层经常脱落或断裂。一般加工厂预制外墙板均为“三明治”构件,“三明治”构件由“外装饰面+保温层+结构层”三层组成,中间的保温材料不统一经常造成保温材料的外墙板脱落。

2.4 灌浆不饱满

预制墙板在纵向连接时灌浆饱满程度难以确定;预制构件灌浆孔堵塞。一般认为,从下部灌注的混凝土从上部孔洞流出即为灌浆完成,但实际上灌浆管内部情况难以检验,灌浆饱满度难以把握,目前在技术上还难以攻克这一难题。另外,由于构件厂进行构件生产时操作不细心,现场的工人对灌浆孔的清洗不干净等原因都会造成灌浆孔堵塞。

2.5 套筒连接错位

构件套筒连接时钢筋与预制套筒位置经常产生错位偏移。这种偏移分两种:第一种,部分偏移,这种情况下钢筋勉强可以插进孔洞;第二种,完全偏移,只能重新加工构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套筒孔径本身较小,在生产构件时由于机器或者人为因素造成加工位置或尺寸不精密。施工现场面对这种情况经常切断或弯折位置有偏差的钢筋,抑或者在钢筋的对应孔洞现场钻孔,将钢筋插入。但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都与原设计不符,工程的质量都会下降,都会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2.6 管线及构件埋设的问题

构件预埋管线堵塞、脱落,预埋构件位置偏移;施工现场穿线时遇障碍。这主要是由于构件生产时预埋管线没有很好地连接,在振捣台振捣时使部分混凝土进入预埋管造成管线堵塞;管线及构件没有很好地固定,在振捣过程中发生脱落或偏移等现象,影响后续使用。另外,由于水电管线均在加工厂预埋完成后在现场对应位置组装,在组装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转角等弧度问题,在现场预埋电线管经常出现90度直角,造成现场穿线困难。

2.7 预制构件成品保护的问题

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存放不当造成构件的损坏。这主要是由于现场缺乏专门对构件进行管理的人员和制度,并且在很多预制装配式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生产厂的生产速度不能很好地和现场施工的流水作业时间搭接,工程经常短时间停工,有一些预制构件生产厂为了满足施工现场流水作业过早的大批量生产预制构件,造成构件堆放时间过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氧化,钢筋锈蚀,影响工程质量[2]。

3 防范措施和控制要点

3.1 转角板“L型”吊具

针对“L型”构件,预制装配式建筑转角板在运输以及吊装过程中经常容易折断。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吊装时,可以采用“L型”吊具,在吊装时将转角板受到的拉力转移到“L型”吊具上,从而降低转角板的损坏率。

3.2 平板“护角”

平板运输过程中四角易损坏,建议可以根据构件薄厚尺寸规格,制作塑料或者橡胶材质的护角,护角可在构件厂保护或者运输的时候套入构件中,安装之前可卸下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平板的损坏。另外,在平板运输过程中可以采用“增大间距,少量多次”的方法;平板在运输时增大平板之间的距离,尽量选择平坦的运输道路,增加运输次数,以保证平板不被折断。

3.3 减少叠合板制作跨度

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跨度过大而断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事先与设计单位沟通,建议设计单位在进行构件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尽量将叠合板跨度控制在板的挠度范围内,以减少现场吊装过程中叠合板的损坏。

3.4 吊装桁架

叠合板吊装预埋件经常脱落也是在现场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建议可以在吊装预埋件周围加固或者直接吊装叠合板桁架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吊装预埋件,对叠合板的吊装安全有了保障,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改变吊装点的位置。

3.5 适当增大对位孔径

预制钢筋与现场钢筋孔洞对位问题一直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的重点难点。建议可以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大钢筋对位孔洞,这样可以使对位钢筋的入孔率增多,从而使钢筋的纵向整体性增强,有效连接增加;或者,可以增加现场施工与构件加工厂的沟通,增加构件加工厂生产准确性以及现场钢筋绑扎的规范性,减少错误构件的产生。

3.6 振捣前固定预埋构件

接线盒在墙板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错位问题也是经常发生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混凝土振捣前将接线盒焊接在对应部位上,这样可以使接线盒很好的固定,或者生产一种专门用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接线盒,可以在接线盒后增加铁丝,振捣前事先绑扎在对应位置上,都可以很好的解决接线盒在振捣时移位的问题。对于预埋水电管线脱落的问题,可以增加“振捣前检查,振捣中观察,振捣后复查”的环节,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水电预埋管线脱落的问题,增加成品合格率[3]。

4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建筑行业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技术,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通过从构件设计、构件生产、现场安装和施工采取一系列的改良措施,形成了完整的工艺流程,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得以保证,构件生产和现场施工人员应熟练掌握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要领,严格按相关规范流程进行操作,把好各环节质量关,使预制装配式住宅产品能够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同和市场的认可。

[1] 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2]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3]《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编委会.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9.

猜你喜欢

预埋预制构件转角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玩转角的平分线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侧围外板转角深拉伸起皱缺陷研究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及桥梁交通工程的预留预埋设计探讨
三次“转角”遇到爱
INS/GPS组合系统初始滚转角空中粗对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