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
2018-02-15赵玲玲蔡照胜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0
赵玲玲,蔡照胜(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0)
【提 要】 药理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为了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对药理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同时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首先,教师自身应注重知识更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注意经典药物和临床一线药物的讲解;用适当的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多媒体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努力培养国际型药学人才;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药理学是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双重桥梁学科。其以生理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实验性学科[1]。学生大多反映药理学学习太难,主要原因在于药理学内容枯燥、广泛且不易掌握。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归纳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
1 注重知识更新,提高教师素质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临床中使用的药物发展也非常迅速。不断有新的、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取代古老经典的药物,因此,教师必须使学生掌握的药理学知识能够跟上临床治疗的要求。除此之外,药理学不断向细胞、分子、量子生物学深入,同时和其他学科之间交叉渗透。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一些人文科学,如社会医学、心理学及一些边缘科学,如生命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不断被引入医药学教育。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这就要求其在平时要经常学习及不断更新自己相关的医药学知识[2];抓住机会多向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多多参加校外和教学方面相关的研讨会;定期在本专业系开展业务学习及专题讲座,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通过这些途径,运用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4]
2.1 注意经典药物和临床一线药物的讲解 临床中使用的经典药物不一定是一线药物,但是将经典药物讲解透彻,比如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将有助于学生理解一线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因为很多情况下它们的作用机制是相关联的。教师需要紧紧围绕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考试大纲,重点讲述经典药物和临床一线药物。
吗啡是临床中用于镇痛的经典药物,但是其强成瘾性等不良反应较多。吗啡镇痛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其能够激动中枢神经系统丘脑、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及脊髓胶质区的阿片受体,而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如瞳孔缩小、呕吐、体位性低血压等,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基础是吗啡分别激动了中脑被盖前核、延脑极后区及脑干孤束核的阿片受体。通过详细讲述吗啡的作用,实际上综述了阿片类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介绍完吗啡后,再着重介绍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镇痛药,比如可待因、人工合成镇痛药派替啶、脱毒治疗药美沙酮等。分别比较它们与吗啡的作用,而这一类镇痛药和吗啡相比,成瘾性及呼吸抑制作用均小很多[5]。
2.2 用适当的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整个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误食有毒的野蘑菇中毒及解救教学前,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食用有毒的野蘑菇会中毒,中毒后有哪些症状?”然后向学生提示,有毒的野蘑菇内含有毒蕈碱,其会导致胆碱能节后纤维过度兴奋,这样便启发了学生从作用机制上进行分析,由于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在前面的理论课中已经学习过,所以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回答。教师通过先引入病例再提问的方式,这样学生能够把问题一步步地弄清楚,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进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长期服用吗啡或海洛因会导致患者出现很强的成瘾性,这时美沙酮可以用于脱毒治疗[6]。这是由于美沙酮与吗啡相比较,患者对其耐受性及成瘾性发生得较为缓慢,戒断症状也比较轻。因此,口服美沙酮后再注射吗啡不会引起和吗啡类似的欣快感,同时不会出现戒断症状,进而使吗啡等的成瘾性减弱,并能减少吗啡或海洛因成瘾者自我注射带来的血液传播性疾病危害。因此,美沙酮被广泛用于吗啡和海洛因的脱毒治疗,虽然不能根治,但其能使患者状态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2.3 视频教学 多媒体的应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有趣生动,其能使教师表达形象,开辟了药理学教学全新的天地[7]。由于多媒体直观、新颖,同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其显著改善了药理学内容枯燥且不易掌握的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以往课堂教学较呆板,在药理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视觉与听觉等感官进行充分而合理的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提高了药理学教学效果[8]。例如在阿片类镇痛药这一章节中,利用视频向学生充分展示吸毒成瘾的症状和危害,可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9]。
2.4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动手能力的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10⁃11]。本校教学过程中将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一种验证手段,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够,另外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也比较少,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反映对药理学习失去兴趣,实验课收获很少,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因此,教师必须将以往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打破,大范围调整实验内容安排。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药理实验的全部过程中去,从实验的前期准备(比如动物的饲养、药液的配制、不同的给药方式学习等)到具体的实验过程(比如不同的造模方式、动物如何给药、各项药理指标的测定、仪器型号的选择等),都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同时要求他们掌握每一步实验步骤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药理学的兴趣,锻炼其科学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
2.5 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努力培养国际型药学人才 2001年,教育部提出在我国高等院校,20%以上的本科教育课程需要进行双语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国际型人才。这是因为随着全球一体化,既精通外语又精通专业知识的国际型药学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实施双语教学,首先必须重视师资的培训。由于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没有接受过英语专门培训,因而他们的口语及听力不能够听说自如。偶尔遇到稍微复杂些的知识点,他们难免会表达不清。对英语中常用的转折词、连词或其他修饰词,他们不能够灵活自如地使用。另外专业英语单词比较长,有些单词发音也较难,所以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会结巴,无法展开解说。所以,作为专业教师,其不仅要有外语教学素质,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教学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将2种语言及文化灵活地转化和整合。
在本学院,学生在大三学年学习药理学课程。这时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对学生而言,双语教学学习最大的困难是专业词汇,所以双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专业词汇的学习。作者认为,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在课后整理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比较显著。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原版教材,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专业词汇重点记录下来,作为平时作业交给教师评分。
3 考核方式的改变
本院药理学课程考试采用的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模式,总成绩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占80%,这种考试模式的弊端主要在于考试内容不全面,不足以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真实的掌握情况[12],同时也让学生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平时不认真听课,只要最后考试过关就行。因此,教师必须同时对药理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开设讨论课教学(成绩占5%),通过课堂讨论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实验课成绩纳入药理学最终考核成绩(成绩占15%);让学生提交一份文献综述(成绩占10%),课题和药理学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统计期末考试成绩。
综上所述,药理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为了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