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加强我国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新优势的分析与思考*

2018-02-14秦大平张晓刚曹林忠蒋宜伟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一带一路文化

秦大平 ,张晓刚 ,宋 敏 ,曹林忠 ,蒋宜伟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象征。2010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1]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讲话,开创了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新起点、新局面。中医药不仅是代表我国独具特色的医疗卫生资源,有着巨大潜力的经济资源,还是具有原创性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与社会价值。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2]。这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与方向,开创了中医药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医学界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等一系列政府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015年3月27日在博鳌亚洲高峰论坛上,以“面向未来,中医药的国际化”为主题的多边国际会议对此展开热烈讨论,这表明我国政府将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的坚定决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对外发展的战略规划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政策[3]。在新的历史条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下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符合我中国国情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也为我国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6年颁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作为新时期指引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将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列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推动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4]。

1 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现状分析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整体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方面,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多重性、创新性、稳定性等特点。中医文化是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古代哲学、儒家、道家思想文化的知识成就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5]。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具体体现[6],是中医传播的原动力和支撑力,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7]。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构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8]。中医文化学家张其成把中医药文化界定为“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9]。可见中医药文化是在感知生命、体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折射出来的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初期的“五行学说、阴阳概念等”传入朝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也提出了“先内后外、以外促内,先文后理、以文带理,先药后医、医药互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点后面、点面结合,先民后官、以民促官”的指导原则[10]。自 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中医药文化成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过去的10年之间,我国先后与122个国家合作开办了457所孔子学院和707个孔子课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评价的“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纽带,越来越受到推崇与重视[11]。在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为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外来华交流学习中医药的留学学生数量持续增长,目前中医药已在162个国家或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8个国家给予中医药合法地位,9个国家把其纳入了医疗保健体系[12]。这将更好地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医药战略建设提供有利保证。

2 “一带一路”战略下拓展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新思路和新局面

自2013年9月,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驱动下,我国多省市的中医药界都在积极规划“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本地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宏伟蓝图。中国政府将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列为重要项目加以推介。在 2013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习主席提出,“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13]。并与乌克兰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卫生部关于中医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乌克兰卫生部关于中医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4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和西悉尼大学格罗夫校长代表双方签署在澳洲建立中医中心合作协议的签订仪式[14]。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战略性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明确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基础的合作切入点。在强化与周边国家有关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与共享、防治技术交流与合作、专业人才培养与交流、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充分利用已有平台和现代技术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如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外国政府、地区组织签订了80多个中医药领域合作协议,签署国(地区)多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医药已成为“一带一路”对外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总额已近20.8亿美元。于是,有学者畅想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中医的种子将播撒在沿线各国,生根发芽,开出友谊之花,结出健康之果。未来,当他国民众也能做到看病选中医、预防“治未病”中药香氤氲、养生应时令……那时的中医药,必然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国家品牌和全新的对外合作领域[15]。可以预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所营造的“大势”必将推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快步前行。展现了新形势下拓展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标志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局面。

3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全新局面,加快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1 加强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知识的一体化传播 “以术弘道”与“以中医药技术防治疾病的效果”是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之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代表,其传播应主要面向基层,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以“简、便、验、廉”的服务特色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同时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中医药文化在与时代进步、与地域人文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整合与优化,推陈出新。运用现代文化诠释中医药文化,民众容易在文化上对中医药文化产生认同感与依从感。由于中医药历代延续的知识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临床上最能体现其价值,因此,中医药文化要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共同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3.2 开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播的多元化路径 中医药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合哲学、史学、天文、地理、自然和人文等科学,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等中医药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生命价值观、思想价值观、科学价值观、伦理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3.2.1 政府主导调控,市场优化配置 通过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来诠释中医药传统文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了传播模式,为传播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打开了新的思维方式[16]。如中医院、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等,都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尤其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普及,是一种共同资源[17]。准公共物品的拥挤性特点使其难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多方利益主体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市场优化中医药文化公共资源的配置功能与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医药的和谐有序发展与有效传播。伴随着“十三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通过中医药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饮食养生观念,达到中医药文化价值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良好状态。

3.2.2 借助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强大的普及性功能,潜移默化地传达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媒体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的重要桥梁与纽带,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人群需采用不同媒介进行传播[18]。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发展时代,充分发挥现代新媒体的快速传播作用,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大数据云时代的到来促使信息传播的无极限高速发展,利用各种现代新媒体技术,以大众更快速、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使人们通过多种渠道、多种交流方式、共享信息传播成果,使得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针对老年人及不擅长使用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公众来说,中医药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科普健康知识宣传讲座及社区健康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媒介关键点。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涌现出了新的传播媒介,微博、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移动数字电视等成为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医药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3.2.3 打造中医药品牌服务效应,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必须依靠一定的实体,而中医药服务恰恰是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最有效途径。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有了提升的要求,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日益明显,中医养生产品、保健理疗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与此相适应,中医药正在由主要以医疗服务为主向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不断增大,逐渐提高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中中医药企业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如1669年创办的北京“同仁堂”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始终秉持养生济世的经营宗旨,在海内外信誉卓著,这种信誉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标准和信任,不但通过经营中医药物提高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弘扬了中医药文化。再如天士力集团所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获得美国 FDA认可,作为中国首批通过FDA批准的复方中药制剂在国外上市,使得国外医学界与消费者对中医药有了良好的认识与了解,这为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开启了新的航路。国内一些省市以“一带一路”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契机,推动道地药材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其中甘肃省在激励打造以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大宗道地药材的陇药产业与旅游业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为全国中医药发展示范性基地。而其所在佛慈制药、扶正药业、奇正藏药等企业生产的部分药品在全国乃至海外得到广泛认可,大大提升了中医药文化品牌服务效应和影响力。2015年10月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教授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国际影响力[19]。因此,发挥这些中医药老字号的品牌效应,可以加快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

3.2.4 加快推进对外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机构的建设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对外交流全面展开,而国外“中医药中心、岐黄中医学院、中医孔子学院”等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医药机构的设立与筹建不断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另外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健康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医药的外对产业化发展规模与影响力。目前,中医药对外传播主要依托全国各省市所属中医药高等院校对外建立的“中医中心、岐黄中医学院、中医孔子学院”等中医药海外合作服务交流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已经成为我国多个省市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标识和服务品牌。在海外中医药机构建设与规划方面,甘肃、江苏、黑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打造的黄金段已经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马达加斯加建立了岐黄中医学院,还将计划在法国、美国、摩尔多瓦、瑞典等国再建岐黄中医学院[20]。未来在“一带一路”战略前景下将有更多的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深入开展。正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所言,“国际合作专项的设立与实施是中医药应对当前新历史机遇期的大势所趋,是深入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这将大大增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

4 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闪亮名片,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前我国大力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引下,紧紧抓住国家宏观政策给中医药行业带来的巨大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展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的相关研究,对推动和开创我国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中做出重大的贡献。”同时,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能提升中医药在世界医学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随着公众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的不断提高和深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的道路也必将越来越平坦。

[1]杜尚泽,李景卫.习近平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N].人民日报,2010-06-21(03).

[2]刘殿刚,毛和荣,顾赤.“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湖北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8):1961-1963.

[3]刘璟,王国强.实施海外战略 服务“一带一路”[EB/OL].2015-03-30.http://zy.china.com.

[4]马静.“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现状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51-52.

[5]郁仁存.关于中国哲学与中医药学关系的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24):2152-2154.

[6]胡真,王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杂志,2013,54(3):192-194.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N].中国中医药报,2011-12-29(3).

[8]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

[9]张其成.认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N].中国中医药报,2009-07-16(3).

[10]刘新鸥,申俊龙,沈永健.从社会认知角度浅析中医药文化传播[J].环球中医药,2016,9(2):187-189.

[11]郑晓红.试论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普世价值[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108-109.

[12]董薇,郑麟,徐茵,等.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医药海外传播[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221-224.

[13]马骏.2013年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N].中国中医药报,2014-01-22(01).

[14]刘璟.习近平见证中澳中医合作协议签署[N].中国中医药报,2014-11-21(01).

[15]吴潇湘.“一带一路”大合唱 中医韵悠扬[N].中国中医药报,2015-04-10(01).

[16]申俊龙,马洪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语境及路径分析[J].中医杂志,2013,54(24):2076-2081.

[17]吴德珍,申俊龙,徐爱军,等.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播路径创新[J].医学与社会,2015,28(5):55-57.

[18]刘新鸥,申俊龙,沈永健.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及传播模式分析[J].中医杂志,2016,57(10):811-814.

[19]陈士奎.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启示与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1):6-10.

[20]王钊,师向东,刘维忠.今年甘肃将在四个国家建立岐黄中医学院[EB/OL].2015-1-30.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1501/30/c_1114186683.htm.

猜你喜欢

中医药一带一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谁远谁近?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