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2018-02-16王不凡

建筑与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隐患工程施工建筑

王不凡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前言

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变化多端”等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死者家庭带来灾难,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筑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

1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施工行业违法承包现象普遍

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方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物料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单独承包也时有发生。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存在违章指挥和盲目施工行为。而建设方和建设主管部门对这种违法分包行为往往未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整改,这给施工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1.2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内容不能切合实际,并且不能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内容得不到落实,不能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对管理人员的年度安全教育,对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等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的作用。甚至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施工单位对员工教育培训造假,根本不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也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存在检查前无计划,检查时无具体依据,检查出的问题不能整改到位等现象,特别是对存在重大隐患或由于条件所限安全措施不能防护到位的分部工程未予重视[1]。

2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施工安全风险点的分析

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广泛发动施工、监理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排查项目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临时施工用电、高处作业、脚手架、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先确定风险类别,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红、橙、黄、蓝4级。与此同时,施工、监理企业应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公布施工现场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此外,施工企业要针对施工现场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施工现场各管控层级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施工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施工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还要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同时,施工企业要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并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此外,还要加强施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2.2 对施工安全风险点进行监控

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对风险点在线监测或者视频监控,督促项目部时时刻刻盯紧风险点,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处置,确保风险点万无一失。还要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平台,施工企业利用该平台录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履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主体责任。其中,各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按照危险性较大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利用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强化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管。各建设主管部门应完善与乡镇、街道联动机制,及时通报项目情况。开展“双随机”“四不两直”检查,严厉查处未批先建、未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批、未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等行为。并委托国内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得到专业技术机构和专家智力支持,对安全风险开展评估,全面摸排生产安全重大风险点,优化相关标准与流程,科学规范设计遏制重特大、较大事故具体对策措施[2]。

2.3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当前,建筑企业至关重要的任务是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这不仅关乎施工安全的保障问题,也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基础。只有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并且落实,才有可能保证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促进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不单单从国家层次上完善体制建设,企业内部也应该一起重视,企业应该设立监督管理部门,推动规章制度的实施,成立安全管理部门,促进安全管理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2.4 严厉打击恶性竞争的企业

想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建设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机制。禁止恶性竞争的现象,对滥用劣质原材料或者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问题,必须加以惩罚或者取缔。同时,企业应该逐步克服建筑行业安全法中的缺陷和不足,落实安全管理机制,规范市场主体以及明确主体责任。要把安全管理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去,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绝不能让安全问题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发生断层,务必要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施的完善[3]。

3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施工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虽然企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仍旧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因素,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胡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02):244,248.

[2] 何智朋.试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3):135-136.

[3] 秦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1930.

猜你喜欢

隐患工程施工建筑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