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中药物的合理使用

2018-02-14刘海军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养猪场规模化猪群

刘海军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农业委员会,吕梁 033000)

1 规模化养猪场中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1.1 认为抗生素及激素是“神药”,包治百病

很多规模养猪场中的养殖户大都误认为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于治疗炎症具有非常积极地作用,认为只要给猪群打上抗生素就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就能增强猪群的抵抗力,就能保证猪群的健康成长,却忽视了过多激素药物的长期使用会造成猪群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使猪群具有了抗药性,不利于以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且抗生素的使用主要是针对一些敏感细菌引起的猪体炎症,对其他疾病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

1.2 盲目相信进口药和特效药

部分养殖人员盲目相信进口药物和特效药物,认为这些药物的价格贵,效果就一定好,一定能够治疗猪群疫病。其实不然,很多药物虽然是进口药,但是其成分与普通药物成分差别不大,造成猪群的生产成本过大,一方面不利于规模化养猪场的收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用药混乱现象[2]。

1.3 单纯地认为原粉的效果比复方制剂好

规模化养猪场的饲养员在日常的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保健和治疗,且使用范围广,大量药物广泛使用,几乎贯穿于猪群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此外,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单纯地认为原粉的效果比复方制剂强,从而大量的使用原粉。但实质上这种看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在猪群的药物治疗中,原粉的使用常常会因为搅拌不均匀或者没有与一定其他药品的共同使用致使疗效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4 不按规定疗程用药,不注重药物配合使用

目前规模化养殖场中存在着不按规定疗程和不注重药物搭配使用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很多饲养员一发现用药后猪群有所好转就会立即停药,没有按照规定用药,致使猪群疫病反复发作,长此以往就会使猪群产生抗体,造成疫病的无法控制和难以治愈。二是部分养殖者在使用药物时,一开始用药就想要取得效果,忽略了药物起作用的时效性,一见没效果就立即更换药物,这种频繁更换药品的行为恰恰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相反可能使猪的疾病更为严重,直至无法治疗[3]。

1.5 认为只要注射了疫苗就可以消灭疾病,夸大了疫苗的作用

众所周知,疫苗产生作用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只有满足了各项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在疫苗注射中存在许多错误的思想观念,夸大了疫苗的作用,认为疫苗是“万能”的,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根据养猪场中猪群的具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疫苗,只是一味地相信专家,但是殊不知每个猪场的情况不同,进而选择的疫苗品种、接种环境等就不能完全相同,因此在注射疫苗时不能完全照搬书本和经验;二是不可否认疫苗接种的确是有效防治疾病传染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会因高密度的免疫接种引起猪群免疫失败现象,因此在接种疫苗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剂量的要求、时间节点来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免疫失败[4]。

1.6 片面追求猪群生长速度和利润,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品

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饲养中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品,长期使用这种药品会使这些毒素长时间的留存在猪体内,直接影响了人类的饮食安全,危害健康。此外,在饲料中随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和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会使猪群的耐药性增高,而耐药性增高将会引起细菌变异,当变异由量变累积后产生质变,就可能导致由这种细菌产生的疾病流行,进而给规模化养殖场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2 规模化养猪场中滥用药物的危害

2.1 猪体内产生药物残留,不利于后期疾病的治疗

滥用药物会使猪体内残留大量的药物,这些药物长时间的存在会使猪体一方面产生抗药性,如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猪群的抗药性快速形成,给猪群疫病的控制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使猪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致使规模化猪场疫病难以治疗,我们都知道一旦猪体内产生病菌的耐药性,那么在治疗期间就会很难有所突破,需要多花几十倍的精力和资源来治疗耐药性强的病症[5]。

2.2 危害人体健康,降低经济收入

首先大规模的滥用药物造成大量药物的残留,这种残留物会危害公共食品安全,如果相关部门的监察不到位,使这种猪肉流入市场,将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其次是药品的滥用在客观上增加了规模化养殖场的成本,在市场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最后滥用药物会使整个养猪行业产生不正常的竞争机制,单纯地从药物方面入手来促进猪群的快速增长,不利用整个行业的健康均衡发展。

2.3 规模化养猪场药物合理使用的措施

2.3.1 了解药物特点,合理配合使用

猪群疫病有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需要各种药物的配合使用,而在配合使用药物之前要准确了解药物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配合用药的效果。在配合用药时主要是要利用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颉颃作用,一方面指在使用中力求使集中药物的配合可以同时发挥作用,增加药物的有效性,提高疗效,另一方面是配合用药时尽量减少药物之间的抗性或者减少某些有用药物的副作用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比如一般情况下抑菌剂和杀菌剂严禁配合使用,一旦联合运用很有可能造成不良反应;再如酸性药物不能与碱性药物一起使用,会出现药物沉淀现象,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用药过程中的血液循环障碍,不利于猪群的健康成长。

2.3.2 了解药物的成分,合理使用药物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药物的成分,并准确掌握药物的用量,防止猪体内产生抗药性,不利于疫病的控制。一是在使用抗菌类药物时,只有准确把握药物的用量才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药量过大会引起猪体内的菌群失调,造成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感染,产生副作用,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药量过小无法在猪体内产生药物的有效性,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在用药中必须根据药物成分来准确把握合适的用量,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猪群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合理加大药量,一旦病症减轻要立即恢复正常的用量,避免剂量过大而造成的体内毒素滞留,反而不利于猪群的健康成长;二是在使用药物时要根据猪的特点来给药,比如不同年龄的猪药物的用量也不同,成猪的用量会多一些,而仔猪的用量则会少很多,同时也要根据其疾病及其对药物的敏感度等因素来适当调整药品的用量;三是在使用易中毒的药物时要严格按照相关产品说明给药,禁止超量造成病猪猝死;四是要严格按照疗程用药,不能一见有效果就立即停药,要待其症状消失后再巩固1~2 d才能停药,避免因停药造成的疾病反复发作[6]。

2.3.3 选用合适的给药途径

不同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而不同的给药途径也对药物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药物的特点来选择最为适合的给药途径。比如如果猪群患有肠道感染疾病时,应该选择的是肠道吸收较高的药物混合饲料或者饮水,由于猪群发病期间食欲下降,饮水给药可以较为快速地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饮水给药时不能选择那些水中不易分解、不耐酶的药物;再如硫酸镁溶液,其不同的给药方式发挥的作用也完全不同,静脉注射时起镇静作用,内服时起泻下作用。

2.3.4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用药安全措施

规模化养殖场要特别重视疾病的防控工作,避免疫病的大面积传播给猪场带来灾难性的损失。一是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和卫生消毒制度,为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坚持自繁自养,并对种猪进行严格检疫的繁殖原则,有效减少疫病的传播;三是要全方位的落实生物安全措施,比如做好驱虫、杀虫、灭鼠等工作;四是要为猪群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猪圈的干净卫生,防止微生物的侵害和污染等。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以上科学管理措施,有计划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疫苗预防作用,确保猪群的健康成长,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2.3.5 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条例,保证合理用药

养殖者应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和遵守休药期的管理条例,按照条例的要求来用药。一方面必须从国家允许售药的正规场所买药,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购买假药品危害猪群的健康;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休药期,使猪群体内的药物残留能得到较好的分解,从而保证猪肉的安全,客观上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起到了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规模化养殖场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收益,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杜绝不合理的用药现象。面对现象的存在,我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根据病猪特点,合理分析并使用药物;二是充分了解药品,并严格按照要求给药;三是提高养殖者的思想意识,坚持合理使用药物。相信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能够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力争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的用药管理工作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 吴增坚.养猪场猪病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2] 吴金先,徐士清.规模养猪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蔡宝祥,郑明球.猪病诊断和防治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赵冲生.规模猪场综合防疫管理措施[J].兽医导刊,2012(4):22.

[5] 许道军.猪病防控应首要重视环境问题[J].兽医导刊,2012(1):24.

[6] 武英.肉猪健康养殖新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养猪场规模化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