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饮食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2018-02-14信珊珊
◎ 信珊珊
(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0)
肠道菌群,即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64%)、拟杆菌门(23%)、变形菌门(8%)、放线菌门(3%)等土著菌群和其他非常驻菌群组成。肠道菌群能利用宿主无法消化的膳食纤维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消化,促进肠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还能降低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等。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现代慢性疾病中,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都有所减少,肠道菌群与人体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
1 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主要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饮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人体的肠道菌群结构与长期膳食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成分的比例相关。素食者与喜食肉类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明显,素食者的肠道菌群中多枝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占主流,长期高水平肉类食用者的肠道优势菌群则主要为普拉梭杆菌。此外,所属国家与地区不同也会导致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这可能与膳食结构因素有关。
2 对菌群产生不利影响的饮食方式
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食材加工的创新和对人类味蕾的极大满足,但现代社会的一些不正确的饮食方式却给肠道菌群的健康带来了挑战。下列几种饮食方式均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
2.1 大米面粉过度加工
由于人们对口感的追求,主食被加工得越来越精细,但被抛弃的麸皮、稻糠却含有粮食中大部分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植物素。膳食纤维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底物,在肠道微生物代谢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发现,受试者在摄入4周的谷糠后,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属和瘤胃球菌等有益菌属有很大水平的提高,同时,粪便样品中环烯醇和西托甾醇的量也有提高,这两种化学样品分别能够抑制小鼠的癌变和具有抗氧化性作用。另一项结果显示,摄入米糠14天能够降低肠内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比率,同时提高乙酸盐等有健康促进作用的短链脂肪酸的量。反之,精米精面的过量摄入会导致胰岛素过度分泌,长此以往造成胰岛素分泌衰竭,引发糖尿病;身体中过多的糖转换成脂肪,造成高血脂和肥胖症。
2.2 脂肪过量摄入
高脂饮食能够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增加多种潜在性致病菌丰度,特别是梭状杆菌属(Fusobacterium),该菌属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omas等发现小鼠食用高脂饮食30天后,小肠中菌群的空间分布和菌群组成皆有改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及疣微菌门显著增加,而拟杆菌门显著减少;在回肠中细菌密度最高的区域内,抗菌肽表达下降。高脂饮食通过对PPAR-γ通路的调节对小肠内菌群及生理产生影响。
2.3 食盐过量摄入
高盐饮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加重肾脏负担,也会直接损伤肠道菌群。与对照组相比,小鼠高盐饮食4周后粪便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均发生改变,乳酸菌相对丰度和丁酸产量有所降低[1]。高盐饮食通过增强促炎基因,抑制某些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影响结肠和小肠黏膜免疫。高盐相关菌群严重依赖于持续的高盐摄入来维持,饮食习惯的调整对相关菌群恢复至关重要。
2.4 人工甜味剂的使用
人工甜味剂因其无热量或低热量的特点,常被认为是安全健康的食品原料用作食品添加剂,且受到糖尿病人和减肥人群的欢迎。但人工甜味剂由于不参与宿主代谢直接进入肠道,可造成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改变,引起葡萄糖耐受不良。研究表明[2],小鼠通过饮水持续性摄入人体允许摄入范围内的三氯蔗糖6个月后,肠道内疣微菌科瘤胃球菌属丰度增加,链球菌科链球菌、Dehalobacteriaceae Dehalobacterium,毛螺菌科Anaerostipes和瘤胃球菌属丰度降低。同时细菌促炎基因被富集,粪便排泄紊乱。
3 结语
随着医学的进步,有些微生物在菌群的代间传递中逐渐消失,现代人体菌群多样性不断下降;抗生素滥用、饮食结构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是导致菌群失调的原因。很多药品和食品原料都是在食品安全和微生物研究不成熟的时期发明和开始使用的,当时的科学条件并不能准确评估其危害性。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很多生活因素被发现可以扰动菌群,导致严重后果。肠道菌群的研究为准确研究营养学和食品添加剂等提供了新的评估方法,也指导大众对饮食结构和食品添加剂采取谨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Miranda PM,Palma GD,Serkis V,et al.High salt diet exacerbates colitis in mice by decreasing Lactobacillus levels and butyrate production[J]. Microbiome,2018,6(1):57.
[2]Bian X,Chi L,Gao B,et al. Gut microbiome response to sucralose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inducing liver inflammation in mice[J].Frontiers in Physiology,2017,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