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2018-02-15万忠良万超
万忠良,万超
(1.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兽医组,玉溪 653102;2.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兽医组,玉溪 652601)
0 引言
猪圆环病毒病具有传染性较高、致死率高的特点[1],如果不能针对这一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那么我国猪养殖业必然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对养殖人员获得的经济效益产生负面作用,严重时将会直接限制整体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针对猪圆环病毒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结合现状分析,部分养殖人员依然不能针对猪圆环病毒病与普通腹泻、皮疹等进行有效区分,进而导致这一疾病在猪群内大范围传播,最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一旦猪圆环病毒病出现,相关防治人员应能迅速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病程不断发展导致病猪死亡,现有数据表明,能达到这一要求的防治人员并不多。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将在后续内容中提出具体的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措施。
1 临床症状
1.1 腹泻型
这一症状主要出现在处于哺乳期的仔猪中,表现为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或灰白色。部分仔猪也会同时出现呕吐、脱水等症状,眼球凹陷,皮肤干燥,整体抵抗力不断下降,若不能及时加以治疗,致死率将会大幅上涨。
1.2 衰竭型
这一症状主要出现于断奶后的仔猪中,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毛发暗淡等,部分仔猪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这一类症状通常难以迅速发现,对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
1.3 皮疹型
这一症状主要出现于断奶后的仔猪及育肥猪中,患病后,仔猪将会出现体温升高,颈部及肩部等位置皮肤结痂、龟裂等现象。若不能及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那么仔猪的正常生长必然会因此受到影响。
1.4 繁殖障碍型
这一症状主要是针对母猪群体。母猪患病后很有可能因为猪圆环病毒病出现流产、死胎等现象,即使能顺利完成生产过程,仔猪也会出现先天性的震颤。部分母猪则主要表现为不发情或不孕,母猪本身并无明显症状[2]。在这一病症的影响下,猪养殖经济效益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养殖人员必须针对此类病症进行严格防治。
1.5 混合感染型
猪圆环病毒病在发病期间极有可能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3]。如猪圆环病毒病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病猪将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呼吸衰竭、腹泻等症状,若病程进一步发展,那么病猪将出现无法站立的现象。若猪圆环病毒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病猪将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等现象。混合感染将进一步增加疾病防治难度,相关养殖人员及防疫人员必须能针对这种疾病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2 治疗措施
2.1 对腹泻型病猪的治疗
在确诊后,若病猪主要病症表现为腹泻,那么相关防疫人员则可以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治疗:在腹泻初级阶段,中午前用硫酸卡那霉素联合黄芪多糖进行注射,中午后使用痢菌净注射液0.2 mL/kg体重,连用3 d。若病猪已经进入腹泻中后期,那么在采用初期治疗办法的基础上,防疫人员应联合使用止痢1号进行口服,以此更迅速地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2 对衰竭型及皮疹型病猪的治疗
对于衰竭型及皮疹型病猪,防疫人员应首先采用盐酸乳酸钠及神奇多肽注射液进行治疗,0.2 mL/kg体重,连用5 d,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若病猪存在皮肤龟裂,那么则应通过除螨净药浴的方式进行治疗,配合皮炎消软膏涂抹,连用5 d,通常能有效改善病猪症状。
2.3 对混合感染型病猪的治疗
(1)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疫苗是治疗此种类型疾病的主要途径[4]。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病猪将会出现全身淋巴肿大的症状,防疫人员应捣碎发病猪肺脏、脾脏或淋巴结,并在充分过滤后利用甲醛灭活、孵化,制成一种同源组织灭活苗,将这一灭活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进而达到控制混合感染的目的。在实际治疗中,防疫人员应结合病猪不同生长阶段确定治疗方案。若病猪重量低于10 kg,则应注射2 mL;若病猪重量在10~25 kg,则应注射3 mL;若病猪重量在25~40 kg,则应注射4 mL,以此类推,每增长15 kg,注射量增加1 mL。在这样的治疗模式下,混合感染对病猪生长带来的影响将能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灭活苗的注射及其他药物的综合应用,此类疾病的治愈率将能得到有效提升。
(2)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使用磺胺间甲氧嘧啶、贝尼尔进行注射,依照0.2 mL/kg体重选择注射量,连续注射3 d,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4 支持疗法
为避免病猪因为食欲不振、脱水等而死亡,防疫人员必须在治疗中合理利用支持疗法[5]。对于食欲不振的病猪,可以采用ATP+Vc进行治疗,依照0.1 mL/kg体重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2次/d,对于脱水问题严重的病猪,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上述治疗方法的辅助下,针对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效果将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3 预防措施
3.1 疫苗的应用
结合现状分析,市场上常用的猪圆环病毒病疫苗主要有全病毒灭活苗和亚单位灭活苗2种,对于前者,获得高滴度病毒液的难度相对较大,相关疫苗生产厂家必须能针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改善,利用悬浮培养等方式保障这一疫苗的应用效果。对于亚单位疫苗的应用,虽然此类疫苗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养殖人员及防疫人员应结合猪圆环病毒病传播状况、养殖规模大小等综合进行选择。
对于疫苗防治效果,现有数据表明,母猪在接种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后,其繁殖性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对于另一部分猪场,由于其他流行疾病的传播,这一疫苗的应用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对于已经感染猪蓝耳病、猪瘟等疾病的猪,注射疫苗后并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综合这些内容,疫苗的使用对于猪圆环病毒病的预防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一疾病对猪养殖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疫苗进行预防的基础上,养殖人员应进一步通过各类生物安全措施提升防治效果。
3.2 综合预防策略
(1)加强饲养管理。对于初生仔猪,饲养人员应保证母乳充足,确保仔猪能获得充分的母源抗体,进而有效预防各类疾病的感染。若需要断奶,饲养人员则应对饲料进行选择,避免换料时造成的应激反应。在猪圆环病毒病易感期内,饲养人员应在饲料中适当增加抗菌类药物,如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等,有效避免猪圆环病毒病在猪群内的大范围传播。
(2)减少环境应激因素。养殖环境中的温度、噪音等都会对猪养殖过程产生影响[6],饲养人员应能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管控,避免外界环境导致猪群免疫力降低而患病,最终达到对猪圆环病毒病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3)防止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将会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病猪死亡率升高。因此,养殖人员及防疫人员必须能针对猪圆环病毒病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进行严格预防。在这一工作的开展中,养殖人员应熟悉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病症表现,一旦确认,则应立即通过隔离养殖的方式避免这一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4)合理选择疫苗接种方案。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类型等都需要在专人指导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养殖人员应能与防疫人员展开沟通和合作,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方案,科学地完成防疫工作。
4 结束语
在对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主要对这一疾病对应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做了深入研究。在后续发展中,相关养殖人员及防疫人员应高度重视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工作,采用科学且合理的防治策略,避免猪养殖中因为这一疾病而出现大量死亡或生长发育状况不佳等状况,以此保证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人员也能通过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