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中霉菌污染的调查
2018-05-24张菲菲沈静雯
◎ 张菲菲,卜 菁,沈静雯
(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南京站,江苏 南京 210024)
小麦、玉米等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加工制品的食物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它们经过加工后失去了种皮的保护,极易被微生物侵染[1]。为了解江苏省市场中食用淀粉受霉菌污染的情况,在全省不同的城市对食用淀粉生产企业进行了随机抽检,采集了95份食用淀粉,对其进行了霉菌的检验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
在江苏省不同城市采集食用淀粉共95份,所有样品均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生产,且均在食品保质期内,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两个部分,部分自购,覆盖了苏南、苏中和苏北等不同区域的城市。
1.2 试剂
孟加拉红培养基(批号:160816),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3 方法
根据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2],称25 g食用淀粉于225 mL无菌稀释液中,充分振摇,选取2~3个适宜稀释度的淀粉匀液,每个稀释度各取1 mL于2个无菌平皿内,同时做空白对照,每个培养皿加入20 mL左右的孟加拉红培养基,28 ℃正置培养5 d,计数。
1.4 评价
根据GB/T 8883-2008《食用小麦淀粉》[3]以及GB/T 8885-2008《食用玉米淀粉》[4]的卫生指标,霉菌含量不得大于100 CFU/g,所以小于10 CFU/g的食用淀粉表示不受霉菌污染,而10~100 CFU/g的说明受到霉菌污染,大于100 CFU/g的被判为不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苏省内食用淀粉生产企业霉菌检出情况
共采集95份食用淀粉,其中有9份霉菌超过国家标准,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食用淀粉受霉菌污染达45.3%,而不合格率达到9.5%。
表1 食用淀粉受霉菌污染情况表
2.2 不同月份样品检出霉菌的情况
2017年3—8月,每月都抽取了一定数量的食用淀粉,并做了相关的霉菌检测,结果发现每个月都检出霉菌,但是4月、5月、6月检出率相对较高,并高于平均水平45.3%,而3月、7月、8月相对检出率较低。
2.3 霉菌不合格的食用淀粉时间分布情况
由表2可知,3—8月的食用淀粉大多检测出霉菌,而检出霉菌不合格的淀粉集中在4月、5月、6月,其中又以5月的不合格比率最高,且霉菌不合格淀粉的生产时间集中在2017年2月至4月。
表2 不同月份霉菌检出情况表
3 食用淀粉检出霉菌情况的探讨
经研究,霉菌指标不合格的淀粉检测时间集中在2017年4月、5月、6月,且其生产日期均在2017年2—4月。所以食用淀粉的生产环节对霉菌指标有重要影响。2—4月天气逐渐转暖,生产厂家没及时注意生产车间卫生环境,或在生产时未严格将霉变作物及时剔除,均可能是导致霉菌超标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4—5月梅雨季节来临,天气潮湿,温度适宜等环境因素,食用淀粉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外来微生物的侵袭,环境中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滋生了霉菌的生长,很容易引起霉菌超标。
为降低食用淀粉中霉菌污染的比例,减少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保障食用淀粉的安全,生产企业在源头要把好关,将受微生物污染的农作物及时剔除,选择优良的农作物作为加工原料,规范食用淀粉生产工艺,控制生产环境,改善产品外包装;在运输及销售环节中要加强环境控制,减少暴力快递的行为。同时,建议消费者要将所购置的食用淀粉经高温烹制后方可食用,减小因霉菌污染对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李 彪,李国长,柳 琴.微生物对小麦及其加工品污染的调查分析[J].粮食储藏,2003(5):36-38.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4789.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8883-2008 食用小麦淀粉[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8885-2008 食用玉米淀粉[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