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床站立训练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02-15贾敬喜
贾敬喜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电动床站立训练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偏瘫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Barthel评分均在40分以下,依照偏瘫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偏瘫患者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30例偏瘫患者在口服药物的同时进行电动床站立训练,比较两组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负重能力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偏瘫患者的平衡,负重能力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治疗后,两组偏瘫患者的平衡,负重能力以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偏瘫患者在治疗前应用电动站立床实施站立训练,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电动床;站立训练;偏瘫;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22-01
脑血管意外是导致中老年人偏瘫,残疾的主要原因。但是,许多患者在患病后长期卧床休养,卧床时间过长,肢体功能明显下降,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负重能力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有研究[1]认为,在偏瘫患者发病后,实施给药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站立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步行能力,平衡能力。本研究就这一现象,探讨了电动床站立训练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10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偏瘫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Barthel评分均在40分以下,依照偏瘫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50例偏瘫患着。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76±4.29)岁。其中左侧偏瘫45例,右侧偏瘫55例。对比两组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MRI或是CT确诊。(2)患者病程在3个月内。(3)患者均不曾接受康复治疗。(4)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1.2 方法 两组偏瘫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治疗。
观察组联合应用电动床站立训练,具体内容如下:实施站立训练的第一天与第二天,在病床上训练患者坐位能力,从不同角度出发,指导患者正确坐位,在患者能够稳定坐位,并且能够适应站立床体位变化后,为了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可以使用固定带固定患者膝盖,胸部,髋部,并在患者平衡能力提高后逐漸解除固定带。实施站立训练后,患者一天站立时间应该保持在20分钟-30分钟。患者在电动床,双手交叉上举越头顶。并左右 摆动,活动上肢,躯干,骨盆,倾斜度要把控。在上肢训练后,实施下肢训练,单腿绑上固定带后,进行交替负重练习。负重度应该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与病情决定。站立训练一共进行四周,在四周后评价患者疗效。
1.3 观察指标 两组偏瘫患者的平衡,负重能力以及治疗总有效率。①平衡能力:分0级-3级,0级:站立必须实施所有固定带保护。1级:仅在髋部,膝部绑固定带,站立时间>2分钟。2级:仅在膝部绑固定带,站立时间>2分钟。3级:不需要固定带保护,能够平稳站立,站立时间>2分钟[2]。②负重能力:站立时下肢所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连续测量2次-3次,取平均值。③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平衡,负重能力明显改善。有效:平衡,负重能力其中一项有所改善。无效:各方面能力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偏瘫患者的平衡,负重能力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治疗后,两组偏瘫患者的平衡,负重能力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P<0.05)。附表一。
两组偏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P<0.05)。附表二。
3 讨论
长时间卧床休养,不仅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导致患者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发生一系列异常反应,导致患者肢体功能不断减弱,甚至出现肢体僵硬,肢体萎缩等不良现象。偏瘫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负重能力,平衡能力都会出现严重的障碍。
且偏瘫患者在治疗期间若是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护理,长期卧床还会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实施电动床站立训练,能够通过训练患者的各个角度坐位,站位,能够锻炼患者的承受能力,加强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够让患者适应从卧床到站立的转变。且实施电动床站立训练会给予固定带保护患者的胸,髋,膝,骨盆等部位。患者在实施站立训练的时候不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因此能够避免避免用力不当造成的不良现象。同时,也能够实现早期站立训练的目的。实施站立训练的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的脑水肿,能够避免病情恶化,能够辅助药物治疗。
综上可知,实施电动床站立训练能够辅助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时贞娟.电动床站立及床边起坐控制训练对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7):86-87.
[2] 刘西玲.电动站立床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166,168.
[3] 何惠燕.早期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