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
2018-02-14吴宗才彭晓星
吴宗才 彭晓星
1 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现场管理是保证项目工程安全、高质量完成的重要基础。为了可以使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迫切需要对其在工程施工时的技术管理水平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使其能够跟上我国建筑快速发展的步伐。施工管理是通过将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各类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信息进行有效配置,实现要素互补增值工作,是施工企业在现场进行技术管理活动的一种具体化以及延伸的表现形式,其对正常的工程施工秩序的建立,落实责任到人到岗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有科学性、全面性与程序性的特点,它对项目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协调控制与组织计划,它涵盖着合同管理、组织管理、费用控制与进度管理,建筑工程是在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与手段的基础上来实现施工生产的均衡性,确保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将施工管理应用到施工现场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现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控制施工的进度和成本,从而为建筑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我们一定要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能够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的解决措施,进而使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提高。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缺乏
管理意识缺乏是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现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客观的施工管理工作没有办法给企业提供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施工企业并不重视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缺乏管理意识,导致很多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进行。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对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未对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导致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制约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2.2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者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直接从业人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现场管理的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与专业素质是影响建筑现场管理中管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建筑现场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为丰富的管理知识,且管理人员应当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掌握。通过对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考察与分析可知,目前阶段我国各个建筑现场管理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仍然处在较低水平,无法有效地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下滑,严重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2.3 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很多建筑企业只是一味的照搬行业高水平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而不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这种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下,自然很难进行高效的施工管理工作。当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缺乏明确的管理体系,部门缺乏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在质量进度和成本方面产生问题,留下安全隐患。由于部分商家缺乏必要的质量意识,导致管理市场中存在大量转包及挂靠现象。再加上我国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健全,导致部分施工材料供应商在进行施工材料供应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部分施工材料采购人员缺乏质量意识与责任意识,易受到供应商的收买,导致大量的劣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管理优化策略
3.1 对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
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要重视人在其中的主导因素,若是可以使职员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建筑现场就是非常容易进行管理控制的。因此,施工现场加强对职员的管理属于现场管理之中的一个关键性方面。针对现场施工而言,必须要遵循责任到人的原则,要将所有员工的自我责任意识充分激发出来。而且针对所有的施工现场问题,都必须进行统一化的现场技术人员管理。要强化对施工人员服从管理、团队合作、专业能力的培训,同时提高施工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与技术水平。在工程施工之前,企业要针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有针对性的展开培训工作,采用激励机制,提高施工与管理人员学习与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基础。管理单位可通过实地调查法与绩效考评法对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出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实际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管理单位在选择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选择针对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方式。管理单位在培训工作完成后,应当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受训人员进行调查,从而充分了解培训效果,为未来的培训工作提供依据。
3.2 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的施工最直接相关者便是人,以人为本的工作管理方法才能确保高质量的工作人员,进一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提升施工管理就要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技术水平与行为规范上同时进行严格要求。在施工的不同阶段也要进行不同的综合素质判断。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单位资格技术审查,根据其实际水平对其进行是否可以承担项目任务的素质判断。在施工现场管理时,要提升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规范与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动员全体施工人员参与,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的培训,促使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主动承当自身的职责与任务。明确好每名员工的职责义务,充分调动起对待建筑工程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针对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始终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进行施工。
3.3 完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企业应完善自身内部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奖罚机制与责任落实机制,将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制落实到每人身上。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施工整体目标对各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划分,并将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的薪酬进行有效联系。构建责任主体互检、自检机制,监理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对建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完善,并将其与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对制定的操作细则进行完善,对施工管理进行规范。只有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使其效益最大化,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与工程实施效率。强化施工监督的作用,在施工管理中配合专业监督人员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总体水平。施工单位管理者要了解施工全过程涉及到的工序与设计要点,并建立惩罚制度与责任制度,提高施工人员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责任心。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建设工程,要想保证并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就必须进行严格的现场管理工作。在施工管理时,要严格遵循经济性、科学性、规范性标准,以施工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掌握好施工进度,做好施工资料与进程管理工作,不断改革创新,提升施工管理与技术管理水平。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正确认识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不断提高自身的现场管理水平,为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