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屠宰场对猪丹毒的检疫与处理
2018-02-14张毅
张毅
(四川省丹棱县丹棱镇畜牧兽医站,丹棱 620200)
0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养殖产品的需求开始愈发强烈,在进行养殖产品扩充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的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这一点就需要在多部门之间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来进行实现。以猪丹毒为例,此类病症对于猪类和人体的身体健康具有着非常大的威胁[1]。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屠宰场自身对于猪丹毒的检疫与处理正在不断的加强与完善,故而,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从屠宰场的日常运营检疫角度入手,浅议分析屠宰场对猪丹毒的检疫与处理方式。
1 有关于猪丹毒的检疫检验
有关于此类病症的检疫检验,我们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来进行论断。举例说明,一般来说在待宰猪群当中所检查的病猪多为亚急性疹块性,此时所检验出的病猪基本上会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1~42℃左右,病猪的精神开始变的萎靡不振,并且在四肢、胸部、腹部等多区域出现疹块,此类疹块基本上是以方形和菱形出现,稍微突出于病猪的皮肤表面,如果病猪无法得到有效的医治,那么病猪会出现皮肤大块坏死、四肢关节肿胀、疼痛等方面的现象。
如果是在已经被宰杀的猪类体内检测出病毒,大多数都是为亚急性(疹块性),个别的并处会呈现出急性经过[2]。当病猪经历过宰杀过程中的电麻、放血、脱毛处理之后,其身体的各个部分,尤其是胸侧、背部、股外侧等部位都会出现明显的方形或者是菱形的肿块。在这些突出的肿块当中,其色泽呈现出紫红色、中心部位苍白,有时候也会出现皮肤坏死的现象,但皮肤坏死的现象基本上是出现在尾巴的根部。
在进行解刨检验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病猪的全身上下出现淋巴结肿大、脾脏充血肿大、色泽呈现出红色、质地变得坚硬,会有“白髓周围红晕”的现象。病猪的整个消化道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卡他性炎症、尤其是在病猪的胃底和幽门部分,这附近卡他性炎症的现象会非常的明显。
除以上两点检验流程之外,如果想要对病猪进行更加全面的确诊,就需要去采用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相结合的手段方法进行确认,在得出结果之后,方能够确认病猪是否为猪丹毒。
2 对于携带猪丹毒的病猪处理方法
对于在进行宰前检验所查询出来的猪丹毒病猪,相关屠宰场的负责人员应该及时的去对病猪进行宰杀,并且将宰杀后的病猪去送到专门的处理部门进行高温环境下的消毒处理[3]。同时对于和病猪同出一栏的其他猪类也要去进行专门的隔离观察,一般观察3~5 d的时候,在这期间每天进行测试体温2次,如果在这一时间段内其他猪的体温是正常的,并且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则可以继续进行屠宰加工[4]。在此基础上,屠宰场的相关人员也要去对被病毒污染的猪舍、栏杆、饲养槽等位置用石灰、漂白粉、苛性钠等进行侵泡和冲洗,并且对于运输猪的车辆也要去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消毒处理。
对于宰杀后才发现的病猪,要对其内脏和其他病变位置进行销毁处理,对于那些轻微病变的躯体和内脏等也要进行高温处理[5]。除此之外,对于屠宰场内部的场地、刀具、钩子等屠宰加工机械以及相关的运输带等都需要采用生石灰、苛性钠、来苏儿、石碳酸、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要迅速的找出病猪的产地和病猪的来源,以此来去更好的采取相应的综合防疫措施。
3 结语
猪丹毒本身是一种因为猪丹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自身具有着发病时间快,死亡率较高等多方面的特点。此类病症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国内的养殖行业具有着非常大的威胁,所以,在饲养屠宰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多加注意[6]。一般来说,宰杀后的检验很容易对猪丹毒进行诊断,但是在宰杀之前因为猪身体的过脏和症状不明显等方面的问题,容易在饲养的过程中出现疏漏的现象,故而应该加强宰杀之前的检验,对于已经发现的病猪,处理要严格,避免因为过程处理不当而导致出现的二次污染发病现象。
参考文献
[1] Joe Bender,Darin Madson,何晓芳.猪丹毒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少[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2(9):53-54.
[2] 张秀萍,何彪,黄跃杰.屠宰场猪瘟及猪丹毒检验方法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20105-20107.
[3] 保万秀.猪丹毒与其他症状相似猪病的鉴别诊断[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5):36-37.
[4] 孙乔圣.猪丹毒病的防治措施探究[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5):53-54.
[5] 刘跃生,顾金奎,苏依逸,等.慢性猪丹毒的诊断[J].畜牧与兽医,2004(6):24-25.
[6] 谢刚,士杭.夏秋猪丹毒的防治[J].河南科技,200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