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探讨
2018-02-14张琳静
张琳静
(河南省济源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济源 459000)
0 引言
磺胺类药物品种较多,如有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异口恶唑等,它们抗菌范围广,作用强,而且价格比较低廉,被广泛的应用于畜禽养殖中,它们通过添加在饲料、饮水或者注射的方式,用作疾病治疗用药或者保健用药,效果非常显著,但是这类药物的残留和饲料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常常引起人类或者畜禽的不良反应,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1 畜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
磺胺类药物在养殖生产中应用较广,其残留问题也非常严重,对畜产品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畜禽发生疾病以后,常用磺胺类药物作为抗菌消炎药物,如奶牛等感染乳房炎或发生全身性炎症的时候,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把病畜所产的奶处理而是直接混在奶源中,作为加工奶制品的原料,人们食用以此加工的奶制品后就会引起疾病,常见有皮炎、荨麻疹,严重的还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溶解度很低,常会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造成肾小管阻塞,引起肾脏机能障碍,出现血尿、尿痛、尿闭等症状,严重的还会使白细胞减少,也有的会出现粒细胞减少,而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由于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在养殖生产中的不规范使用,使用剂量偏大的情况经常出现,这使得细菌的耐药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甚至有的养殖场出现耐药菌株,使得治疗疾病的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在畜禽生产中对药物残留加强监管,建立有效的药物检测方法,是控制药物残留的关键措施。
2 药物残留标准
对于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问题已经研究了有40多年了,而且近20年来,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畜的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问题格外重视,一些药物被列为了重点监控的药物,如在美国奶牛养殖生产中除了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溴甲嘧啶、磺胺乙氧嗪以外,其他的磺胺类药物不让使用,同时,各国也对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的最大数量做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畜产品安全。在美国,肉品和乳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都不能超过100 ug/kg;欧盟国家对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也有标准,肉品、乳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不能超过100 ug/kg,肾脏中不能超过600 ug/kg,肝脏中不能超过300 ug/kg,鸡蛋中不能超过200 ug/kg;我国和其他的发达国家一样,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也有明确的规定,早在1994年,《动物性食品中兽药的最高残留量试行》就已经颁布,2005年,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事件发生以后,我国就重点监控了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问题[2]。
3 检测方法
根据国内外的报道,经常应用的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检测法、分光光度法、免疫分析法、色谱技术法、毛细管电泳(CE)法、联用技术法等。
3.1 微生物检测法
微生物检测方法需要的设备简单,投入的资金少,适合大批量的样本检测,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的时间长,稳定性也较差,精确度以及灵敏度都较低,当样品中含有的特异微生物较少的时候很难检测出来。
3.2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操作比较简单,样品的前处理容易,而且也不需要价格太高的仪器和试剂,在条件不完善的质监部门和生产企业应用较多,但是这种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都不高。
3.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其应用的范围较广,容易操作,灵敏度也较高,而且成本低,可以进行现场操作。常用的有放射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3]。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是应用比较早的一项分析技术,但是最早因为对最小药物残留限量较高,很少应用于检测磺胺类药物残留。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免疫放射法与微生物受体法(Charm II)相互结合,使得灵敏度及特异性有了提高,也成为检测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有效方法之一。
酶联免疫技术对于抗原抗体的定性定量分析有独特的优势,其在检测磺胺药物残留的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ELISA检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其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而且最高残留限量低于100 ng/mL。
生物传感技术在检测磺胺类药物残留上也有应用,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瑞典的BiacoreAB 公司将免疫生物传感器技术应用到对动物组织内的药物残留检测中。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大批量的进行药物残留检测,而且快速、准确度、灵敏度都较高。
3.4 色谱技术
目前用于检测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色谱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以及免疫色谱法。其中应用较多的就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方法快速、效率高、灵敏度高,在检验检疫中被广泛应用。早期,对检测样品采用萃取的方法,处理比较复杂,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减少了处理时间。随着检测设备的完善和发展,现在多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实现了操作过程的自动化。免疫色谱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检测在15 min内就可以完成,而且最低检测能达5μg/kg,比其他的方法有着很大的优势[4]。薄层色谱法最早在药物制品的检测方面应用较多,后来由于其没有毒性、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动物食品的药物残留检测方面也逐渐被推广应用。
3.5 毛细管电泳(CE)法
毛细管电泳(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检测速度快,样品分离的速度只需要2 s,但是这种方法的检测限量在2~9 mg/kg之间,对再低的残留量无法检测。
3.6 联用技术
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准确度和检测速度,常常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共同分析。如对磺胺类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经常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5]等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
4 结语
总之,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后会逐渐向现场监控和基层检测进行推广,快速、操作简单、灵密度和准确地高的检测方法会得到应用和推广,这需要我们畜牧兽医工作者做深入的研究,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1] 蔡文金,张航俊,陈晓林,等.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畜禽业,2015(5):64-67.
[2] 刘怡君,边海涛,曲宝成,等.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9):3420-3430.
[3] 皮玉梅.加强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检测[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2):32.
[4] 于园.禽蛋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J].北京农业,2015(6):104.
[5] 张元,李伟青,周伟娥,等.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23):34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