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8-02-15汪莹
汪莹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缺乏,对自己自身条件认知的不够,认知结构出现偏差,导致在就业中屡屡受挫。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定义
就业指导,也被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其在定义上主要分为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狭义的就业指导主要是给相关的就业者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帮助就业者进行就业的选择,主要是作为具体职业和择业者的中介角色。广义的就业指导主要是指以相关求职者的发展特点和相关的意愿为主要的前提条件,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就业和择业意识,为大家提供选择不同职业、获取更多职业知识的途径,为广大的劳动力市场介绍不同学历的人才。”[1]而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通常指的是广义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项贯穿于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长效性、全面性的就业系统。而学校作为其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根据就业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转变观念,深化就业制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把就业指导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理论课程,让高校的就业指导更加全面、高效、科学、实用。
2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
早在200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先生就曾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2]虽然高校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将二者融合。在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就业指导服务只停留在学生的工作安置方面,强调一次性就业率,而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以此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大学生只有在接受必要的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后,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择业观,然后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2.2 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认识不到位
一是对就业指导服务的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数高校往往注重的是就业率的高低而非就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注重招生而忽略就业指导。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依赖家长或老师,欠缺主体意识,不能主动地投入到就业的准备中;同时对自己没有客观理性的认知,缺乏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对自己的就业产生影响。
2.3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不高,没有贯穿整个大学教育
首先,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人员缺乏专业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需要的是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需有涉猎,它需要的是一支具有广泛的阅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所组成的师资队伍,而现状则是多由辅导员构成,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或者缺乏专业基础,难以达到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效果。其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内容和方法不够专业化、科学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在发生着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时,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方案。而目前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仍然按照以前的模式进行,大多只是讲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等,不具有针对性,一部分就业指导教材也没有及时更新,就业指导的方法也仅仅局限于网络和相关的招聘会等,这样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化需求,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最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够系统化。目前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偏重对毕业生的开展,而对非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相对缺乏,使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没有贯穿整个大学教育。
3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
3.1 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新理念
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服务性就业指导的理念。在就业指导中引导大学生用全面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对自己的就业有明确的定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择业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及时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而针对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特定情况,提供更加全面深入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可。
3.2 建立全员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强化就业指导服务职能
从学校领导到全体师生都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转变观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系统地梳理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到整个大学教育中,从而对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另一方面,注重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开设专业性的创新课程和相关讲座,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再搭建起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平台和服务实践平台,营造出“人人关注就业,人人为就业献策”的良好氛围,从知识和能力上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
3.3 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系统性
首先,加大对就业指导老师的培训力度,转变目前仅有辅导员担任就业指导老师的局面,增强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其次,构建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针对大学生所在的年级不同,就业指导的着重点也不尽相同,应该根据年级区分不同课程。[3]因此,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系统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晓波,李洪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周济.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
[3] 肖池平,张小青.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2).
[4] 汤玉婷.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信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8(08):65-66.
[5] 赵莉莉.慕课视角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初探[J].高教学刊,2018(08):152-154.
[6] 潘明雪,李仁伟,王力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4):44-45+58.
[7] 徐波礼.以“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构建高校智慧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8(06):39-40.
[8] 陈彦晓.新媒体背景下在校大学生微商创业调查研究——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74-78.
[9] 张明伟,陈珊珊.基于“易班”网络平台精准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观察,2018,7(05):72-73.
[10] 李丽.基于省级创新创业就业学院的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体系设计——以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06):218-219.
[11] 何艳,黄巧茹,张聪敏,庄晓慧,田富俊.大学生依托自贸区创业就业的意愿与自贸区的影响——以福建省三所高水平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8(01):70-74.
[12] 刘蕾,闻明晶,滕树元.就业指导课程对改善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性研究[J].现代交际,2018(02):48-49.
[13] 李荣利.师范类高等院校三类最困难就业大学生思想剖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J].学园,2018(02):24-25.
[14] 杨川,唐艳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探索与实践的三个维度:课程教学、校园活动与基地实习——以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