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02-14苗小芒
苗小芒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1150)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应用型本科院校,我院建筑工程学院除了建筑装饰专业之外,均开设的有测量这门课,比如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它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鉴于这个课程性质,它在整个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我们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学目标也要有所改变,除了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以外,还要熟悉施工程基本测量、路线测量、竣工测量等内容。伴随着测量新技术的发展,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也要不断更新与充实,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鉴于此,本文就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变革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 土木工程课程教学现状的不适
(1)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理解不够深入。多年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不敢打破,面对突飞猛进现代化测绘新技术略有措手不及。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难选,多数教材案例内容没有,社会上已经淘汰光学经纬仪、微倾水准仪教材上还有较大篇幅出现,这既局限了老师课堂授课深度,又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教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更新更是缓慢。选择适合应用型培养目标使用还是不足。
(2)随现代化进程加快,特别高校应该是新生事物推荐者,我院教学环境有很大改善。特别在硬件和软件均有了一定提升。电子水准仪、全站仪数量基本能满足开课要求。大量使用现代化测量设备GPS RTK还是总量不足,还有待于继续完善;从设备完好率讲,由于每学期工程测量课程开设班级较多,仪器设备使用频率高,学生都是生手,使得仪器检校跟不上。给教学实验、实习带来许多不便;对成图软件CASS9.2利用率偏低,没能更好发挥作用。
(3)缺少模拟生产式实习环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期间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课程安排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甚至可以说是脱节,这种现象的存在不能使学生的学习课程与专业紧密相连,学课程却不能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导致最终的“学,却不能致用”。
(4)没有固定实验、实习场地,对平时课堂实验数据结果要求不够严格。综合实习时间安排一周与其他院校相比偏少,实习期间公修课程不能完全停课,使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实习,由于时间不足,老师对小组实习成果要求就有所过高。
以上这些不适一定程度影响实验、实习和整体教学效果。针对以上不适,学院及学科组多次召开研讨会,并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意在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真正培养出合格应用型人才。
2 教学改革及措施实践
2.1 确立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确定我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应深刻理解其含义,应高标准的要求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作风,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多次修编理论教学大纲、实验和实习大纲。就是使我们教学更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习过土木工程测量的毕业生,他们需要具备过硬的测量素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带头监督、管理作用。通过调研、分析使任课老师明白教学目标,整体目标确定后对土木类不同专业方向有所侧重进行实施。
2.2 教学内容改革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土木工程测量这门课应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的,兼顾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为基本原则,针对土木工程类不同专业,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这几年来,测绘方面的新技术新手段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获取量;在以前老的测量技术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同时也要顺应测量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达到传统经典测量技术和现代测量技术的快速融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我院2014和2015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改革,效果不错,以后会逐步改进。
2.3 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测量这门课实践性很强,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内实验、课后实习实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
2.3.1 课间实验内容改革
目前土木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占总学时一半,目前我们执行为24学时。每两学时为一个实验,每个课间实验是独立项目,是工程测量课程应重点掌握的,也是工程建设必须要掌握实践技能。在选定上我们的设定内容是与时俱进的现代测绘教学内容。就需要我们敢于删除落后时代内容,增加新技术的内容。目前我们课内实验内容已包括了电子水准仪操作使用;全站仪数字采集和坐标放样;GPSRTK的操作与使用;CASS9.2绘图练习;用RTK、全站仪进行坐标施工放样等实验新项目。还把全站仪数字采集与坐标放样列为整个实验课的重点。为综合实习数字化测图奠定基础。学生只有每个课内实验掌握好了,综合实习才能较好完成设定任务。所以,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把好课内实验关。对每次实验课之前都要讲明本次实验的目的、任务、意义、步骤,对仪器操作使用要示范教学,要让学生们清楚该实验的作用和方法,增强学生实验兴趣和学习热情。对每个实验小组要求按照规定实验内容实验结束要求小组交出实验成果,每位同学结合实验项目写出实验报告。为综合教学实习奠定一定基。
2.3.2 教学实习项目设计改革
学生的实习环节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测量这门课来说,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内容,抓住学生的实习环节,选择和设计理想的实习场地就非常重要。为提高综合实习效果,我们的实习环节有所改变,第一部分,我们设计了测设由外业控制使用GPS、碎部数据采用全站仪、内业采用南方CASS9.2成图软件使用的项目。第二部分在地形图应用方面也做了改变,让学生在自己所绘地形图上设计针对本专业方面的应用,比如房建方面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实地放样。这样就能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测图和应用的过程中,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知识使测量技术中的基本的仪器操作和内业计算绘图能力也得到提高,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3.3 建立综合实习基地,开展规范化教学实习
为更好配合教学实习,结合我校地形条件,在不影响校园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了校内实习基地,我们组织任课老师在教学区布置50多个图根控制点,不论实验课或教学实习帮助很大。有了相对固定的实习场地,所布设得网、点、边、角的数据已预先测出,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实习内容。鉴于此,老师能在实验课过程中及时检验学生的观测成果,避免个别学生滥竽充数,这样就有力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实验课过程中教师也能及时的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是实验教学更加规范化。
2.3.4 开放实验室,营造主动学习环境
开放式教学实验室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按照现有教学模式,课堂实践部分因各组接受程度差别,开放实验室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学校购买实验器材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利用他们的课余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课下的自主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这种开放实验室政策的实行,无疑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4 提升教师知识储备与教学方法
(1)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老师与学生教与学相处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也在不断的扩展,不像之前网络不发达,信息蔽塞等,现在好多知识点学生有可能在平常的知识学习中已有所接触,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都是我们每位高校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教师只有具备一缸水,才能交给学生一碗水,提高自己的专业业务素质,是重中之重,为此,学科组采取以老教师带新教师办法,加强年轻老师培养,利用假期派年轻老师到公司挂职锻炼,尽快提高年轻老师实践水平,为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到公司锻炼,锻炼期间给予一定经济补贴。使任课教师知识结构有显著提高。
(2)学院为提高每位教师教学水平,多批次开展教师互听课学习制度,每学期不少于十二次,每次听课后要对主讲老师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点评。同时出台许多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措施,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让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讲课经验,让PPT课件做得好的老师集体培训课件制作,目的在于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
3 结束语
经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改革,我院土木工程类及相关专业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实习指导书也逐渐完善起来,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合理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我们的师资力量比较年轻、薄弱,部分先进仪器设备更新慢,综合教学实习学时偏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课时要求太死;科研能力不突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不利的影响,不过,相信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学科组同仁老师的全体努力下,最终一定能更好更高的确保我院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有用社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