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方衍变及历代发挥浅析
2018-02-15马武昆
马武昆
汝阳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汝阳 471200
肾气丸一方为东汉张仲景所创,其所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有言:“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此外,另有痰饮、转胞、脚气、消渴等共五种肾气不足之病症均以此方为解,即“补肾气治五病”。方药配伍精妙,是仲景最为经典的调达阴阳、补肾益气之方,后世医家习惯称之为金匮肾气丸,并在临证中多有发挥,沿用至今。
肾气丸原方组成为: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炼蜜为丸,以酒下。其主证病机为久病体虚,五脏俱损,阴损及阳,命门火衰,水火不济,气化不行,故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方中君药滋阴补肾,臣药封脾藏肾,补肝益气,助君药以补肾精,君臣共达阴中求阳之旨;茯苓、泽泻渗湿泄浊,牡丹皮清虚热、泄邪火,使三焦得以疏利,肾阳方可通畅;桂、附量少为使,温肾助阳而不燥烈,少火温煦即可生气。诸药合用,补泻兼施,温而不烈,滋而不腻,使得阴阳互生,气化得行,缓急并利小便。仲景创此方,指明为“虚劳”而设。全方重用滋阴补肾,少用温阳生火,其方义甚明,意在温补肾气。正如柯琴所言:“此肾气丸……义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
然而,张景岳在《类经附翼·真阴论》亦有言:“仲景八味丸,即益火之剂也”,对后世影响颇大,至今学界仍对仲景肾气丸补肾阳抑或补肾气之功效归属存有争议[1]。对此,愚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①阴阳为人体之根本,气血津液皆为标,气虚则阳虚,阳虚则气化受阻,此方阴阳并用,温阳以化气,可说是既补阴阳,又生肾气;②观肾气丸所治“五病”均无里寒之象,亦无舌脉之论述,却多有小便异常之证,推测仲景应是以此症为挈领,“异病同治”,温阳实为化气;③以本方桂、附用量之少,且入丸剂,与仲景真武汤、桂枝附子汤等温阳剂之桂、附用法、用量均不可相提并论,以仲景对桂、附应用之精妙,可见其本意并无明确补阳之意;④若本证气损及阳,寒邪显现,而肾气丸温阳之力较弱,大可将桂、附适当加量,即可温肾助阳化气。此即仲景“随证治之”之思想。
东晋葛洪《肘后方》对仲景肾气丸方有所发挥:干地黄四两,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桂枝各二两,附子、泽泻各一两;至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所载“虚劳不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之八味肾气丸演变为: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牡丹皮、泽泻、茯苓、桂心、炮附子各三两;王焘《外台秘要》载:干地黄八两,山茱萸五两,山药、泽泻各四两,牡丹皮、茯苓、桂心各三两,附子二两,用治“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从以上演变可以看出上述医家在运用肾气丸时,药味虽无变化,但均增加了本方中桂枝、附子的用量,从而增加其温肾助阳之力,用治肾阳虚诸证。正如前述所言,其方义已由温补肾气演变为温肾助阳。
北宋时期,太医钱乙提出小儿“纯阳之体,无烦(须)益火”,将仲景八味丸中干地黄易为熟地黄,并裁掉温阳之桂、附,创制六味地黄丸。其君药熟地黄味甘、性味微温、归肝肾二经,具有益肾填精、滋阴养血之功;山药益气养阴、培土生金,山茱萸益肾补肝、固涩收敛,二者为臣;泽泻、牡丹皮、茯苓为佐,防熟地黄之滋腻、制山茱萸之酸收、助山药之健运,六味合用,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俱补,其用意显是以补肾阴为主。原方用治小儿“五迟”之证,后世将其发挥,广泛应用于各科凡属肾阴虚诸证者。如清《医宗金鉴》将六味地黄丸增加知母、黄柏而成知柏地黄丸。取知、柏之滋阴润燥、清热泻火之功,主治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失眠盗汗、腰膝酸痛诸症;后世更有麦味、杞菊、加味等地黄丸、七味都气丸、耳聋左慈丸等,均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立方均以滋阴为首要治则,其所治诸症均以肾阴或肝肾不足为根本病机。
南宋严用和受《三因方》“肾为水肿之源”理论的影响,在《济生方》中将仲景八味丸中桂枝易为肉桂,干地黄易为熟地黄,加入车前子、牛膝,名为济生肾气丸,在温肾助阳的基础上利水消肿之功更强,主治肾阳亏虚,阴水不化诸症。
至明代,张景岳提出“水火命门学说”,其临床既善用温补,也重视滋阴。在仲景八味丸的基础上裁去“三泻”之茯苓、牡丹皮、泽泻,易桂枝为肉桂,加入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演变为温阳益肾、填精补血之纯补肾阳之剂右归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裁去“三泻”,加入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龟胶、牛膝,演变为滋阴益肾、补肝养血之纯补阴虚之方左归丸。左、右归丸(饮)的创制,充分体现了明代“命门学说”的发展以及张景岳对“医易同源”思想的运用和发挥。
今之成药组方与仲景八味丸最为接近的当属桂附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九芝堂、宛西制药等),组方均为: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其功能主治均为为温肾补阳,主治肾阳不足,表现为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等。与仲景原方区别在于将原方中干地黄更换为熟地黄。济生肾气丸沿用至今;而今之金匮肾气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等)则并非古方仲景八味丸,观其组方,实为济生肾气丸,功能主治与济生肾气丸亦基本相同,用时当仔细甄别;其他如六味、知柏、杞菊、左归、右归等基本沿用古方至今。
从仲景八味肾气丸的组方衍变中可以管窥,历代医家在临证中对前贤之方进行化裁发挥及临床运用,与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及学术流派、学术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促进了中医学术思想的不断发展。诊病辨证,遣方用药,皆须勤求古训,亦当博采众方。研究探讨经方衍变历史及其特点,指导当代中医临床,是中医学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