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2018-02-14张润智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9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施工现场施工人员

张润智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430074)

1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影响,再加上建筑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建筑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监督管理措施。经过大量调查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不断提升我国未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概况

2.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主要目的是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尽量消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施工的质量。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风险系数,如果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就会频繁出现安全事故。施工人员除了按部就班地进行施工作业还需总结以往出现的安全事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2.2 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与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建筑施工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然后才能谈到工程的质量。当前我国建筑企业乃至于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最大程度确保一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尽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常见问题

3.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比较低

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是否树立安全意识对于他们自身的人身安全有非常大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建筑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施工之前没有开展必要的安全培训,或者教育安全培训工作没有贯彻落实而往往是流于形式,这就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调查可知,农民工在建筑施工人员中的比重比较大,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比较低,甚至还没有完全掌握建筑施工的相关技能。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作为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传播者,没有切实履行其职责,导致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传播范围有限。

3.2 建筑施工质量欠佳

建筑技术的极大发展为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建筑施工过程会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施工技术之外,原材料、现场管理甚至自然条件也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施工质量。如果建筑施工质量最终无法充分保证,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就毫无意义。常见的导致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有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开展施工,造成建筑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比如路面出现裂缝、钢筋锈蚀等现象。如果建筑工程质量没有得到保证,就会严重威胁一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路面行驶的车辆也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增加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3.3 安全技术较为落后

安全技术的研发水平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建筑施工难度的不断加大促进了施工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操作的风险系数也随之提升,这对那些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落后的安全技术不仅会阻碍建筑施工的正常开展,而且还会极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安全防范措施的滞后是制约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的关键因素。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三者之间的不平衡会严重降低建筑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总之,在施工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安全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改进,让安全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对策

4.1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开展对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让他们尤其是农民工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自觉按照施工规范开展作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在进行施工操作之前佩戴好各项安全装备。基层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全面监督,如果发现有违反施工规定的情况应该立即指出。

4.2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合理的施工计划是加强施工质量和控制施工进度的重要前提,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依据。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施工图纸设计的要求和人员配置来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工程施工计划应该涵盖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基本情况、重要环节施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

4.3 建立健全施工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众多,施工周期较长,对建筑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大型建筑工程的难度就更大了。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工期之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就需要健全的监督机制来加强管理。施工单位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和进度管理,各个管理小组各司其职,加强联系,在确保各个环节能够安全施工的基础上重点抓质量和进度问题,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彻底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4.4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力度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简单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安全检查,对于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发挥着显著作用。日常的检查工作采用的制度是监管分及责任制度,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在健全的评价体系下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将潜藏的安全隐患全部消除。管理人员需要特别注意施工环节的安全细节,比如在大型机械设备旁边设立安全标语,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督导,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检查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好了安全护具,对操作机械设备的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操作知识的考核。此外,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养护。总之,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才能切实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让建筑项目工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5 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

工作人员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责任落实机制不健全,不管工作开展的好坏,自己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就严重制约了施工人员积极性的提高。施工单位应该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贯彻落实责任机制,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根据每个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赏罚,对于那些严格遵守单位规定进行施工、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问题的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可以给予特殊奖励或者进行适当的提拔,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定并且屡教不改的施工人员要进行批评,对于由于个人失误酿成严重事故的人员严格追究其责任。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自己工作的重视。

4.6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体系

施工安全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措施能否贯彻执行。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设立必要的安全监督管理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确保施工内容的规范性,贯彻落实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安全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事前预防;②事中控制;③事后总结。监理工程师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该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施工企业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比如特殊岗位需要持证上岗,确定安全防护工具的等级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安全监督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因为安全问题是建筑工程的永恒主题。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建筑施工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力度以及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体系等各种措施来完善安全监督管理。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施工现场施工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